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是指變態反應所致的炎症性皮膚病,又稱過敏性皮膚病,是較常見的一類皮膚病,其共同特點是均與過敏反應有關、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抗過敏藥物治療有效、去除致敏因素方可治癒,常見的疾病有變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蕁麻疹、藥疹。
基本介紹
- 別稱:過敏性皮膚病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常見病因:變態反應引起
- 常見症狀:丘疹、濕疹、蕁麻疹等引起的皮膚症狀
- 傳染性:無
病因
臨床表現
起病較急,多數在接觸部位發生境界清楚的紅斑、丘疹、丘皰疹,皮疹形態較單一,重者可發生水皰、大皰、糜爛,甚至壞死等。
2.濕疹
(1)急性濕疹:皮損分布有對稱性,皮疹形態多形性,滲出性,自覺症狀瘙癢,多見於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
(2)亞急性濕疹:急性濕疹滲出減輕後,進入亞急性期,或有少量滲出、糜爛、結痂及鱗屑,可伴輕度浸潤肥厚,瘙癢明顯。
(3)慢性濕疹:皮損有紅斑、丘疹、抓痕及鱗屑,局部皮膚肥厚、表面粗糙,呈苔蘚樣變,有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瘙癢明顯,病情時輕時重,延續數月或更長。
3.蕁麻疹
(1)急性蕁麻疹:起病較急,突發皮膚瘙癢,很快出現大小不等的風團,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鮮紅、淡紅或蒼白色。可局限,也可泛發全身,數分鐘或數小時後消退,不留痕跡。
(2)慢性蕁麻疹:全身症狀較輕,風團時多時少、時輕時重,反覆發生,風團每周至少發作兩次,病程超過6周以上。慢性蕁麻疹很少由變應原介導。
4.藥疹
藥疹的表現多種多樣,一般特徵是發病急,潛伏期為數分鐘至數日,皮疹呈多樣化,常有灼熱、瘙癢,停用致敏的藥物後,輕型藥疹可自行消退,重症藥疹需積極治療,個別類型病死率較高。
檢查
(1)血常規: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可升高。
(2)血生化:肝腎功能、尿常規檢查等,了解有無肝腎功能損害。
2.斑貼試驗
用於變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的診斷,幫助尋找致敏原。
3.皮膚劃痕試驗
用指甲或鈍器輕劃皮膚後出現風團性水腫樣劃痕為陽性,用於誘導性蕁麻疹中皮膚劃痕症(又名人工蕁麻疹)的診斷。
4.皮內試驗
用於速發性變態反應的檢查,對於急性蕁麻疹尋找致敏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診斷
併發症
治療
1.一般治療
首先應去除發病因素,儘可能避免各種刺激因素,如搔抓、熱水洗燙及使用不適當的外用藥,避免精神緊張,勿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可選用局部冷濕敷緩解症狀。
2.藥物治療
可口服抗組胺藥物減輕過敏反應,口服或外用糖皮質激素抗過敏、抗炎,並發感染時可加用抗生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