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菌

豆包菌

豆包菌,中藥名。為硬皮馬勃科真菌彩色豆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Pers.)Cokeret Couch的子實體。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西藏等地。具有止血,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胃及食管出血,外傷出血,凍瘡流水,流膿。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豆包菌
  • 別稱:酸醬菌、馬屁包、色豆馬勃、牛眼睛、豆苞菇、豆包
  • :真菌界
  • :真菌門
  • :腹菌綱
  • :硬皮馬勃目
  • :硬皮馬勃科
  • :硬皮馬勃屬
  • :彩色豆馬勃
  • 分布區域:華東、中南、西南、西藏等地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法用量:研末服,3-6g。外用:適量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生理特性,生長環境,性狀鑑別,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子實體。

性味

味辛,性平。

歸經

歸肝、胃經。

功效

止血,解毒消腫。

主治

胃及食管出血,外傷出血,凍瘡流水,流膿。

相關配伍

1、治食管及胃出血:豆包菌孢子粉6g,加適量白糖,水沖服,日服2次。(劉波《中國藥用真菌》)
2、治外傷出血,凍瘡流水,流膿:豆包菌孢子粉適量,敷於傷口上。(劉波《中國藥用真菌》)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服,3-6g。外用:適量,研末撒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去雜質,曬乾。

生理特性

子實體不規則球形,徑2.5-12cm。基部具一狹縮的柄。全株土黃色,淡赭銹色。包被膜質易破裂。孢體內部充滿豆米狀顆粒,堅硬,直徑1-4mm,埋於黑色膠狀物質中,初呈檸檬黃色,後呈褐色,內藏孢子,孢子球形,褐色,密布小刺,直徑8-10μm。

生長環境

生於曠野土上或林下。為外生菌根菌。夏、秋季習見。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西藏等地。

性狀鑑別

子實體不規則球形或扁球形,直徑2.5-11cm,基部收縮成柄狀。柄長1.5-5cm,直徑約3.5cm。包被淡銹色至青褐色,光滑,上部成片狀剝落,膜質,易碎。孢體黑色或暗褐色,充滿無數小包。小包呈不規則扁多角形,黃色至褐色,外露後顯粉性。

相關論述

《西園菌譜》:“酸醬菌、馬屁包,此乃耳聾菌之一種,初生如松露。內赤有圓子,形似酸醬子之狀,故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