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是幫助讀者了解文獻知識、圖書館館藏和服務內容,掌握文獻檢索和利用方法,增強情報意識,善於表達文獻情報需求,並能藉助各種檢索工具和通過各種渠道獲取文獻與信息。讀者教育是一項普及性、實用性的綜合能力教育,是圖書館開發利用文獻資源和實現其教育職能而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讀者教育
- 目的:幫助讀者了解文獻知識
- 特點:普及性、實用性
- 方式:學校開設課程,舉辦培訓班
內容簡介
圖書館和其他文獻情治單位開展的培養讀者 (包括潛在讀者)利用文獻情報的能力的教育,也稱情報用戶教育。共目的是幫助讀者了解文獻知識、圖書館館藏和服務內容,掌握文獻檢索和利用方法,增強情報意識,善於表達文獻情報需求,並能藉助各種檢索工具和通過各種渠道獲取文獻與信息。讀者教育是一項普及性、實用性的綜合能力教育,是圖書館開發利用文獻資源和實現其教育職能而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讀者教育是現代社會文獻激增和文獻情報需求日益增強且呈多樣化趨勢的產物。圖書館開展較早的參考諮詢、閱讀輔導等活動中已包含了一部分有關讀者教育內容。20世紀60年代以後,一些國家開展了大規模有組織的讀者教育活動,如在有關法令中作出規定,建立專門機構進行規劃、組織與協調等,有的國家不僅為大學生、研究生開設課程,還在中、國小校開展教育,以從小培養情報意識和利用文獻情報的能力,一些已開發國家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普及讀者教育。在中國,30年代已有個別高等學校開設參考工具書和專業文獻利用課程。50年代,有一些圖書館參照蘇聯的經驗開展圖書館學、目錄學知識的宣傳,少數高校開設了某些專業文獻的講座或課程。70年代有更多的圖書館和情治單位舉辦文獻檢索培訓班,文獻檢索和利用方面的課程在更多的高校,特別是在設有圖書館學系或專業的院校開設出來。1984年教育部、1985年國家教委先後發出兩個檔案,規定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要為本校學生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公共課或選修課)。全國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在這項讀者教育計畫的組織籌劃、師資培訓、教材編寫 、經驗交流和學術研究等 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到1990年 6月,約有70%的高校開設了“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或講座,編纂出版的教材超過100種,約130萬大學生接受了這項教育。與此同時,一些成人高校、中等專業學校、中學也開設了課程或舉辦了講座;許多公共圖書館、科研、廠礦、企事業單位的圖書情報部門也通過舉辦培訓班、講座等方式進行讀者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讀者教育可採用多種方式,如在學校開設課程,舉辦培訓班、講座,自修,個別輔導,參觀,展覽,提供宣傳品或指南,討論會,知識競賽等。教學內容主要是文獻學基礎知識,文獻類型,文獻情報檢索語言、檢索工具、檢索方法,各類型工具書的使用法,專業文獻檢索與利用,計算機情報檢索及資料庫利用,圖書館使用法,文獻的鑑別、選擇、整理,情報分析與研究及其他圖書館學、目錄學、情報學知識等,其中實習(實踐)活動應占一定的時間比例,圖書館一般要提供教學和實習所需的文獻資料和設備設施,有條件的還專門配備實習室。讀者教育一般需針對不同讀者的特點、需求和接受能力,分階段、分層次、多途徑地進行。讀者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而應是隨著讀者知識水平、情報意識、情報需求的提高而進行連續性的、階段性的傳授或輔導。讀者教育工作者多是文獻情治單位中有經驗的圖書館員或其他文獻情報工作者,在高等學校,也可由所在院校的圖書館學情報學系(專業)的教師擔任。圖書館可以採用調查法、測驗法、諮詢法等評價各階段的教育效果,著重衡量受教育者所獲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