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讓死的死去吧!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體裁:新詩
- 作者:殷夫
- 作品出處:《殷夫詩文選集》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讓死的死去吧!
讓死的死去吧!
他們的血並不白流,
他們含笑地躺在路上,
仿佛還誠懇地向我們點頭。
他們的血畫成地圖,
染紅了多少農村,城頭。
他們光榮地死去了,
我們不能向他們把淚流。
敵人在瞄準了,
不要舉起我們的手!
----
讓死的死去吧!
他們的血並不自流,
我們不要悲哀或嘆息,
漫漫的長途橫在前頭。
走去吧,
鬥爭中訊息不要走漏,
他們盡了責任,
我們還要抖擻。
創作背景
殷夫作此詩的這一年,中國工農紅軍正在江西、福建等地,為粉碎敵人進攻,擴大紅色政權,建立中央革命根據地而艱苦地奮著。這一年,殷夫離開了大學,成為了職業革命家,開始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全身心地貢獻自己的力量,並且開始大力創作革命詩歌。在這一年的夏天,殷夫參加了上海絲廠的工人罷工鬥爭,不幸的是在這場鬥爭中他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入獄,這是他人生中第三次因參加革命運動被捕。為了再次避免哥嫂的束縛(殷夫的兩個哥哥是國民黨政府的官吏),這一次他放棄了哥嫂的保釋。後來,殷夫被釋放。為了徹底斷絕與哥哥的關係,他在刊物上公開發表《別了,哥哥》,“算作是向一個階級的告別”。恢復黨的組織關係以後,他擔任共產主義青年團和工人運動的領導工作。在1912年前後的國民黨的大屠殺中。有無數的工人和革命者為了革命而死去了。這首詩歌就是在1929年前後的時代大背景下創作的。
文學賞析
這首詩共分兩節,以“讓死的死去吧!/他們的血並不白流”兩句領起,奠定了整首詩歌的基調。
“讓死的死去吧!/他們的血並不白流”這兩句,就像是為為革命而犧牲的先烈們所寫的輓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次革命是不需要付出生命的,那些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仁人志士,已經為革命付出了最寶貴的生命。“讓死的死去吧!”開頭一句,看起來仿佛是對逝去的英靈的一種非常無情的言辭,看似一種十分決絕的話語,但是詩人的情感基調並不是這樣定位的,他的目的是要喚起後繼志士的奮起。所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接下來的幾句,詩人便以死難同胞靈魂不朽為主題,肯定“他們的血並不白流”。
在第一節中,詩人寫道:“他們的血並不自流,/他們含笑的躺在路上,/仿佛還誠懇地向我們點頭。/他們的血畫成地圖,/染紅了多少農村、城頭。”除了首句外,實際上是以“他們的血並不白流”領起,下面“他們含笑的躺在路上,/仿佛還誠懇地向我們點頭”和“他們的血畫成地圖,/染紅了多少農村、城頭”採取並置方式,與領句構成因果關係。因為“死去的”他們含笑躺在路上,在誠懇地向後繼的人們點頭。他們點頭的目的,一方面是在肯定後繼的人們:“你們也是好樣的”。另一方面仿佛也是在鼓舞大家的革命鬥志,所以“他們的血並不白流”。因為他們的血染紅了很多的農村、城頭,他們的血為後繼人們未來的祖國畫出了宏偉藍圖的一部分,所以“他們的血並不白流”。革命先烈已然逝去,他們有他們的革命價值,“他們光榮地死去了”,但是“我們不能向他們把淚流”。後人應當化悲痛為力量,將更加鋒利的刀槍對準敵人,在他們逝去的基礎上做更加有力的反抗。而不是“敵人在瞄準了”,就舉手屈服。詩人的表達是直接的表白,但是這裡面的情感基調是沉重的。
嚴格意義上來講,第二節“讓死的死去吧!/他們的血並未白流”所領起的下面四句:“我們不要悲哀或嘆息,/漫漫的長途橫在前頭。/走去吧,/鬥爭中訊息不要走漏”,與第一節的後面四句要表達的是同一個意義。它們構成一個渾然的整體。“他們的血並未白流”,是對“他們的血並不白流”的進一步闡釋,這是革命後繼者對“死去的”他們的一種誓願,昭示“革命自有後來人”的意義。這八句的前四句用對比的方式來進行詮釋,每兩句當中,一句詮釋革命先烈,一句闡釋後繼的人們應當如何。後四句則是直接交代“我們”所應具備的革命責任。最後以“他們盡了責任,/我們還要抖擻”的對句收束。結句的“他們盡了責任”一語,是對前面要表達的革命先烈具有昭示意義的一個總結,也是對“他們的血並不自流”的回應。從詩歌的整體來看,全詩是前後照應、一脈貫穿的。
殷夫的這首抒情詩看似不像後來其他的革命鼓動詩一樣充滿豪情,甚至還略微有點感傷的情緒,但是在沉穩內斂的敘述當中,它給人以前進的力量,既表現了對逝去先烈的追慕和對光明的追求,同時也對革命志士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名家點評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司徒傑:詩開頭一句,突兀而起,如山嶽橫空,表現了詩人面對殘酷鬥爭現實的豁達情懷與偉大心靈,領起了全篇。接下來,詩人形象地說明了為什麼要“讓死的死去”的原因:一是烈士的血並不白流,二是我們不宜流淚,還須戰鬥。這一節詩寫得抑揚頓挫,鏗鏘有力。尤是讀至後半部分,使你不出得拳頭緊攥,宛若強者。第二節寫詩人慾踏著烈士的血跡前進,這是誓言,斬釘截鐵,但又不是聲若猛雷,而是帶有地下工作者的特點,跳躍著的是一股內在的力。(《中學生朗誦詩選》)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錢光培:一個革命戰士,面對著犧牲了的同志,一方面固然要為革命陣營中失去了一個戰友而深感痛惜,但更重要的,卻是要為同志的犧牲,而更加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從而更加精神抖擻地去戰鬥,去工作。殷夫這首詩中所貫穿著的,正是這種感情、決心和意志。從這首詩中,我們看到了三十年代在國民黨統治區域裡進行著地下鬥爭的那些革命者們,為贏得革命的勝利而前撲後繼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少年文學誦讀本·現代新詩一百首》)
作者簡介
殷夫(1910.6.11~1931.2.7),原名徐白,譜名孝傑,小名徐柏庭,學名徐祖華,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讀書時先後用過徐白、徐文雄(字之白)等學名,筆名有徐殷夫、白莽、文雄白、任夫、殷孚、沙菲、沙洛、洛夫、Lven等。中國共產黨員,中國無產階級的優秀詩人,左聯五烈士之一。殷夫主要作品有《孩兒塔》、《殷夫選集》、《殷夫集》、《別了,哥哥》、《血字》、《伏爾加的黑浪》、《一百零七個》,同時,他還在《列寧青年》雜誌上發表了許多政論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