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優559

豐優559

豐優559是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粵豐A為母本,以鹽恢559為父本配組雜交而成的雜交水稻品種。

豐優559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該品種熟期適中,產量中等,感稻瘟病,中感水稻白葉枯病,米質優。制種畝產200千克左右,比同類型品種高5%以上,種子生產優勢明顯。適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武陵山區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豐優559
  • 選育單位: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 編號:蘇審稻200301、國審稻2004022
  • 品種來源:粵豐A×鹽恢559
  • 作物名稱:水稻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要點,榮譽表彰,意義價值,

選育過程

豐優559由江蘇沿海地區農科所、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以粵豐A/鹽恢559配組,於1999年育成。
2003年1月25日和3月6日,經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兩次審定會通過,編號:蘇審稻200301。
2004年,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編號:國審稻2004022。
2007年,獲國家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品種權號CNA20040175.0。
2008年,通過以袁隆平為主任委員的鑑定委員會的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專家一致認為該品種處於中國國內領先水平。

特徵特性

生育期:江蘇省區試,全生育期146天左右,較汕優63長5天。國家區試,在長江中下游稻區作中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37.1天,比對照汕優63遲熟1.7天。
農藝性狀:江蘇省區試,株高123厘米左右,該組合株型緊湊,莖桿較粗壯,劍葉挺直,分櫱性強,葉色淡,穗型大。國家區試,株高120.2厘米,株型適中,分櫱力強,穗粒協調,熟期轉色好。每畝有效穗數18.3萬,穗長24厘米,每穗總粒數158.1粒,結實率83.4%,千粒重25.1克。
抗性:江蘇省區試,抗倒性較強,接種鑑定抗葉稻瘟、中感穗莖瘟、水稻白葉枯病,後期熟相好。國家區試,稻瘟病7級,水稻白葉枯病5級,褐飛虱9級。
米質主要指標:據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檢中心2001年檢測,糙米率80.5%,整精米率62.1%,長寬比2.7,堊白粒率30%,堊白度3.2%,膠稠度96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5.6%,稻米適口性好。國家區試,整精米率54.2%,長寬比2.8,堊白米率27%,堊白度3.5%,膠稠度86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5.2%。

產量表現

2001-2002年參加省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35.08千克,較對照汕優63增產5.84%,兩年均達極顯著水平,均列第二位。2002年在區試同時組織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98.6千克,較對照汕優63增產6.58%。每畝有效穗17萬左右,每穗實粒數155粒左右,結實率88%,千粒重26克左右。
2001年參加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優質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06.33千克,比對照汕優63減產0.05%(不顯著);2002年續試,平均畝產543.94千克,比對照汕優63減產1.1%(不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73.89千克,比對照汕優63減產0.6%。200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37.4千克,比對照汕優63減產3.25%。

適種區域

豐優559適宜在中國境內的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武陵山區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栽培要點

  • 適時播種:4月中旬至5月初播種,每畝播種量15千克,秧齡35天左右。
  • 合理密植:一般肥力田塊每畝栽插1.8-2.0萬穴,每穴1-2粒穀苗,畝基本苗7-8萬。
  • 科學管水:栽後20天左右及時排水曬田,控制高峰苗不超過25萬,最後成穗16-18萬,後期濕潤養土,收穫前5天斷水,確保桿青籽黃。

榮譽表彰

2011年2月25日,“國審優質雜交秈稻豐優559的選育與套用”項目獲得2010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意義價值

豐優559一般畝產600千克左右,高產田塊畝產700千克以上,比對照汕優63相仿,因其每千克優質稻穀按比對照普通稻穀增收0.2元計,平均畝產600千克計算,每畝可增效120元,累計創社會經濟效益27.65億元。豐優559具有很強的抗病性,尤其表現高抗穗頸瘟和中抗水稻白葉枯病,中抗水稻紋枯病,大面積推廣套用,可減少農藥的用量,從而降低稻米中農藥的殘留量,減輕農藥對環境的污染,這對發展無公害優質稻米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對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促進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