象徵性現實

象徵性現實

傳播學概念,又稱擬態環境。指在現代社會中,報刊、電視、廣播等大眾傳播對客觀現實進行選擇加工後向人們提示的環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象徵性現實、擬態環境
  • 外文名:pseudo-environment

  
一般概念
大眾傳媒的新聞報導和信息傳達活動所提示的現實。大眾傳媒負有向社會成員傳達環境變化的使命,但這種傳達活動並不是有聞必錄,也不是鏡子式的反映,而是通過象徵性事物的選擇和提示來進行的。因而,大眾傳播所描繪的“現實”景象,並不是客觀現實的完全再現,而是一種經過選擇和加工的“象徵性現實”。“象徵性現實”通常具有一定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是由社會的傳播制度、媒介的意識形態和報導方針決定的。“象徵性現實”的概念既說明了大眾傳媒的強大影響力,也揭示了現代社會中“現實”的雙重性。

  
理論淵源
傳統社會,由於交通、傳播技術的不發達,生產交往規模有限,環境的範圍小,情況簡單;這個階段,人往往憑藉“第一手信息”來認知環境——身體力行或者一般的人際傳播。
工業革命以後,工業化生產、全球貿易、傳播技術的提升,使人的生產交往活動空間被無限擴大。人類的環境越來越巨大化、複雜化,已經遠遠超出個人的感性經驗的範圍。人們需要藉助一種大型的媒介系統去感知環境——這就是信息環境
需要說明的是,傳統社會並非沒有信息環境的存在,而是在這個階段,社會交往空間較小,客觀環境與信息環境基本處於重合狀態,人們感受信息環境,也就是感受客觀環境本身。
而在現代社會,大眾傳播是信息環境的主要營造者。大眾傳播對客觀環境的反應,並非鏡子式的反應,而是通過對象徵性事件或信息進行選擇和加工,重新加工結構化以後向人們提示的環境。然而加工過程一般在大眾傳媒內部進行,人們通常無法意識到這一點,往往將信息環境——即象徵性現實、擬態環境——作為客觀環境來認識。
概念相關理論及外圍
李普曼:"擬態環境"理論
格伯納:“培養”理論
諾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