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詩選自《樂府詩集》《讀曲歌》第十三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讀曲歌·上樹摘桐花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 作者:佚名
作品全文,注釋,作品賞析,
作品全文
上樹摘桐花,何悟枝枯燥。
迢迢空中落,遂為梧子道。
注釋
桐花:梧桐花。喻春天。
何悟:如何悟得。
枯燥:乾枯,乾燥。喻秋時。原註:“若待秋,子成而落,莖既堅硬,葉又枯燥也。”
迢迢:高貌。深遠貌。道路遙遠貌。
遂為:遂即成為。
梧子:梧桐子。<</FONT>雙關>吾子。我的君子。
道:道路。道義。
作品賞析
“梧子”本指梧桐樹所結的果實,這裡諧音讀為“吾子”,即女子所愛的男子。在民歌中,每以“花”比女方,唯獨“桐花”卻多用以比喻男子。蓋“桐”與“童”諧音,《詩經》中即即呼青年男子為“狡童”。此詩僅有四句,中多省略,不及《讀曲歌》說得清楚。後者是說自己上樹摘桐花,從半空落下,“梧子”落了一地,於是這條道路上布滿了梧子,成了“梧子道”,其隱喻之意,則為情郎的必經之路。
詩的前二句,但語氣中有可望而不可即之意。不過“梧子”是要落下來的,等它墜地,自己就可以得到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