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皮埃爾·安格勒米

讓-皮埃爾·安格勒米(Jean-Pierre Angremy),法國著名作家、“法中文化年2003-2005”法方主席、法蘭西學院院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讓-皮埃爾·安格勒米
  • 外文名:Jean-Pierre Angremy
  • 出生地:法國西南部夏朗德省城市昂古萊姆
  • 出生日期:1937年3月21日
人物生平,主要作品,人物專訪,社會評價,

人物生平

讓-皮埃爾·安格勒米讓-皮埃爾·安格勒米
1937年3月21日出生於法國西南部夏朗德省城市昂古萊姆,中文名是楊鶴鳴,皮埃爾-讓·雷米是他的筆名。1963年,安格勒米從法國國立行政學院畢業後進入法國外交部工作,先後出任過駐中國義大利等國的外交官。除此之外,安格勒米還是法國家喻戶曉的作家,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他先後發表了60餘部文學作品和戲劇作品,並於1988年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
2010年4月28日凌晨,讓-皮埃爾·安格勒米辭世,享年73歲。獲悉安格勒米去世的訊息,法國外交部長以及文化和通信部長紛紛發表公報,對其離世表示哀悼。

主要作品

安格勒米的主要作品—《情陷紫禁城》安格勒米的主要作品—《情陷紫禁城》
1971年,安格勒米撰寫的小說《情陷紫禁城》在法國出版,將中國作為故事的大背景,讓西方人在紫禁城的光照中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奮鬥的價值。小說共描寫了100多個人物,並將清宮秘史、西域傳奇、二戰風雲、巴黎風情等盡收其中,被法國評論界認為是一部巴爾扎克式的作品,是20世紀上半葉的“人間喜劇”。這部小說在法國出版後引起了很大轟動,並為安格勒米贏得當年的法國勒諾多文學獎。

人物專訪

法文原版的《情陷紫禁城》法文原版的《情陷紫禁城》
得知安格勒米去世的訊息是在4月28日的午後,明媚的陽光灑在巴黎的大街小巷,這裡正經歷著歷史上少見的溫暖天氣,電視裡在播放法國總統薩科齊訪問中國的新聞,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只是曾經見證中法友誼的安格勒米,再也無法看到。
記者與他相識源於2009年9月的一次採訪。安格勒米的家住在巴黎5區一幢臨街的房子裡,走進他的公寓,令人印象最深的是無處不在的書本——四面牆壁全被高高的書架覆蓋,書房的桌上、地上也都堆滿書籍,而書桌上關於中國的圖書、畫有京劇臉譜的小玩意兒以及他與中國駐法大使孔泉夫婦的合影,無不在訴說著他與中國的緣分。
老人當時已身患癌症,並接近晚期,長時間化療使他的頭髮所剩無幾,身體也十分消瘦,但他依舊精神矍鑠,動作也不失麻利。握手寒暄間,記者首先自報家門,向他簡略介紹了新華社的情況,他微笑地聽著,等到記者說完才狡黠地眨眨眼睛說:“我想我比你更了解新華社,要知道,我在中國當外交官時,每天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閱讀你們播發的訊息,雷鋒大寨……我都是從新華社的通訊中得知的!”
接下來的採訪則是一段愉快的經歷,當時已72歲高齡的安格勒米語速極快,字字精煉,在半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將自己頗為傳奇的經歷娓娓道來,語句流暢但又不失真誠,而談話間隨意的旁徵博引,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安格勒米告訴記者,法國人對中國的好奇心由來已久,法中文化年的舉行在法國掀起了一股對中國的狂熱。他說:“那時候,幾乎每座城市都在舉行關於中國的文化活動,教師組織學生對中國進行討論,這讓我感到很驚奇。”
“那么奧運火炬在巴黎傳遞受阻,您又如何看待呢?”記者聊到興起,問了一個頗具挑釁性的問題。“不,那些人不能代表法國,我只能說他們愚蠢、愚蠢,還是愚蠢!”安格勒米生氣地答道。
臨走時,記者為他和幾位朋友拍攝合影,十分注重形象的老人從屋裡取出一件綠色的西裝套在身上,調皮地問他的秘書:“如何?”
“很帥!”他的秘書笑道。“不,我已經不帥了”,老人突然“傷感”起來,“我的頭髮都沒了”,一邊說,他一邊摸了摸腦袋,不過最後還是配合地擺出笑容,讓記者拍照,其頑皮之態,仿佛一名稚齒小童。
如今斯人已逝,尤其在此中法關係回暖之際,更加令人感到痛心,唯願老人含笑離去,一路走好!

社會評價

安格勒米(中文名楊鶴鳴)安格勒米(中文名楊鶴鳴)
法國外交部長庫什內稱讚安格勒米是法國外交界的楷模,認為他的離世對法國外交部是巨大的損失。
法國文化和通信部長密特朗在公報中稱讚安格勒米是一位文學巨匠,並對安格勒米一生所獲文學獎項進行了回顧。密特朗表示,安格勒米豐富的人生經歷和文學著作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令人們感到“震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