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鹽業遺址群,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濱海開發區央子街道豐臺村,是周代、漢代和金代時期的鹽業遺址。
2009年秋冬,在豐臺鹽業遺址群發現西周早期鹽業遺址2個,東周鹽業遺址36個,漢魏時期鹽業遺址1處,遺址分布密集。遺址內發現了鹽井、過濾坑、鹽灶等製鹽遺存以及墓地。豐臺鹽業遺址的發現,為認識研究萊州灣早業文化以及齊國規模化鹽業生產水平、製鹽方式、起始時代等提供了重要的實料,具有重要的歷史與科學價值。
2013年5月,豐臺鹽業遺址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豐臺鹽業遺址群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濰坊市濱海開發區央子街道豐臺村
- 所處時代:周、漢、金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7-0241-1-241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2009年秋冬,由濰坊市文化局、濰坊市濱海經濟開發區宣傳文化中心、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組成的文物普查隊,在濰坊市濱海開發區央子辦事處一帶進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發現四處鹽業古代鹽業遺址群,其中包括豐臺鹽業遺址群。![豐臺鹽業遺址群 豐臺鹽業遺址群](/img/9/8aa/EzMygjMxkjYwEzN0IGO1YjN0kTZwUmZzADMxQ2YkhjZkNjZ5czYiNjZjFz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豐臺鹽業遺址群 豐臺鹽業遺址群](/img/9/8aa/EzMygjMxkjYwEzN0IGO1YjN0kTZwUmZzADMxQ2YkhjZkNjZ5czYiNjZjFz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文化堆積
遺址特點
綜述
豐臺鹽業遺址群,處於淺層地下滷水的分布範圍之內。在東西長約2千米、南北寬約1.8千米,面積不足4平方千米的範圍內,發現西周早期鹽業遺址2處,東周時期遺址數量36處,漢魏時期鹽業遺址1處,遺址分布密集。![豐臺鹽業遺址群 豐臺鹽業遺址群](/img/c/057/M2M0QWMiRGOmRWZ1gTYzIzNzgzNmBzNlVjM5kTZmBTZ1YGZykjMhNjZxEj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豐臺鹽業遺址群 豐臺鹽業遺址群](/img/c/057/M2M0QWMiRGOmRWZ1gTYzIzNzgzNmBzNlVjM5kTZmBTZ1YGZykjMhNjZxEj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遺址分布圖
東周遺址群中,每個遺址規模都在2萬平方米左右,文化堆積厚0.5米左右。鹽業遺址內發現了鹽井、過濾坑、鹽灶等製鹽遺存以及墓地。鹽井口徑4~5米,深3米以上,並底部亦鋪墊植物莖葉。![豐臺鹽業遺址群 豐臺鹽業遺址群](/img/9/ba7/Y2M5Q2MykDM0UTO0MTMjRmNllTYwUGMwgTY0MDM2MWNxMzYiVjM5kTZmFT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豐臺鹽業遺址群 豐臺鹽業遺址群](/img/9/ba7/Y2M5Q2MykDM0UTO0MTMjRmNllTYwUGMwgTY0MDM2MWNxMzYiVjM5kTZmFT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燒土堆積
遺蹟
![豐臺鹽業遺址群 豐臺鹽業遺址群](/img/3/c3f/EzM0UWNzEjYlNzYihDZlBDZ1QTYwM2NwYmYjNGO1EDZygzY5UGZzIWOwAD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F11井圈
F36、F37號遺址,位於西部邊緣,面積較小,發現了成片成堆的貝殼碎片,出土陶片也少,根據經驗這兩處應是墓地。其餘34處遺址則為鹽業遺存。
F6號遺址,在現代取土坑斷崖上暴露出長約6米、厚045米的燒土堆積,燒制堅硬,似是鹽灶的周壁堆積。F7號遺址,在一現代取土坑斷崖上露出草木灰和瓮罐碎片相間的堆積層,局部還有層狀的青蛤垃圾,厚達0.3米。F11號遺址,西部邊緣一現代取土坑南部斷面上暴露出1口滷水坑井。坑井口距地表約0.5米,上部大,下部小,口徑在4~5米,暴露深度在2.5米。坑井下半部有用寬扁植物莖葉編制的井圈,井圈厚度在3~5厘米。植物莖葉雖經兩千年,還保持強有力的韌性,保存較好,僅顏色變黑。坑井內上部為水平狀層理的黏土,下部為灰白色細膩的淤沙。坑井西部4米外,有一長2.5米、深0.8米的坑,坑內為黏土與淤沙相間的堆積,呈水平層理狀,似是滷水過濾坑。F14號遺址發現一鍋底狀坑,直徑約2米、深1米,坑內堆積著灰白色淤土淤沙,底部鋪墊一層經過加工的碎小蚌蛤,厚10厘米,比較堅硬,似乎與過濾滷水有關。F15號遺址,靠近公路西側的排水溝東部斷崖上,鋪墊的兩層陶片堆積分布均勻,呈水平狀,其上為比較純淨和堅硬的黃色粉沙土,總長25米、厚0.6米,顯然是人工有意識鋪墊的,可能與院落房屋建築有關。
文物遺存
豐臺鹽業遺址群地表和現代排水溝斷面上均見成片、成堆的製鹽工具―小口圜底厚胎瓮、大底薄胎罐形器碎片。遺址內還見生活器皿,如盂、盆、罐、壺等,和文蛤、青蛤殼等生活垃圾。![豐臺鹽業遺址群 豐臺鹽業遺址群](/img/4/4f1/wYxkjY1IWY1I2MzAjY5IzM4QGZlFzYyUDZyUjM5UDM2EmM3QWOmhD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豐臺鹽業遺址群 豐臺鹽業遺址群](/img/4/4f1/wYxkjY1IWY1I2MzAjY5IzM4QGZlFzYyUDZyUjM5UDM2EmM3QWOmhD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豐臺鹽業遺址群
研究價值
豐臺鹽業遺址群作為一處重要的古代製鹽遺址,為認識研究萊州灣早業文化以及齊國規模化鹽業生產水平、製鹽方式、起始時代等提供了重要的實料,具有重要的歷史與科學價值。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豐臺鹽業遺址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豐臺鹽業遺址群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濱海開發區央子街道豐臺村。
豐臺村
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東省濰坊市濱海經濟開發區開車前往豐臺鹽業遺址群,路程約3.4千米,用時約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