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變態心理學》是一本心理學入門讀物,屬於心理通識系列讀物之一。《變態心理學》自1948年詹姆斯·科爾曼撰寫出版以來,已長銷七十多年,並且一直被認為是變態心理學領域的全面系統的優選教材。本書第18版由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吉爾·胡利、馬修·諾克教授及明尼蘇達大學的詹姆斯·布徹教授等知名心理學家共同編著,並根據DSM-5標準進行了修訂與更新。
變態心理學通過研究異常心理或病態行為的表現形式、發生原因及發展規律,描述了在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導致的心理障礙及其發展,系統深入地闡述了各種障礙的特徵及相關治療方法。
《變態心理學》的內容基於深厚的專業背景,詳細闡述並歸納了變態心理學所有主要的理論點,並且提供具體的測評方法幫助我們了解異常心理或病態行為的特徵,充分掌握變態心理學的基礎知識,提升自己的心理學理論基礎水平。《變態心理學》通過七十多年的更新與升級,已成為廣大心理學專業人士及大眾讀者的重要入門級讀物,能夠為我們提供更多理論支持與啟發。
圖書目錄
目錄
DSM-5 修訂指南 XXV
序言 XXVII
致謝 XXXI
第1 章 變態心理學:緒論
1 . 1 什麼是異常? 4
1 . 1 . 1 異常的指標 4
1 . 1 . 2 DSM-5 和精神障礙的定義 9
1 . 2 分類和診斷 11
1 . 2 . 1 分類的缺點是什麼 11
1 . 2 . 2 我們如何減少對精神障礙患者的偏見 13
1 . 3 文化和異常 15
1 . 4 精神障礙有多普遍 17
1 . 4 . 1 患病率和發病率 18
1 . 4 . 2 精神障礙的患病率估計 18
1 . 4 . 2 全球疾病負擔 21
1 . 4 . 3 治療 22
1 . 4 . 4 精神衛生專業人員 23
1 . 5 變態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23
1 . 6 信息的來源 24
1 . 6 . 1 個案研究 24
1 . 6 . 2 自陳數據 25
1 . 6 . 3 觀察法 25
1 . 7 形成假設和驗證假設 27
1 . 7 . 1 抽樣和推廣 27
1 . 7 . 2 內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29
1 . 7 . 3 實驗組和對照組 29
1 . 8 相關研究設計 30
1 . 8 . 1 衡量相關性 30
1 . 8 . 2 統計顯著性 31
1 . 8 . 3 效果量 32
1 . 8 . 4 元分析 33
1 . 8 . 5 相關性與因果關係 33
1 . 8 . 6 回溯性和前瞻性策略 34
1 . 9 實驗法 36
1 . 9 . 1 治療效果的研究 37
1 . 9 . 2 單被試實驗設計 39
1 . 9 . 3 動物研究 40
第2 章 關於異常行為的早期觀點
2 . 1 精神障礙的最初觀點 47
2 . 1 . 1 神魔論和魔法論 47
2 . 1 . 2 希波克拉底的早期醫學觀點 47
2 . 1 . 3 早期哲學家對異常行為的探索 49
2 . 1 . 4 早期中國人對異常行為的觀點 51
2 . 1 . 5 中世紀時期對異常行為的觀點 52
2 . 2 16 世紀至17 世紀對異常行為的觀點 53
2 . 2 . 1 科學質疑在歐洲的復興 54
2 . 2 . 2 早期精神病收容院的建立 54
2 . 3 人道主義改革 55
2 . 3 . 1 皮內爾的實驗和杜克在英國的成就 56
2 . 3 . 2 美國的拉什和道德療法 57
2 . 3 . 3 迪克斯和精神衛生運動 58
2 . 4 19 世紀和20 世紀對精神障礙的成因和治療的觀點 58
2 . 4 . 1 19 世紀對精神疾病的觀點和日漸增長的專家影響力 59
2 . 4 . 2 20 世紀的精神病院 59
2 . 5 當代觀點的出現 62
2 . 5 . 1 生物學發現: 確立大腦和精神障礙之間的關聯 62
2 . 5 . 2 分類系統的創建與發展 65
2 . 5 . 3 精神障礙的心理學基礎 65
2 . 6 未解決的問題 70
2 . 6 . 1 去機構化 70
第3 章 致病因素的理論觀點
3 . 1 異常行為的成因和風險因素 74
3 . 1 . 1 必要因素、充分因素和促成因素 75
3 . 1 . 2 異常行為的反饋與雙向性 77
3 . 1 . 3 素質- 應激模型 78
3 . 2 理解異常行為成因的觀點 81
3 . 3 生物學觀點 82
3 . 3 . 1 基因易感性 83
3 . 3 . 2 大腦功能失調和神經可塑性 90
3 . 3 . 3 神經遞質和激素的失衡 91
3 . 3 . 4 氣質 94
3 . 3 . 5 生物學觀點的影響 95
3 . 4 心理學觀點 96
3 . 4 . 1 心理動力學觀點 97
3 . 4 . 2 行為主義觀點 102
3 . 4 . 3 認知行為觀點 107
3 . 4 . 4 如何看待不同的觀點 111
3 . 5 社會觀點 112
3 . 5 . 1 早期剝奪或創傷 113
3 . 5 . 2 不良的教養方式 116
3 . 5 . 3 婚姻不和諧與離異 119
3 . 5 . 4 社會經濟地位低下和失業 121
3 . 5 . 5 不良的同伴關係 122
3 . 5 . 6 源於性別、種族、民族的偏見和歧視 124
3 . 5 . 7 社會觀點的影響 124
3 . 6 文化觀念 125
第4 章 臨床診斷與評估
4 . 1 評估的三個基本概念 135
4 . 1 . 1 信度 135
4 . 1 . 2 效度 135
4 . 1 . 3 標準化 136
4 . 2 評估的性質和目標 136
4 . 3 影響評估的重要因素 138
4 . 3 . 1 文化背景的影響 138
4 . 3 . 2 專業取向的影響 139
4 . 3 . 3 建立信任和融洽的關係 139
4 . 4 心理評估的方法 140
4 . 4 . 1 臨床訪談 140
4 . 4 . 2 對行為的臨床觀察 143
4 . 4 . 3 心理測驗 145
4 . 5 生理機能評估 154
4 . 5 . 1 身體檢查 154
4 . 5 . 2 神經心理學檢查 154
4 . 5 . 3 神經學評估方法 156
4 . 6 整合評估數據和最佳化決策 159
4 . 7 異常行為的分類 160
4 . 7 . 1 分類方法 161
4 . 7 . 2 精神障礙的正式診斷分類 166
第5 章 應激與身心健康
5 . 1 什麼是應激? 175
5 . 1 . 1 應激與DSM 176
5 . 1 . 2 個體遭遇應激源的預測因素 176
5 . 1 . 3 應激源的特點 177
5 . 1 . 4 測量生活應激 178
5 . 1 . 5 復原力 180
5 . 2 應激與身體健康 180
5 . 2 . 1 應激反應 182
5 . 2 . 2 身心聯繫 183
5 . 2 . 3 了解免疫系統 184
5 . 3 應激與免疫系統功能 185
5 . 3 . 1 應激和細胞因子 186
5 . 3 . 2 慢性應激和炎症 187
5 . 3 . 3 應激與過早衰老 189
5 . 4 情緒與身體健康 190
5 . 4 . 1 人格 191
5 . 4 . 2 抑鬱症 192
5 . 4 . 3 焦慮 194
5 . 4 . 4 社交孤立與社會支持的缺乏 194
5 . 4 . 5 積極的情緒 194
5 . 4 . 6 情緒調節的重要性 196
5 . 5 與應激相關的軀體障礙及治療 197
5 . 5 . 1 生理干預 197
5 . 5 . 2 心理干預 1
5 . 6 應激與心理健康 200
5 . 6 . 1 適應障礙 200
5 . 6 . 2 由失業引起的適應障礙 201
5 . 6 . 3 創傷後應激障礙 201
5 . 6 . 4 急性應激障礙 203
5 . 7 創傷後應激障礙:特徵及風險因素 204
5 . 7 . 1 PTSD 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 205
5 . 7 . 2 經歷創傷事件後罹患PTSD 的機率 206
5 . 7 . 3 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致病風險因素 210
5 . 7 . 4 個人風險因素 211
5 . 7 . 5 生物學因素 212
5 . 7 . 6 社會文化因素 214
5 . 7 . 7 創傷後應激的長期影響 215
5 . 8 應激障礙的預防與治療 216
5 . 8 . 1 預防 216
5 . 8 . 2 應激障礙的治療 217
第6 章 驚恐、焦慮、強迫及相關障礙
6 . 1 恐懼與焦慮的反應模式 229
6 . 1 . 1 恐懼 229
6 . 1 . 2 焦慮 229
6 . 2 焦慮障礙概述 231
6 . 3 特定恐怖症 233
6 . 3 . 1 患病率、起病年齡以及性別差異 234
6 . 3 . 2 心理學因素 235
6 . 3 . 3 生物學因素 237
6 . 3 . 4 特定恐怖症的治療 238
6 . 4 社交焦慮障礙 239
6 . 4 . 1 患病率、起病年齡和性別差異 241
6 . 4 . 2 心理學因素 242
6 . 4 . 3 生物學因素 244
6 . 4 . 4 治療 244
6 . 5 驚恐障礙 246
6 . 5 . 1 場所恐怖症 248
6 . 5 . 2 患病率、起病年齡和性別差異 250
6 . 5 . 3 與其他障礙的共病 251
6 . 5 . 4 第一次驚恐發作的時間 251
6 . 5 . 5 生物學因素 251
6 . 5 . 6 心理學因素 254
6 . 5 . 7 驚恐障礙的治療 259
6 . 6 廣泛性焦慮障礙 261
6 . 6 . 1 患病率、起病年齡和性別差異 263
6 . 6 . 2 與其他障礙的共病 264
6 . 6 . 3 心理學因素 264
6 . 6 . 4 生物學因素 268
6 . 6 . 5 治療 269
6 . 7 強迫及相關障礙 270
6 . 7 . 1 強迫症 270
6 . 7 . 2 患病率、起病年齡和性別差異 274
6 . 7 . 3 與其他障礙的共病 275
6 . 7 . 4 心理學因素 275
6 . 7 . 5 生物學因素 277
6 . 7 . 6 治療 280
6 . 7 . 7 軀體變形障礙 282
6 . 7 . 8 囤積障礙 287
6 . 7 . 9 拔毛癖 288
6 . 8 文化觀點 288
第7 章 心境障礙與自殺
7 . 1 心境障礙:概述 297
7 . 1 . 1 心境障礙的類型 297
7 . 1 . 2 心境障礙的患病率 299
7 . 2 抑鬱障礙 300
7 . 2 . 1 抑鬱症 301
7 . 2 . 2 持續性抑鬱障礙 306
7 . 2 . 3 其他類型的抑鬱障礙 308
7 . 3 抑鬱障礙的成因 311
7 . 3 . 1 生物因素 311
7 . 3 . 2 心理學因素 318
7 . 4 雙相障礙及相關疾病 332
7 . 4 . 1 環性心境障礙 333
7 . 4 . 2 雙相障礙(Ⅰ型和Ⅱ型) 334
7 . 5 雙相障礙的成因 337
7 . 5 . 1 生物因素 337
7 . 5 . 2 心理學因素 340
7 . 6 社會文化因素對抑鬱障礙和雙相障礙的影響 341
7 . 6 . 1 抑鬱症狀的跨文化差異 342
7 . 6 . 2 患病率的跨文化差異 342
7 . 7 治療與結果 343
7 . 7 . 1 藥物療法 343
7 . 7 . 2 替代性生物治療 346
7 . 7 . 3 心理治療 347
7 . 8 自殺的臨床表現與因果模型 352
7 . 8 . 1 那些人會企圖並最終死於自殺? 353
7 . 8 . 2 精神障礙 355
7 . 8 . 3 其他與自殺有關的心理社會因素 357
7 . 8 . 4 生物學因素 358
7 . 8 . 5 自殺行為的理論模型 360
7 . 9 自殺的預防及干預 361
7 . 9 . 1 精神障礙的治療 361
7 . 9 . 2 危機干預 361
7 . 9 . 3 關注高危人群和其他措施 362
第8 章 軀體症狀障礙和分離障礙
8 . 1 軀體症狀及相關障礙 368
8 . 2 軀體症狀障礙 370
8 . 2 . 1 軀體症狀障礙的成因 372
8 . 2 . 2 軀體症狀障礙的治療 375
8 . 3 疾病焦慮障礙 376
8 . 4 轉換障礙(功能性神經症狀障礙) 377
8 . 4 . 1 轉換障礙的症狀範圍 379
8 . 4 . 2 診斷轉換障礙的一些重要問題 380
8 . 4 . 3 患病率和人口統計學特徵 381
8 . 4 . 4 轉換障礙的原因 382
8 . 4 . 5 轉換障礙的治療 384
8 . 5 做作性障礙 385
8 . 5 . 1 識別做作性障礙 386
8 . 5 . 2 區分不同類型的軀體症狀及相關障礙 387
8 . 6 分離障礙: 概述 388
8 . 7 人格解體/ 現實解體障礙 390
8 . 8 分離性遺忘症 392
8 . 9 分離性身份障礙 397
8 . 9 . 1 DID 的致病原因及存在的爭議 400
8 . 9 . 2 當前觀點 404
8 . 1 0 分離障礙的文化因素、治療方法和結果 407
8 . 1 0 . 1 分離障礙的文化因素 407
8 . 1 0 . 2 分離障礙的文化因素、治療方法和結果 408
第9 章 進食障礙與肥胖
9 . 1 進食障礙的臨床表現 419
9 . 1 . 1 神經性厭食症 419
9 . 1 . 2 神經性貪食症 422
9 . 1 . 3 暴食障礙 424
9 . 1 . 4 起病年齡及性別差異 426
9 . 1 . 5 進食障礙的患病率 428
9 . 1 . 6 進食障礙的醫學併發症 430
9 . 1 . 7 病程和結果 431
9 . 1 . 8 診斷交叉 433
9 . 1 . 9 進食障礙與其他精神障礙的聯繫 434
9 . 1 . 1 0 不同文化中的進食障礙 434
9 . 2 進食障礙的風險和致病因素 437
9 . 2 . 1 生物因素 437
9 . 2 . 2 社會文化因素 440
9 . 2 . 3 家庭影響 442
9 . 2 . 4 個人風險因素 442
9 . 3 進食障礙的治療 446
9 . 3 . 1 神經性厭食症的治療 447
9 . 3 . 2 神經性貪食症的治療 450
9 . 3 . 3 暴食障礙的治療 451
9 . 4 肥胖問題 452
9 . 4 . 1 醫療問題和患病率 452
9 . 4 . 2 肥胖的污名化 454
9 . 4 . 3 肥胖與DSM 455
9 . 5 肥胖的風險和原因 455
9 . 5 . 1 基因的作用 456
9 . 5 . 2 激素與食慾和體重調節有關 456
9 . 5 . 3 社會文化影響 457
9 . 5 . 4 家庭影響 459
9 . 1 . 3 暴食障礙 424
9 . 1 . 4 起病年齡及性別差異 426
9 . 1 . 5 進食障礙的患病率 428
9 . 1 . 6 進食障礙的醫學併發症 430
9 . 1 . 7 病程和結果 431
9 . 1 . 8 診斷交叉 433
9 . 1 . 9 進食障礙與其他精神障礙的聯繫 434
9 . 1 . 1 0 不同文化中的進食障礙 434
9 . 2 進食障礙的風險和致病因素 437
9 . 2 . 1 生物因素 437
9 . 2 . 2 社會文化因素 440
9 . 2 . 3 家庭影響 442
9 . 2 . 4 個人風險因素 442
9 . 3 進食障礙的治療 446
9 . 3 . 1 神經性厭食症的治療 447
9 . 3 . 2 神經性貪食症的治療 450
9 . 3 . 3 暴食障礙的治療 451
9 . 4 肥胖問題 452
9 . 4 . 1 醫療問題和患病率 452
9 . 4 . 2 肥胖的污名化 454
9 . 4 . 3 肥胖與DSM 455
9 . 5 肥胖的風險和原因 455
9 . 5 . 1 基因的作用 456
9 . 5 . 2 激素與食慾和體重調節有關 456
9 . 5 . 3 社會文化影響 457
9 . 5 . 4 家庭影響 459
第10 章 人格障礙
1 0 . 1 人格障礙的臨床特徵 470
1 0 . 2 人格障礙研究面臨的難題 473
1 0 . 2 . 1 診斷人格障礙的困難 474
1 0 . 2 . 2 研究人格障礙病因的困難 478
1 0 . 3 A 類人格障礙 479
1 0 . 3 . 1 偏執型人格障礙 479
1 0 . 3 . 2 分裂樣人格障礙 481
1 0 . 3 . 3 分裂型人格障礙 483
1 0 . 4 B 類人格障礙 485
1 0 . 4 . 1 表演型人格障礙 486
1 0 . 4 . 2 自戀型人格障礙 488
1 0 . 4 . 3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490
1 0 . 4 . 4 邊緣型人格障礙 495
1 0 . 5 C 類人格障礙 501
1 0 . 5 . 1 迴避型人格障礙 501
1 0 . 5 . 2 依賴型人格障礙 503
1 0 . 5 . 3 強迫型人格障礙 506
1 0 . 6 人格障礙的一般社會文化原因 508
1 0 . 7 人格障礙的治療和預後 509
1 0 . 7 . 1 適應於特定人格障礙的治療技術 509
1 0 . 7 . 2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治療 510
1 0 . 7 . 3 其他人格障礙的治療 513
1 0 . 8 精神病態 514
1 0 . 8 . 1 精神病態的維度 515
1 0 . 8 . 2 精神病態的臨床表現 519
1 0 . 8 . 3 精神病態的因果因素 522
1 0 . 8 . 4 精神病態的發展和社會觀點 525
1 0 . 8 . 5 精神病態人格障礙的治療與預後 526的治療與預後 526
第11 章 物質相關障礙
1 1 . 1 酒精相關障礙 535
1 1 . 1 . 1 酒精使用障礙的患病率、共病情況和人口統計學特徵 536
1 1 . 1 . 2 酒精相關障礙的臨床表現 537
1 1 . 2 酒精使用障礙的成因 543
1 1 . 2 . 1 酒精使用障礙的生物學因素 544
1 1 . 2 . 2 酒精濫用和酒精依賴的社會心理因素 546
1 1 . 2 . 3 社會文化因素 550
1 1 . 3 酒精相關障礙的治療 551
1 1 . 3 . 1 酒精濫用和酒精依賴的藥物治療 551
1 1 . 3 . 2 心理治療方法 552
1 1 . 3 . 3 控制飲酒與戒酒 554
1 1 . 3 . 4 匿名戒酒會 554
1 1 . 3 . 5 結果研究和治療中的問題 555
1 1 . 3 . 6 預防復發 556
1 1 . 4 物質使用障礙 557
1 1 . 5 鴉片及其衍生物 559
1 1 . 5 . 1 嗎啡和海洛因的生物效應 560
1 1 . 5 . 2 嗎啡和海洛因的社會效應 561
1 1 . 5 . 3 阿片類藥物濫用和依賴的因果因素 561
1 1 . 5 . 4 生理成癮的神經基礎 561
1 1 . 5 . 5 與精神病理學相關的成癮 563
1 1 . 5 . 6 治療和結果 563
1 1 . 6 興奮劑 564
1 1 . 6 . 1 古柯鹼 564
1 1 . 6 . 2 安非他明 566
1 1 . 6 . 3 甲基苯丙胺 567
1 1 . 6 . 4 咖啡因和尼古丁 568
1 1 . 7 鎮靜劑 570
1 1 . 7 . 1 巴比妥酸鹽的作用 570
1 1 . 7 . 2 巴比妥酸鹽濫用和依賴的因果因素 571
1 1 . 7 . 3 治療和結果 571
1 1 . 8 致幻劑 572
1 1 . 8 . 1 LSD 572
1 1 . 8 . 2 麥司卡林和裸蓋菇素 573
1 1 . 8 . 3 搖頭丸 573
1 1 . 8 . 4 大麻 574
1 1 . 9 賭博障礙 577
第12 章 性功能障礙、性別焦慮和性慾倒錯障礙
1 2 . 1 性功能失調 585
1 2 . 2 男性性功能失調 589
1 2 . 2 . 1 男性性慾低下障礙 590
1 2 . 2 . 2 勃起障礙 591
1 2 . 2 . 3 早泄 593
1 2 . 2 . 4 延遲射精障礙 594
1 2 . 3 女性性功能失調 594
1 2 . 3 . 1 女性性興趣/ 喚起障礙 594
1 2 . 3 . 2 生殖器-盆腔痛/ 插入障礙 596
1 2 . 3 . 3 女性性高潮障礙 597
1 2 . 4 性別煩躁 598
1 2 . 4 . 1 臨床表現 600
1 2 . 4 . 2 性別煩躁的治療 602
1 2 . 5 性慾倒錯障礙 602
1 2 . 5 . 1 窺陰障礙 603
1 2 . 5 . 2 露陰障礙 606
1 2 . 5 . 3 摩擦障礙 607
1 2 . 6 . 3 性施虐障礙 607
1 2 . 5 . 4 性受虐障礙 609
1 2 . 5 . 5 戀物障礙 610
1 2 . 5 . 6 易裝障礙 611
1 2 . 5 . 7 性慾倒錯障礙的原因及治療 612
1 2 . 6 性虐待 613
1 2 . 6 . 1 兒童期性虐待 614
1 2 . 6 . 2 戀童障礙 616
1 2 . 6 . 3 亂倫 619
1 2 . 6 . 4 強姦 620
1 2 . 6 . 5 性罪犯的治療和再犯 622
第13 章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礙
1 3 . 1 精神分裂症 633
1 3 . 1 . 1 精神分裂症概念的起源 633
1 3 . 1 . 2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學調查 634
1 3 . 2 精神分裂症的臨床表現 635
1 3 . 2 . 1 妄想 636
1 3 . 2 . 2 幻覺 638
1 3 . 2 . 3 言語紊亂 640
1 3 . 2 . 4 行為紊亂 641
1 3 . 2 . 5 陰性症狀 641
1 3 . 3 其他精神病性障礙 642
1 3 . 3 . 1 分裂情感性障礙 642
1 3 . 3 . 2 精神分裂症樣障礙 643
1 3 . 3 . 3 妄想障礙 644
1 3 . 3 . 4 短暫精神病性障礙 644
1 3 . 4 遺傳和生物學因素 646
1 3 . 4 . 1 遺傳因素 646
1 3 . 4 . 2 產前暴露 655
1 3 . 4 . 3 基因與環境對精神分裂症的影響:綜合作用下的產物 659
1 3 . 4 . 4 神經發展的觀點 660
1 3 . 5 大腦結構與功能的異常 664
1 3 . 5 . 1 神經認知功能 664
1 3 . 5 . 2 社會認知 666
1 3 . 5 . 3 腦容量 666
1 3 . 5 . 4 受影響的大腦區域 668
1 3 . 5 . 5 白質的問題 668
1 3 . 5 . 6 大腦功能 669
1 3 . 5 . 7 細胞結構 671
1 3 . 5 . 8 青春期的大腦發育 672
1 3 . 5 . 9 綜合作用 672
1 3 . 5 . 1 0 神經化學 673
1 3 . 6 心理、社會和文化因素 676
1 3 . 6 . 1 不良家庭環境會引發精神分裂症嗎? 676
1 3 . 6 . 2 家庭和復發 677
1 3 . 6 . 3 城市生活 679
1 3 . 6 . 4 移民 679
1 3 . 6 . 5 大麻的濫用 680
1 3 . 6 . 6 精神分裂症的素質-應激模型 682
1 3 . 7 治療與臨床療效 683
1 3 . 7 . 1 臨床療效 684
1 3 . 7 . 2 藥物治療 685
1 3 . 7 . 3 社會心理取向 688
第14 章 神經認知障礙
1 4 . 1 成人的大腦損傷 697
1 4 . 1 . 1 腦損傷的臨床症狀 698
1 4 . 1 . 2 瀰漫性腦損傷與局灶性腦損傷 699
1 4 . 1 . 3 神經認知/ 精神病理學的相互作用 702
1 4 . 2 譫妄 702
1 4 . 2 . 1 臨床表現 703
1 4 . 2 . 2 治療和結果 705
1 4 . 3 重度神經認知障礙 705
1 4 . 4 阿爾茨海默病 708
1 4 . 4 . 1 臨床表現 709
1 4 . 4 . 2 患病率 711
1 4 . 4 . 3 致病因素 713
1 4 . 4 . 4 神經病理 715
1 4 . 4 . 5 治療和預後 718
1 4 . 4 . 6 早期檢測 719
1 4 . 4 . 7 支持看護者 721
1 4 . 5 血管問題引起的神經認知障礙 722
1 4 . 6 以重度記憶損傷(遺忘障礙)為特徵的神經認知障礙 723
1 4 . 7 與頭部損傷相關的障礙 724
1 4 . 7 . 1 臨床表現 725
1 4 . 7 . 2 治療和結果 730
第15 章 兒童和青少年的精神障礙(神經發育障礙)
1 5 . 1 理解兒童和青少年障礙時的特殊考慮 738
1 5 . 1 . 1 幼兒的心理易感性 738
1 5 . 1 . 2 兒童與青少年障礙的分類 739
1 5 . 2 兒童和青少年的焦慮和抑鬱障礙 739
1 5 . 2 . 1 兒童和青少年的焦慮障礙 740
1 5 . 2 . 2 兒童抑鬱障礙和雙相障礙 742
1 5 . 3 破壞性、衝動控制及品行障礙 746
1 5 . 3 . 1 對立違抗障礙 747
1 5 . 3 . 2 品行障礙 747
1 5 . 3 . 3 對立違抗障礙與品行障礙的成因 749
1 5 . 3 . 4 治療和結果 750
1 5 . 4 排泄障礙 752
1 5 . 4 . 1 遺尿症 752
1 5 . 4 . 2 遺糞症 753
1 5 . 5 神經發育障礙 753
1 5 . 5 . 1 注意缺陷/ 多動障礙 754
1 5 . 5 . 2 孤獨症(自閉症)譜系障礙 759
1 5 . 5 . 3 抽動障礙 764
1 5 . 6 特定學習障礙 767
1 5 . 6 . 1 學習障礙的成因 768
1 5 . 6 . 2 治療和結果 769
1 5 . 7 智力障礙 769
1 5 . 7 . 1 智力障礙程度 771
1 5 . 7 . 2 智力障礙的成因 772
1 5 . 7 . 3 器質性智力障礙綜合徵 773
1 5 . 7 . 4 治療結果和預防 776
1 5 . 8 對兒童和青少年治療的特殊考量 777
1 5 . 8 . 1 與兒童和青少年治療有關的特殊因素 778
1 5 . 8 . 2 兒童權益倡導項目 781
第16 章 心理治療
1 6 . 1 治療概述 788
1 6 . 1 . 1 為什麼人們尋求治療 789
1 6 . 1 . 2 誰提供心理治療服務? 790
1 6 . 1 . 3 咨訪關係 791
1 6 . 2 評估心理治療的成果 792
1 6 . 2 . 1 客觀化和量化的改變 792
1 6 . 2 . 2 一定會發生改變嗎? 794
1 6 . 2 . 3 治療會帶來有害的影響嗎? 795
1 6 . 3 應該使用什麼治療方法? 797
1 6 . 3 . 1 基於實證研究的療法 797
1 6 . 3 . 2 藥物治療還是心理治療? 798
1 6 . 3 . 3 聯合治療 798
1 6 . 4 心理社會療法 799
1 6 . 4 . 1 行為療法 799
1 6 . 4 . 2 認知療法與認知行為療法 803
1 6 . 4 . 3 人本主義經驗療法 807
1 6 . 4 . 4 心理動力學療法 810
1 6 . 4 . 5 婚姻及家庭治療 815
1 6 . 4 . 6 折中與整合 816
1 6 . 4 . 7 心理治療的新發展 817
1 6 . 5 社會文化視角 818
1 6 . 5 . 1 社會價值觀與心理治療 818
1 6 . 5 . 2 心理治療與文化多樣性 819
1 6 . 6 生物治療方法 820
1 6 . 6 . 1 抗精神病藥物 820
1 6 . 6 . 2 抗抑鬱藥物 822
1 6 . 6 . 3 抗焦慮藥物 827
1 6 . 6 . 4 鋰鹽和其他心境穩定劑 828
1 6 . 6 . 5 非藥物的生物學治療 831
第17 章變態心理學中的社會和法律問題
1 7 . 1 針對預防的觀點 843
1 7 . 1 . 1 普遍的干預措施 844
1 7 . 1 . 2 選擇性干預 846
1 7 . 1 . 3 指示性干預措施 847
1 7 . 2 住院患者精神衛生治療 848
1 7 . 2 . 1 作為治療社區的精神病院 848
1 7 . 2 . 2 出院後護理項目 849
1 7 . 3 非自願住院 850
1 7 . 3 . 1 民事關禁 850
1 7 . 3 . 2 對“危險性”的評估 851
1 7 . 4 治療師和警告的責任 852
1 7 . 5 患者的權利 854
1 7 . 6 精神錯亂辯護 855
1 7 . 6 . 1 著名的NGRI 案例 856
1 7 . 6 . 2 精神錯亂到底是什麼意思? 858
1 7 . 6 . 3 受審能力 860
1 7 . 6 . 4 精神衛生問題和再犯 861
1 7 . 7 有組織的精神衛生工作 861
1 7 . 7 . 1 聯邦政府和精神衛生 862
1 7 . 7 . 2 專業組織與精神衛生 862
1 7 . 7 . 3 志願組織和機構的作用 862
1 7 . 7 . 4 私營企業的精神衛生資源 863
1 7 . 8 未來的挑戰 865
1 7 . 8 . 1 必要的規劃 866
1 7 . 8 . 2 個人的貢獻 866
術語表 871
作者簡介
【美】吉爾·胡利(Jill M. Hooley)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哈佛大學實驗精神病理學和臨床心理學項目負責人。胡利教授通過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在抑鬱症患者和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情緒調節以及非自殺性自傷行為等方向上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並於2000年獲得“亞倫·T.貝克精神病理學研究傑出獎”,於2015年獲得美國精神病理學研究協會頒發的“約瑟夫·祖賓精神病理學研究終身成就獎”。
胡利博士曾任美國精神病理學研究協會主席,並著有多部學術著作。此外,她還曾擔任《臨床心理科學》雜誌副主編、《套用和預防心理學》副主編及《諮詢和臨床心理學雜誌》《家庭心理學》《人格障礙》等期刊的編委。
【美】詹姆斯·布徹(James N. Butcher)
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系名譽教授,曾任該校臨床心理學項目主任和副主任19年之久,並已在變態心理學、跨文化心理學、人格評估等心理學領域出版著作60餘部,發表論文250餘篇。
【美】馬修·諾克(Matthew K. Nock)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2011年,他因在自殺和自我傷害行為方面的研究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