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件豇豆紅釉包金小罐是一個陶瓷器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豇豆紅釉包金小罐
- 類別:陶瓷器
此件豇豆紅釉包金小罐通體施豇豆紅釉,底施白釉,雙圈款。輪廓飽滿,線條優美圓潤,造型小巧敦實,胎體縝密厚重,釉質硬朗瑩潤,發色渾融交錯,迷離迤邐,仿佛神物,絕妙而難以形容。且底口沿部位和底足口沿都採用包金覆蓋,不僅美觀大方,而且起到一定的保管實用作用。值得大家收藏!
豇豆紅釉亦稱“美人醉釉”。清朝康熙時銅紅釉名貴品種之一。亦稱“美人醉釉”。清朝康熙時銅紅釉名貴品種之一。燒制時先在坯上施一層底釉,然後吹上一層顏色釉料,再蓋上一層面釉,入窯高溫還原焰燒成,呈色變化較多,粉紅色中略帶灰色的稱“豇豆紅釉”,灰而色暗的稱“乳鼠皮釉”,粉紅中有綠點的稱“苔點綠釉”,帶紅塊的稱“孩兒臉釉”等。
豇豆紅釉包金小罐
屬高溫釉。受燒成氣氛的影響,呈色變化很大:或粉紅色中有深紅,或深紅包逐漸暈散為淺紅色,或局部泛淺黃淺綠色,或深綠中泛紅。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上乘者名“大紅袍”或“正紅”,通體一包,鮮艷明快,沒仃瑕疵;略次為釉色如豇豆,有深淺不等的斑點及綠苔,稱“美人醉”或“美人霽”;色調較淺為“娃娃面”或“桃花片”;再次者色調更淺,或晦暗渾濁,為“乳鼠皮”或“榆樹皮”;更次者則釉色呈灰黑不勻的“驢旰”、“馬肺”色;釉為黑焦泡的一類,則屬最次品。豇豆紅器無大件,多為文房用具如水盂、太白尊、印盒、洗或陳設類瓶等,小件如柵葉瓶、菊瓣瓶以及更為少見的盤等。清康熙朝燒造成功。豇豆紅器均為官窯產品,民間時有仿。
豇豆紅釉花瓶本是燒成技術上的缺陷,但在渾然一體的淡紅中,摻雜點點綠斑,反而顯得幽雅清淡,柔和悅目,給人美感,引人遐思。由於銅在各部分的密度不同,燒成後呈色各異:有的在勻淨的粉紅色中泛著深紅斑點,或者紅點密集成片,有的則在淺紅色中映而疏露著綠斑或色暈。因此有綠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之美譽。
紅釉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由於制瓷工藝複雜,明代中期失傳。直到清康熙年間,才又恢復了這項失傳200多年的工藝。由此可見,豇豆紅釉的燒制工藝是非常複雜的,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很難製成。它所具有的柔和色調,是由於釉中的銅膠體錯綜複雜的分布而形成的,燒成時倘若氧化焰超過需要量,就會出現綠斑。因此這種技術很難掌握,比郎窯紅難度更大,這也造成了豇豆紅釉無大件器物,最高不過20多厘米,而且器型也不到10種,大多是文房用具,如印盒、水盂、筆洗等。
豇豆紅釉因其宛若桃花般的艷麗色澤和複雜的制瓷工藝,成為康熙所鐘愛的瓷器之一,故而流傳下來的器物很少。而這種高溫銅紅釉瓷器中最為名貴的品種,很多已於上世紀初流散國外,收藏於世界各國著名博物館和收藏家手中。據說僅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就收藏有100多件,比國內各博物館相同藏品的總和還多。足見豇豆紅釉的稀少。
雖然豇豆紅釉的傳世量較少,並且大多流散到海外,但近兩年豇豆紅釉在香港以及內地一些拍賣公司也是頻頻亮相,成交狀況一直不錯。2003年7月,佳士得拍賣行在香港一次古瓷拍賣會上,一件高19.7厘米的清康熙豇豆紅釉萊菔尊成交價為275.1萬港元。到了2005年5月30日,在香港佳士得一次拍賣會上,一件高16厘米的清康熙豇豆紅柳葉瓶成交額為101.76萬港元;同年11月28日在香港佳士得另一次拍賣會上,一件直徑12.6厘米的清康熙豇豆紅釉太白尊成交價為114.48萬港元;而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豇豆紅太白尊也以102萬港元的高價成交。在內地儘管拍價不如海外市場,但也不乏回響者。像秋季,一件直徑為8.4厘米的水洗,以22萬元成交,而它的估價只有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