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時代的區域法治發展

變革時代的區域法治發展

由區域法治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南京師範大學江蘇法治發展研究院、南京師範大學法制現代化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變革時代的區域發展發展學術研討會於2013年10月26日在南京召開。會議期間,與會的我國法學界同仁們圍繞著“區域法治發展的理論與歷史”、“區域法治發展的實踐探討”等議題展開了熱烈的研討交流,取得了重要的學術共識。這本文集選輯了這次學術研討會的部分論文,結集印行,以期推進區域法治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的深入探討。當代中國正處於一個持續性的深刻的社會轉型過程之中。伴隨著這一歷史性的社會變革,中國法制正在經歷一個從傳統型向現代型的巨大轉變及其現代化的革命性的進程。作為國家法治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的區域法治發展,在建設法治中國的時代進程中愈發顯示出重要而特殊的價值意義。加強這一領域的學術研究和實踐探討,無疑有助於我們拓展法治中國建設問題研究的學術視野,深化建設法治中國的實踐探索。

基本介紹

  • 書名:變革時代的區域法治發展
  • 作者:公丕祥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1858306 
  • 外文名: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aw in Changing Time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頁數:422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法律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變革時代的區域法治發展》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公丕祥 1955年出生,男,山東蒙陰人,中共黨員,法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南京師範大學法制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師範大學江蘇法治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全國首屆“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之一,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兼任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國際法律哲學與社會哲學協會中國分會副主席、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法哲學與法制現代化。先後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省級科研項目6項,出版《法哲學與法制現代化》《法制現代化的理論邏輯》《中國的法制現代化》《法制現代化的挑戰》等個人專著7部,主編《全球化與法制現代化》等著作11部。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專業刊物上發表了100餘篇論文。多項成果獲國家教育部和江蘇省政府優秀科研成果一、二等獎。曾獲國家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江蘇省人民政府優秀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獎、江蘇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等獎項;並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首屆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普通高校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江蘇省“333工程”第一層次培養人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
當代中國正處於一個持續性的深刻的社會轉型過程之中。伴隨著這一歷史性的社會變革,中國法制正在經歷一個從傳統型向現代型的巨大轉變及其現代化的革命性的進程。作為國家法治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的區域法治發展,在建設法治中國的時代進程中愈發顯示出重要而特殊的價值意義。加強這一領域的學術研究和實踐探討,無疑有助於我們拓展法治中國建設問題研究的學術視野,深化建設法治中國的實踐探索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變革時代區域法治發展的基本共識張文顯
世界法治指數對中國法治評估的借鑑意義張保生鄭飛
區域法治發展的基礎理論研究構架夏錦文
中國近代的城市區域法制探研——以上海近代的區域法制為例王立民
唐宋州縣治理的本土經驗:從宋代司法職業化的趨向說起陳景良
增進區域法治發展的法理證立蔡寶剛
區域法治發展的概念意義——一種法哲學方法論上的初步分析公丕祥
當代中國民族自治地方法規中的習慣高其才
縣域法治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俞榮根
區域法治:一個初步的理論探討姜濤
區域行政治理的模式轉換與機制重構李煜興
我國地方立法許可權的規範分析黃建武
主導與從屬:輔助性原則對央地關係法制化的啟示李旭東
地方立法在區域法治發展過程中的功能分析——以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地方性法規為例劉旺洪錢寧峰
地方立法不必要重複的認定與應對——以七個地方固廢法規文本為例湯善鵬嚴海良
社會管理模式創新的法理邏輯——以“區域法治”作為概念分析工具張清梁鴻飛
以“上海自貿區”建設倒逼企業社會責任履行郭曉薇楊力
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法治化路徑王建國
中原經濟區法治的關鍵主題及保障體系劉旭
城鎮化的政府推進與程式控制孫莉
轉型中國調解制度實踐的區域化反思方樂
縣級區域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的完善王敏
近代揚州學人對中國傳統法律思想轉型的貢獻包振宇
江蘇開放型法治文化的理論證成與實證考察周立勝
江蘇司法鑑定的法治化研究潘溪

序言

變革時代的區域法治發展
總序
21世紀的鐘聲即將敲響。
伴隨著向新世紀邁進的時代腳步,當代中國的社會變革正在以空前的廣度和深度波瀾壯闊地展開。這場偉大變革的進程已經並且將繼續深刻地改變著中國社會的基本面貌,導引著中國社會的未來發展走向。
縱觀20世紀的全球歷史進程,我們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區域或國度,儘管法律變革的過程、特點和目標有所差異,但是作為一種模式或勢態,法制現代化卻幾乎成為這一歷史過程的基本法律表現。誠然,這個進程在不同的文明國家中的具體實現程度是不同的;不過,它所昭示的法律文明成長的時代走向卻是激動人心的。
法制現代化屬於法律發展的範疇。法律發展論所要探究的乃是社會發展與法律進步之間的互動關聯結構,它所要建構的正是法律成長的一般模型。在法律發展論領域中,法制現代化理論關注的重點,是從前現代社會法律系統向現代社會法律系統的轉變這一特定過程,尋找這一轉變的內在機制。從廣泛的意義上講,法制現代化是一個變革的概念,是傳統法制向現代法制的歷史性躍進。這個進程是因內部諸條件的成熟而從傳統走向現代,亦稱“內髮型”法制現代化,或是因一個較先進的法律系統對較落後的法律系統的衝擊而導致的進步轉型,亦稱“外髮型”法制現代化。但不管是哪一種變革型態,法制現代化無疑是一個創新的進程,其實質乃是從人治型的價值——規範體系向法治型的價值——規範體系的轉變。
從世界範圍來看,關於法律變遷與發展的理論研究,早在17、18世紀就已經開始了。到了19世紀後半葉,對於法律發展的研究由歷史哲學分析模式轉向類型學的分析範式。在這方面,以馬克斯·韋伯為典型代表。韋伯把法律的現代化視為理性化的過程,是形式合理化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只發生於西歐社會,在其他地區,法律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未能走上現代化的道路。到了20世紀60年代,在西方主要是在美國興起了關於法律與現代化、法律與發展的研究思潮。這一思潮從一開始就具有兩個鮮明的特色:一是重點研究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的非經濟環境,也就是法律制度和政治結構的轉型問題;二是關注法律發展的普適性問題,也就是研究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下的法律向現代法律轉變的共同特徵,把法律發展或法制現代化看作是第三世界國家法律體系移植西方法制進而逐步“西化”的過程。這一思潮有其特有的政治功利性,這集中地表現為西方國家力圖把廣大非西方的第三世界國家法律發展納入西方化的軌道之中。隨著西方式法律改革試驗在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相繼受挫或破產,人們對20世紀60年代法律現代化理論模式開始懷疑、質難和批判性反思。許多學者日益認識到,西方法制只不過是人類法律文明體系中的一個系統,是西方社會生活條件的法律表現。誠然,它體現了人類法律文明的某些共通性因素,但它並不是世界法制現代化進程中的唯一的標準模式。非西方社會的法律應當反映各民族各國家各地區的社會條件、經濟因素、民族精神及其現實需要,因而必然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法制現代化模式和法律發展道路。在這一反思過程中,出現了法律發展多樣性的理論學說。時至今日,以世界範圍內的法律發展為對象的理論研究依然興盛不衰。
時下正在歷史性地展開的中國社會變革,實際上是要完成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歷史轉型。正是在這一轉型過程中,當代中國法制呈現出創新乃至現代化的發展趨勢,其目標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從本質意義上講,這一法律發展趨勢,意味著法律文明價值體系的巨大創新。它所體現的,乃是整個社會的經濟、政治、社會結構、意識形態、文化傳統等等的大變革潮流;它所反映的,是從前現代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這一特定過程中法律文明及其價值基礎變遷的激動人心的畫面;它所要展示的,是從我們這個民族的法律思想到法律行為的各個領域變化的多方面進程;它所要確立的,是同世界法制現代化進程相協調的但又充滿濃郁的民族意味的制度安排、價值觀念及其生活準則系統。中國法制現代化是中國人在本國的歷史條件下所進行的一場法律變革運動,有其特殊的歷史運動軌跡,具有獨特的發展道路。即使在進入所謂的“地球村”時代以後,世界變得更加相互依賴,法律發展中的共同性日益增多;但是,世界法制現代化進程並不是由此而變得呆板劃一,而是更加多樣化。中國法律發展的特殊性,恰恰顯示了中國法制現代化的世界性意義。
以理性的目光,與現實世界相撞擊,自覺地審視我們時代的法律變革進程所提出的重大問題,這是當代中國法學的歷史使命。在當代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開始,法學界日益注意到研究法制現代化問題的重要意義,一些著述和文章愈益頻繁地使用“法制現代化”這一術語來界定相關的研究範圍。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於法制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的學術探討,引起了更多學者的關注和興趣。這充分體現了當代中國法學工作者對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的理論使命感。在時代精神的激盪下,《法制現代化研究叢書》應運而生了。
《法制現代化研究叢書》是一套由南京師範大學法制現代化研究中心主持編撰的以法制現代化理論、中國法制現代化、比較法制現代化和部門法制現代化研究為主要內容的法學研究叢書。其學術宗旨和研究範圍是:總結世界法律文明發展的歷史進程和現實態勢,深入研究法制現代化的基本理論,建構法制現代化的理論邏輯和研究範式系統;比較不同國家法律文明成長和發展的獨特走勢及特質,架構比較法制現代化研究的多樣化模式;深刻把握法律發展全球化與民族化彼此互動的時代脈搏,探討法律發展與社會現代化及人類進步的互動關係及運行機理;深入探討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內在特徵及現代價值,探討法律傳統與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內在關聯及其機制,揭示中國法制現代化進程的基本規律和目標模式;考察當代中國走向法治進程中部門法制現代化的基本特徵、條件、價值目標、發展趨勢及實現途徑。
《法制現代化研究叢書》的編輯出版,得到了海內外法學界專家學者的指導和幫助,得到了法律出版社領導和同志們的全力支持,也得到了江蘇省人民政府法學理論重點學科和南京師範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的資助。在此,謹向他們致以誠摯的敬意和謝忱。伴隨著當代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時代進程,我們將會與法學界同仁一道奮發進取,深入拓展法制現代化研究的學術視野和領域,以嚴謹踏實的學術研究和富有價值的理論成果,推動中國法制現代化向新的法律世界邁進,以不辜負新世紀的挑戰和變革時代的法學期待。


南京師範大學法制現代化研究中心
1999年10月



前言



由區域法治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南京師範大學江蘇法治發展研究院、南京師範大學法制現代化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變革時代的區域發展發展學術研討會於2013年10月26日在南京召開。會議期間,與會的我國法學界同仁們圍繞著“區域法治發展的理論與歷史”、“區域法治發展的實踐探討”等議題展開了熱烈的研討交流,取得了重要的學術共識。這本文集選輯了這次學術研討會的部分論文,結集印行,以期推進區域法治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的深入探討。
當代中國正處於一個持續性的深刻的社會轉型過程之中。伴隨著這一歷史性的社會變革,中國法制正在經歷一個從傳統型向現代型的巨大轉變及其現代化的革命性的進程。作為國家法治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的區域法治發展,在建設法治中國的時代進程中愈發顯示出重要而特殊的價值意義。加強這一領域的學術研究和實踐探討,無疑有助於我們拓展法治中國建設問題研究的學術視野,深化建設法治中國的實踐探索。
這本文集的出版,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法律出版社王揚同志的悉心編輯,得到了江蘇省法學優勢學科經費的專項資助,在此,謹一併致以深深的謝忱!

編者
2013年11月1日於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