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怡堂圍屋

谷怡堂圍屋

谷怡堂圍屋,又稱谷怡圍,位於惠州市惠陽區秋長街道維布村新屋下,座東朝西,由禾坪、月池、前圍、堂屋等組成的客家圍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谷怡堂圍屋
  • 地理位置惠州市惠陽區
  • 開放時間:全天
  • 建築類型客家圍屋、客家圍村、客家圍堡、客家圍寨
  • 別名:谷怡圍
  • 民居類型客家民居
歷史沿革
谷怡堂圍屋位於秋長維布村新屋下,座東朝西,由禾坪、月池、前圍、堂屋等組成的客家圍屋。
圍屋建造者李仕標是埔梓圍景新公的十四世孫。李仕標平生經商,踏實耕耘,勤儉持家,終有所成。在財富有了積累後,於清道光十八年(1838),建成了谷怡堂圍屋。
谷怡堂圍屋經歷了近兩百年的風雨磨礪。抗戰時期,曾遭受日軍的放火焚燒。“破四舊”運動中,再次遭到破壞。20世紀80年代,圍屋裡的住戶陸續搬出,無人管理的房屋破爛不堪,梁斷牆塌。2009年,谷怡堂的李氏族人為了弘揚祖德,激勵後人,捐資重修了“仕標公祠”,使谷怡堂圍屋祠堂得到重光。
圍屋正面開了五個門,正中間為祠堂大門。大門上方刻有“谷怡堂”三字,門兩側貼著“鄴侯世澤;柱史家聲”的對聯。鄴侯指的是唐朝李泌,他在貞元三年,官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由於累封鄴縣侯,當時人們都稱他為“鄴侯”。而“柱史”則是指道家鼻祖老子李耳。因為李耳曾做過周朝史官,被後人稱為“柱下史”。
“仕標公祠”為三進,在前廳上方懸掛著“庥光麟趾”的匾額,希望庇蔭子孫後代昌盛發達。的確,李仕標有五個兒子:李郁聯、李郁文、李郁秀、李郁芬、李郁承,可謂是枝繁葉茂。他的後裔遍及老圍、新屋、茂和、鴻泰、香港、馬來西亞等地。在中堂,有木屏門與上廳相隔;上廳設有案台,供奉著先祖牌位。每到節日,回到家鄉的李氏族人都會來到這裡,為祖先敬上一炷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