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史記】、【漢書】載: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沛豐邑”這個話題咻咻千餘載。有人怨太史公惜字如金才婆棕,有人怨後人枉註解。有人解說此為先秦紀事,有人說太史公多寫了一個邑字。恕鄉里人斗膽說句,你們都誤讀太史公了,從古至今的所有注家都幾乎犯了一個相同的錯誤!那就是你們沒讀懂太史公而不是沒讀懂【史記】。怎有如此之狂說?下面鄉里人就簡單對此新解下。
其實我們都犯了一個慣性錯誤,也正是都沒能讀懂太史公的原因。那就是: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我們誤讀了!
太史公。司馬遷乃漢武帝時人。歷史上第一次對史實做記的先祖,故,【史記】本身就應是嚴格和真實的。對高祖劉邦的籍貫表述更是嚴謹細緻!且拋開戰國和先秦,豐縣最遲建縣高帝十二年,司馬遷寫史理應當為漢紀。況且司馬遷為寫高祖本紀曾經尋游豐沛二縣,故對高祖出生地可謂掌握第一首資料,太史公何敢有失?其實沛豐邑中陽里或許應該這么讀:沛'豐邑中陽里。即:高祖,(漢)沛郡豐縣城(內、中)中陽里人。----呵呵,玩笑有點大,請諸方家見諒!
邑。古詞解:城或縣的別稱。可以說【史記】中所有邑的表述皆指城不為過。“沛者,本秦泗水郡之屬縣。豐者,沛之聚邑耳。方言高祖所生,故舉其不稱以說之也。此下言縣鄉邑告喻之,故知邑繫於縣也”。顏老先生確實是註解不嚴謹,“沛”不一定是沛縣,這裡的邑也絕不是單指行政單位,而是指城。即縣鄉城告喻之,且邑的級別也應比鄉高。故知邑繫於縣也,檔熱察陵這句倒是說的過去。戰國、先秦必是先有邑(城)後方可稱縣。
【史記】中涉及豐縣的記載除去“沛‘豐邑拘雄”地充懂個例朵潤頸外,前後共出現53處,其中的單字豐應皆指豐縣。單字沛也應是多單指沛縣。單字邑,則多指城邑。況且【史記】里出現三次“沛郡”卻未出現一次“沛縣”,故甚明。另外從高祖置新豐有“雞犬識新豐”也可佐證高祖乃沛郡豐縣城內中陽里人,同時亦可間接佐證中陽里乃為城中之里!豐邑同時也不一定是固定用法,有指豐縣之意,當然也有指豐城之意,且漢時豐為縣已是實,站在司馬遷之角度講,那時豐沛是並列縣,不一定再對豐邑作嚴格區分。
或許“沛”秦末漢初是指沛縣。然司馬遷在史記中或許就應是兩種釋解了,我們不可輕言斷意,確需細讀細品!
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不敢謬斷!
本詞條以陵膠頌姜【史記】為基礎,以漢紀事為實,只對漢朝豐邑中陽里作出釋解,對於戰國、先秦的豐邑中陽里於沛(郡或縣)的關係不作學術表述。
二.
《史記》、《漢書》都記載漢高祖劉邦的籍貫是“沛豐邑中陽里”,“中陽里”作為劉邦出生地而名揚天下,豐邑即今豐縣,中陽里在豐縣是確定無疑的。
明人朱景陽在《秦台月夜》一詩中說:“四海乾坤歸聖主,中陽故里出真人”。這裡把中陽里與秦台緊密聯繫起來,秦台又是豐城的代稱,因此可以說中陽里就在豐城內。
現代學者也多有論述:王榮生、劉文忠兩位先生專門寫了考證中陽里位置的文章;秦漢史專家安作璋、孟祥才兩位教授在《漢高帝大傳》中提及中陽里的位置;王貫通、王大勤等先生也在其論文中談及中陽里的定位。
一、王榮生較早考證中陽里位置
豐縣博物館原館長王榮生先生率先破題。
他在1992年豐縣《劉邦研究》雜誌第1期發表專文《劉邦故里豐邑中陽里考踏講己》。該文開宗明義地說:“豐邑中陽里究竟在何處呢?查閱相關資料,可以認定,豐邑中陽里在今豐城及近郊”。
接著王榮生給出理由,《魏書 地形志》:“豐有豐城,漢高祖舊宅、廟、碑”。《太平宇寰記》:“古宅在城內,即高祖故宅”。明代豐縣令任維賢在《關王廟記》中說:“豐邑,古徐州域,漢高祖誕生之鄉也;城東北隅,世傳為帝故址”《大清一統志》說:“中陽里在縣東北,有坊、漢廟在焉。五代劉知遠建,宋宣和三年重修”。清乾隆版《徐州府志》認為“高祖故宅在縣中陽坊——即縣治東北”。
王榮生還通過劉邦營建新豐的史實論證中陽里位置,“豐縣城當然是中陽里之所在。否則,劉邦為何要建新豐宮呢”。(筆者按,東漢應劭說得更為明白:高祖乃更築城寺 市里如豐縣,號曰新豐,徙豐民以實之。請注意這裡的“城”與“里”。)
“清順治版《豐縣誌》編入一副“中陽夕照圖”……下方右下角又是城牆,而且還有一墥中國古代宮殿式建築……足以說明中陽里即是在城之里”。
“一九八一年豐縣城東北五里許梁樓村東南出土龍霧橋石刻碑。一塊是’重修豐縣龍霧橋廟記’……另一塊是’豐縣重修龍霧橋碑記’……
《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職方典》說:‘龍霧橋在縣東北五里,即漢高祖母遇龍處’”。“由此可見,豐縣城東北五六里的地方,也屬中陽里”。(筆者按,根據出土文物及相關文獻,今年中陽里街道辦事處斥資在此區域新建龍霧橋遺址景觀公園。)
最後王榮生先生說:“明嘉靖五年,河決城陷,遷縣治於華山。三十年返回原址。豐縣城兩千多年一直在原址。故中陽里的位置,根據上述史料的記載可以證實,就是現在的豐城及城北郊一帶”。可謂首尾連貫,前後呼應。
二、王貫通先生隨後繼續論述中陽里為在城之里
王貫通先生在1994年《劉邦研究》第四期發表《對豐縣金劉寨漢高祖塋、豐邑中陽里、龍霧橋等古蹟的認識》,其中繼續探討中陽里的位置。
“中陽里是漢高祖劉邦的舊居故里,所以《史記 高祖本紀》載劉邦是豐邑中陽里人。中陽里是豐邑的在城之里”。王先生也給出理由,可有三點證明:
“(一)、公元前201年,劉邦為解其父思鄉之苦令工匠仿豐邑建築新豐,街道里社與官私廬舍,與豐邑完全一樣。以致明代李東陽,游過豐縣城後又游新豐鎮,慨然寫了一首《新豐行》詩:長安風土殊不惡,太公但念東土樂,漢皇真有縮地功,能使新豐變舊豐……假如中陽里不是豐邑在城之里,當時的劉邦絕不會在臨潼建新豐宮的”;
“(二)、劉邦母親遇龍受孕的龍霧橋、少年讀書的馬公書院……枌榆社皆在豐邑城東北部……迄今舊跡不泯,成為中陽里是豐邑在城之里的力證”;
“(三)、豐邑向有劉邦神奇而又美麗的傳說,如五門(即伏道、鳳凰素、七里舖土地神廟等,)”。王貫通先生最後得出結論:“顯而易見,中陽里為豐邑的在城之里,是一件明明白白的歷史事實。”
三、劉文忠先生近年刊文認定中陽里位於豐城內
原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豐籍學者劉文忠先生近年在《文化豐縣》雜誌上發表一篇題為《豐邑中陽里考索 》的文章,專門探討中陽里的位置。
以下是劉文摘錄:中陽里是豐邑內的街道里巷,還是豐邑之外的村莊,這是需要辨明的第二個問題……要辨明這個問題,需要從劉邦的父親太上皇為切入點。
《史記.高祖本紀》載:“(高祖)十年(前197)七月。太上皇崩櫟陽宮。楚王、梁王皆來送葬。赦櫟陽囚。更名酈邑曰新豐。”此條注引《括地誌》云:“新豐故城在雍州新豐縣西南四里。漢新豐宮也。太上皇時悽愴不樂,高祖竊因左右問故,答以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沽酒賣餅,鬥雞蹴鞠,以此為歡,今皆無此,故不樂。高祖乃作新豐,徙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按:“前於麗邑築城寺,徙其民實之,未改其名,太上皇崩後,命曰新豐……”。
這個故事給了我們弄清中陽里位置的一個重要線索,劉邦營造新豐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其父思念父老鄉親、鄰里的鄉情與懷舊之情,其父最想念的當是中陽里的舊鄰居。
如果中陽里不在豐邑城內,而是城外的一個村,便達不到劉邦營造新豐的目的。新豐城內必然有一個中陽里。而且在胡寬營新豐時,中陽里也必然是胡寬精心仿造的一條主要街道。
豐人徙新豐,首先要遷徙的就是豐邑中陽里的劉太公的老鄰居,其次才可能是豐邑城內其他街道里弄的居民。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試想,如果中陽里不在豐邑城內,而是城外的一個村莊,那么,“衢巷棟宇,物色惟舊”的新豐,將如何安置中陽里的父老鄉親,因為中陽里的父老,本來就不住在豐邑城內,新豐沒有他們的位置,他們是城外的鄉下人。這樣是很難理解的,也不合情理。所以筆者經過一些必要的考釋,認定中陽里必在豐邑城內。(以上摘錄劉文忠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劉文忠先生對“清光緒《豐縣誌》說在豐縣城南二十里的棠林集”的說法予以否認。劉先生說:“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那只能是無稽之談”。(筆者按:本人只見過清光緒版《豐縣誌》在“棠林集”詞條下加了一條注釋,據說清順治版《豐縣誌》也有此一注釋。這是版本上相因的孤證,因為明版縣誌無此注釋。
縣誌正文部分認為中陽里在城東北。筆者懷疑這可能與明代豐縣區劃有關。明代豐縣有大量的“里”,出於漢皇故里的榮耀感,或許官方在棠林集附近建立了一個“中陽里”,清初消失後,成為“古”中陽里。當然這是筆者的一種猜測。)
四、王大勤先生一段精彩論述發人深思
王大勤先生在2016年5月6日《彭城晚報》A30版,刊文《說說漢代徐州的農耕經濟》。
其中有一段涉及徐州地區城邑與居民區的論述非常好。肯定豐縣中陽里為“當年城邑中有名的居民集居區”。
王大勤先生說:“那時徐州境內的彭城、豐城、沛城、下邳城和武原城等,都是全國有名的大都邑。 史書載,古時居民集居區‘在野曰廬,在邑曰里’,現代考古發現,漢代徐州的一些村落面積也很大。銅山的台上、高皇廟,新沂的大楚莊、瓦埠子、馬莊,睢寧的古墩、東澗營等遺址,面積都在3萬至6萬平方米之間。彭城的廉里、從亭里、安上里,豐縣的中陽里、丁蘭里,蕭縣的綏輿里等,也都是當年城邑中有名的居民集居區”。
王大勤先生在這裡引用了《漢書食貨志》的說法——“在野曰廬,在邑曰里”。這就為定位秦漢城邑之里找到了標尺,因而得出中陽里為城邑中居民集居區的精確結論。
五、秦漢史權威專家的認證
安作璋先生是原秦漢史學會副會長,孟祥才先生是現秦漢史學會副會長,兩位都是山東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是公認的秦漢史專家。他們合著的《漢高帝大傳》(2006年中華書局出版)是關於劉邦傳記的權威學術著作,為學界公認。
該專著認為“劉邦出生的豐邑中陽里在今豐縣城內”。中陽里位置界定是歷史問題,不僅涉及豐縣,而且事關秦漢史學,影響所及,關係非淺。
二十多年前,我們豐縣辦過幾期《劉邦研究》,聘請了不少秦漢史專家作顧問,很多研究成果被秦漢史學界吸收。
《漢高帝大傳》就採納了《劉邦研究》的一些學術成果,同時該書也對豐縣一些傳說、劉氏族譜等資料進行辨偽。可見中陽里問題戲說不得,否則會造成不良影響,嚴肅的學術著作也不會採納。
綜上所述,大家眾口一詞地認為中陽里是秦漢豐邑“城裡”,不是“鄉里”。筆者有意整理一下二十五年來學者關於中陽里位置的論斷,以饗讀者。——丁維軍《當代學者筆下的中陽里》
豐縣博物館原館長王榮生先生率先破題。
他在1992年豐縣《劉邦研究》雜誌第1期發表專文《劉邦故里豐邑中陽里考》。該文開宗明義地說:“豐邑中陽里究竟在何處呢?查閱相關資料,可以認定,豐邑中陽里在今豐城及近郊”。
接著王榮生給出理由,《魏書 地形志》:“豐有豐城,漢高祖舊宅、廟、碑”。《太平宇寰記》:“古宅在城內,即高祖故宅”。明代豐縣令任維賢在《關王廟記》中說:“豐邑,古徐州域,漢高祖誕生之鄉也;城東北隅,世傳為帝故址”《大清一統志》說:“中陽里在縣東北,有坊、漢廟在焉。五代劉知遠建,宋宣和三年重修”。清乾隆版《徐州府志》認為“高祖故宅在縣中陽坊——即縣治東北”。
王榮生還通過劉邦營建新豐的史實論證中陽里位置,“豐縣城當然是中陽里之所在。否則,劉邦為何要建新豐宮呢”。(筆者按,東漢應劭說得更為明白:高祖乃更築城寺 市里如豐縣,號曰新豐,徙豐民以實之。請注意這裡的“城”與“里”。)
“清順治版《豐縣誌》編入一副“中陽夕照圖”……下方右下角又是城牆,而且還有一墥中國古代宮殿式建築……足以說明中陽里即是在城之里”。
“一九八一年豐縣城東北五里許梁樓村東南出土龍霧橋石刻碑。一塊是’重修豐縣龍霧橋廟記’……另一塊是’豐縣重修龍霧橋碑記’……
《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職方典》說:‘龍霧橋在縣東北五里,即漢高祖母遇龍處’”。“由此可見,豐縣城東北五六里的地方,也屬中陽里”。(筆者按,根據出土文物及相關文獻,今年中陽里街道辦事處斥資在此區域新建龍霧橋遺址景觀公園。)
最後王榮生先生說:“明嘉靖五年,河決城陷,遷縣治於華山。三十年返回原址。豐縣城兩千多年一直在原址。故中陽里的位置,根據上述史料的記載可以證實,就是現在的豐城及城北郊一帶”。可謂首尾連貫,前後呼應。
二、王貫通先生隨後繼續論述中陽里為在城之里
王貫通先生在1994年《劉邦研究》第四期發表《對豐縣金劉寨漢高祖塋、豐邑中陽里、龍霧橋等古蹟的認識》,其中繼續探討中陽里的位置。
“中陽里是漢高祖劉邦的舊居故里,所以《史記 高祖本紀》載劉邦是豐邑中陽里人。中陽里是豐邑的在城之里”。王先生也給出理由,可有三點證明:
“(一)、公元前201年,劉邦為解其父思鄉之苦令工匠仿豐邑建築新豐,街道里社與官私廬舍,與豐邑完全一樣。以致明代李東陽,游過豐縣城後又游新豐鎮,慨然寫了一首《新豐行》詩:長安風土殊不惡,太公但念東土樂,漢皇真有縮地功,能使新豐變舊豐……假如中陽里不是豐邑在城之里,當時的劉邦絕不會在臨潼建新豐宮的”;
“(二)、劉邦母親遇龍受孕的龍霧橋、少年讀書的馬公書院……枌榆社皆在豐邑城東北部……迄今舊跡不泯,成為中陽里是豐邑在城之里的力證”;
“(三)、豐邑向有劉邦神奇而又美麗的傳說,如五門(即伏道、鳳凰素、七里舖土地神廟等,)”。王貫通先生最後得出結論:“顯而易見,中陽里為豐邑的在城之里,是一件明明白白的歷史事實。”
三、劉文忠先生近年刊文認定中陽里位於豐城內
原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豐籍學者劉文忠先生近年在《文化豐縣》雜誌上發表一篇題為《豐邑中陽里考索 》的文章,專門探討中陽里的位置。
以下是劉文摘錄:中陽里是豐邑內的街道里巷,還是豐邑之外的村莊,這是需要辨明的第二個問題……要辨明這個問題,需要從劉邦的父親太上皇為切入點。
《史記.高祖本紀》載:“(高祖)十年(前197)七月。太上皇崩櫟陽宮。楚王、梁王皆來送葬。赦櫟陽囚。更名酈邑曰新豐。”此條注引《括地誌》云:“新豐故城在雍州新豐縣西南四里。漢新豐宮也。太上皇時悽愴不樂,高祖竊因左右問故,答以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沽酒賣餅,鬥雞蹴鞠,以此為歡,今皆無此,故不樂。高祖乃作新豐,徙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按:“前於麗邑築城寺,徙其民實之,未改其名,太上皇崩後,命曰新豐……”。
這個故事給了我們弄清中陽里位置的一個重要線索,劉邦營造新豐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其父思念父老鄉親、鄰里的鄉情與懷舊之情,其父最想念的當是中陽里的舊鄰居。
如果中陽里不在豐邑城內,而是城外的一個村,便達不到劉邦營造新豐的目的。新豐城內必然有一個中陽里。而且在胡寬營新豐時,中陽里也必然是胡寬精心仿造的一條主要街道。
豐人徙新豐,首先要遷徙的就是豐邑中陽里的劉太公的老鄰居,其次才可能是豐邑城內其他街道里弄的居民。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試想,如果中陽里不在豐邑城內,而是城外的一個村莊,那么,“衢巷棟宇,物色惟舊”的新豐,將如何安置中陽里的父老鄉親,因為中陽里的父老,本來就不住在豐邑城內,新豐沒有他們的位置,他們是城外的鄉下人。這樣是很難理解的,也不合情理。所以筆者經過一些必要的考釋,認定中陽里必在豐邑城內。(以上摘錄劉文忠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劉文忠先生對“清光緒《豐縣誌》說在豐縣城南二十里的棠林集”的說法予以否認。劉先生說:“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那只能是無稽之談”。(筆者按:本人只見過清光緒版《豐縣誌》在“棠林集”詞條下加了一條注釋,據說清順治版《豐縣誌》也有此一注釋。這是版本上相因的孤證,因為明版縣誌無此注釋。
縣誌正文部分認為中陽里在城東北。筆者懷疑這可能與明代豐縣區劃有關。明代豐縣有大量的“里”,出於漢皇故里的榮耀感,或許官方在棠林集附近建立了一個“中陽里”,清初消失後,成為“古”中陽里。當然這是筆者的一種猜測。)
四、王大勤先生一段精彩論述發人深思
王大勤先生在2016年5月6日《彭城晚報》A30版,刊文《說說漢代徐州的農耕經濟》。
其中有一段涉及徐州地區城邑與居民區的論述非常好。肯定豐縣中陽里為“當年城邑中有名的居民集居區”。
王大勤先生說:“那時徐州境內的彭城、豐城、沛城、下邳城和武原城等,都是全國有名的大都邑。 史書載,古時居民集居區‘在野曰廬,在邑曰里’,現代考古發現,漢代徐州的一些村落面積也很大。銅山的台上、高皇廟,新沂的大楚莊、瓦埠子、馬莊,睢寧的古墩、東澗營等遺址,面積都在3萬至6萬平方米之間。彭城的廉里、從亭里、安上里,豐縣的中陽里、丁蘭里,蕭縣的綏輿里等,也都是當年城邑中有名的居民集居區”。
王大勤先生在這裡引用了《漢書食貨志》的說法——“在野曰廬,在邑曰里”。這就為定位秦漢城邑之里找到了標尺,因而得出中陽里為城邑中居民集居區的精確結論。
五、秦漢史權威專家的認證
安作璋先生是原秦漢史學會副會長,孟祥才先生是現秦漢史學會副會長,兩位都是山東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是公認的秦漢史專家。他們合著的《漢高帝大傳》(2006年中華書局出版)是關於劉邦傳記的權威學術著作,為學界公認。
該專著認為“劉邦出生的豐邑中陽里在今豐縣城內”。中陽里位置界定是歷史問題,不僅涉及豐縣,而且事關秦漢史學,影響所及,關係非淺。
二十多年前,我們豐縣辦過幾期《劉邦研究》,聘請了不少秦漢史專家作顧問,很多研究成果被秦漢史學界吸收。
《漢高帝大傳》就採納了《劉邦研究》的一些學術成果,同時該書也對豐縣一些傳說、劉氏族譜等資料進行辨偽。可見中陽里問題戲說不得,否則會造成不良影響,嚴肅的學術著作也不會採納。
綜上所述,大家眾口一詞地認為中陽里是秦漢豐邑“城裡”,不是“鄉里”。筆者有意整理一下二十五年來學者關於中陽里位置的論斷,以饗讀者。——丁維軍《當代學者筆下的中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