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考察,
簡介
包括下泥盆統頂部的四排階、中泥盆統的應堂階和東崗嶺階三個建階層型剖面及相關地層。下泥盆統四排階層型剖面岩性主要為生物灰岩、白雲岩和泥岩。其底界尚未確定,含4個腕足類—珊瑚組合帶,大致相當於國際地層表中的上埃姆斯階。中泥盆統應堂階層型剖面岩性下部為泥岩夾泥灰岩,上部為灰岩、泥灰岩夾泥岩。其底界尚未確定,含兩個腕足動物組合帶,大致相當於國際地層表中的艾費爾階。東崗嶺階層型剖面岩性下部為碎屑岩夾灰岩,上部為灰岩和泥灰岩。其底界以腕足動物Stringocephalus首現為標誌,含5個牙形石帶,相當於國際地層表中的吉維特階。
歷史
遠古時期,象州是一片江洋大海。古生代末期(距今4.08億年前後),這一地區的海底地槽發生廣泛而激烈的地殼運動,使地殼升起成為陸地。經長期侵蝕、剝蝕,復又下沉,再度淪為海洋。經過泥盆紀(距今3.6-4.08億年)、石炭紀(距今2.8-3.6億年)、第三紀(距今200萬年-2.3億年)數億年的海底沉積,縣境地殼一直處於上升剝蝕階段。新生代第四紀(從200萬年前至近代),縣境地殼繼續上升,形成今天所看到的山川地貌。 象州縣地域處於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所指的"廣西山字形構造"前弧東翼內側,大瑤山腹背西部,境內泥盆系地層廣泛出露,並有石炭系、二疊系、和第四系分布。岩石漿活動微弱,僅見少量煌斑岩脈;地殼經歷多次構造變動,至今仍有活動並導致熱泉涌流,斷裂發育,特別是北東向近南北向斷裂眾多,北西向斷裂亦常見。在億萬所滄海桑田的巨大變遷中,縣境內泥盆紀地層分布很廣,各門類古生物化石非常豐富。其中,大樂鎮一帶露出的"大樂剖面"以其地層連續完整,交通方便,成為地層和古生物科學考察、研究的理想場所,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從而引起國際地質學界的關注。
考察
1938年,地質學家徐瑞麟首次報導"大樂剖面"1958年,廣西石油普查大隊對"大樂剖面"進 行測量和劃分地層,並採集各種岩石、化石標本。本世紀70-80年代,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地層委員會泥盆紀分會為了制定全世界統一年代地層表,在全球範圍開展了制訂或重新建立泥盆紀系、統、階界線的工作。1973年,中國地質科學院侯鴻飛研究員將"大樂剖面"地層部分節要在國際泥盆紀地層委員會工作會議上散發,受到國外地質學者的重視,1974年在柳州召開的"華南泥盆系會議"上將"大樂剖面"定為代表中國華南地區泥盆紀近岸淺海類型的地層,簡稱"象州型地層"。198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大樂鎮河良村南、馬鞍山東南面的山脊上、石朋村背勒石立碑,將"大樂剖面"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