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品悟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勵志書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讀書經驗

讀品悟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勵志書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讀書經驗

《讀品悟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勵志書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讀書經驗》內容豐富,既有如何讀書的心得,也有如何選書來讀的經驗;有讀書的樂趣,也有關於書的記憶和讀書的往事,打開此書,在名人的啟迪陪伴下,相信我們定能發現書的妙處,培養起讀書的興趣,開啟充滿書香的人生旅程。

基本介紹

  • 書名:讀品悟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勵志書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讀書經驗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頁數:207頁
  • 開本:16
  • 作者:侯德雲 湯吉夫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29.8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讀品悟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勵志書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讀書經驗》精選了中外各界名人關於讀書的76篇精彩文章,這些有關讀書的經驗都是歷經時間洗禮,千錘百鍊後積澱下來的生命養料,是大浪淘沙後遴選出來的閃光的金子。

圖書目錄

第1輯 把閱讀當做人生大事
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把閱讀當做人生大事
讀書改變命運
讀書給我
我存在 我讀書
書是我最可靠的階梯
談讀書
黃金屋
成功,就是多讀一本書
第2輯 我的精神家園
我的精神家園
執著閱讀
憶讀書
童年讀書
姐弟讀書樂
童年讀書
漫話讀書
書的蠱惑
書與你
借書舊憶
大寫的“人”字
雨夜的中的一本書
第3輯 有書趕快讀
春天不是讀書天
閱讀經典
經典是什麼
讀書苦樂
讀書=幸福
有書趕快讀
話說書緣
開卷有益樂無窮
讀雜書
讀書
讀書聞篇
為有源頭活水來
第4輯 讀書在修養
讀書使人優美
讀書意在修養
閒話讀書(節選)
讀書的藝術
論讀書
兩種讀書人
讀書的意義
與書為友
書的長旅
論書籍
第5輯 讀書的方法
錢鐘書是怎樣做讀書筆記的
五類作品的讀法
一個總統的閱讀心得(節選)
讀書的方法(節選)
這輩子哪本書是屬於自己的
開卷未必有益
我的讀書經驗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讀書”(節選)
讀書與讀自然書
第6輯 還是好讀書著好
還是好讀書著好
讀書的癖好
書呆子
情痴不關風與月
我之於書
書蟲
書痴
如廁閱讀
有一個愛書的人
書渴
我有個偏愛
買書
買書之趣
第7輯 閒坐小窗讀萬卷
書趣
借書滿架
三間書房
一大樂事在書室
書房
我的“南書房”
我的書房
我的書和書房
日坐書城
閒坐小窗讀萬卷
書牆·書架·書櫥

文摘

著作權頁:



讀書改變命運
成長在“毒草”中
我看書比較早,八九歲就開始看比較大的書而不是小人書。我小時候也比較怪,一方面非常饑渴,特想看書;另一方面,當時的政治環境特影響你,一看就是“毒草”,看了覺得受不了。我記得看了《鐵流》以後就感到特別納悶,蘇俄紅軍怎么是這樣的,跟叫花子似的?跟我想像中的紅軍相差太遠了,覺得不可思議,而且這書是魯迅推薦的,就“啪”一下把書合上了。但還是想看,再翻過來,一個晚上就把它看完了。
在當時的情況下,搞到一本好書很不容易,所以都是如饑似渴地看,我看了很多世界名著。在小朋友中間,看書分幾個檔次:大多數人既然課不上了,什麼都不看;還有一些人就是看《林海雪原》、《烈火金剛》、《平原槍聲》等。這些書我也看,但很快就感覺不過癮了。
我所在的黑龍江農場的中層幹部大都是發配來的知識分子。他們都是讀書人,家裡有一定的藏書,我父母也是這個層次的人,家裡也有點書,記得好像主要是蘇聯小說。有的家裡被抄查之後,書還放在那兒,因為是邊疆,政治運動沒有搞得那么嚴酷。我們這些愛看書的小孩就把家裡的書拿出來換著看,記得有個小孩的父親原來是造反派頭子,專抄人家,書都拿到他家去了。後來他也被抓走,我們就拿一點吃的東西,跟他家小孩換書看,因為他家書特別多。但是,當時我們看的書大多都沒有皮兒,也不知道書名和作者。到後來改革開放以後,才發現《安娜·卡列尼娜》、《獵人筆記》,什麼《紅與黑》,我都看過了。到現在我還養成一個毛病,就是不大關心書名是什麼,作者是誰。四大名著中,除了《紅樓夢》是“文革”後期上中學看的之外,其餘的三部都是“文革”正熱鬧的期間看的。可以說,看世界名著為我打下了基本的文學底子。
沉醉在亂讀書中
大了一點之後,有幾部書對我影響特別大。一個是林漢達的《東周列國故事新編》。作者也寫過《中華兩千年》。他是寫通俗史的,但是很真實,文筆也很好。那時我十三四歲,在一個山溝里的中學讀書,半天勞動,半天上課。那時的課也上得稀里糊塗,課本薄得可憐,也沒有考試。我們老師大部分是知青,他們從北京和上海搞了很多舊書,其中就有這個。《東周列國故事新編》在我那裡放了很長時間,我讀得很仔細。所以後來看《左傳》很輕鬆,因為大部分故事在《東周列國故事新編》裡面都提過了,很多典故和成語都是從那裡來的。接著又讀了《楚辭》、《漢賦》等古典文學著作。這些書老師都不大會看。

序言

吃飯與讀書
人活著都是要吃飯的,不吃飯沒法活,這是硬道理,傻子都懂的硬道理。但是,人活著,跟豬狗雞鴨畢竟不同,光有飯吃還不行。這個世界幾十億人,大概沒有多少光餵飯就能滿足的,餓的時候都說,給口吃的就行,一旦吃上了這口,別的需求也就來了。要戀愛、結婚,跟人交往、溝通,要交朋友、掙錢、唱歌,一句話:要學習,得有精神生活。即便理想不高,就當箇舊時代的農夫,也得有人教你怎樣種地,如何餵牛套車,稍微有點精氣神,就會想到出門趕集看戲,有的人還自己學著唱上兩口。
精神生活,離不開書。
我們這個國家多災多難,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老百姓每天除了吃,不想別的,因為多數時候,吃不飽。那年月,孩子進學校讀書,除了課本,家長沒錢,也不認為有需要給孩子買點課外的書,甚至孩子看課外書,還會遭到責罵。在家長看來,那些東西沒用,上個學,識幾個字,會算個賬也就行了。在那個時代,眾多平民百姓養孩子,跟養豬餵雞沒有多少區別。
後來的中國人,開始有點閒錢了,一對夫妻一個孩兒,寶貝多了,除了把孩子餵得營養過剩之外,也操心孩子的教育。即便如此,過去的思想境界依然左右著他們,家長們寧肯花大價錢,逼著孩子滿世界進補習班,學鋼琴,學奧數,學英語,學畫畫,學書法,學圍棋,學一切聽說可以提高素質的玩意兒,但就是沒時間讓孩子老老實實坐下來看本書。跟過去一樣,眾多的家長認為,課外書沒用,耽誤孩子學習。
就這樣,在課本強化和補習班也強化的雙重壓力下長起來的一代又一代獨生子女,有一半還沒進大學,先折了,什麼也考不上,除了打遊戲,什麼興趣都沒有;另一半考上的,進了大學不少人也開始放羊,加上大學這些年質量也在下降,因此,即便太太平平畢了業,進入社會,感覺身無長技、無所適從者至少要占一半以上。
這是一個沒有人看書的時代。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們國家每年的出版物,教材要占到60%以上,剩下不足40%的出版物。還要扣除10%左右的教輔讀物,也就是說,中國的書,絕大多數都是強迫閱讀的,真正屬於讀者出於自己需求而主動閱讀的書,不到整個出版量的20%,跟已開發國家相比,正好倒過來。
現在國人最喜歡說的一個詞,就是“素質”,但恰恰國人的素質,不敢恭維,一代代越來越不喜歡讀書的後輩,素質更是每況愈下。
課本,給不了人素質,課外補習,也給不了人素質,素質的養成,要靠書,課外書。人生在世,不是活在真空里,什麼事兒都可能碰上,要學會跟人打交道,更要學會跟自己打交道。如何待人處事,如何交友待客,如何跟人溝通、開展討論,如何說服別人;進而如何開闊心胸、拓展視野、修煉心性、磨鍊意志、增強自信,尤其是如何面對挫折和困境,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態:再進一步,如何看待友誼,看待背叛,如何面對戀情,如何面對失敗,如何面對財富,以及失去的財富,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學,但是課本教不了你。課本里,有知識,有技能,但唯獨難以陶冶你的性情,鍛造你的心性。素質是一種軟實力,一種可以憑藉知識和技能無限放大的能量;如果一個人只有專業知識和技能,而缺乏相應的軟實力,就像一台電腦,儘管性能良好,但缺乏必要的軟體,也一樣等於廢物。
本人從教30多年,教過的學生不計其數,但從來沒有見過哪怕一個不愛讀書的學生日後有出息的。人的所有,差不多都是學來的,家庭可以教你,社會也可以教你,但一個有出息的人從中獲益最多的,還是書本。從這個意義上說,學會了讀書,就有了一切。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能為了吃飯。一個人想要活得好,活得有滋有味,那么,就得把書當糧食來看。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說,書就是韶樂,只有肉,沒有書,肉也不香。不能說這樣的人都有出息,但至少,這樣的人才可能有點出息。
現在,許多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貴族。當然,我想這些家長們,不是想讓自己的孩子住進歐洲的城堡,天天穿著燕尾服,只是希望孩子能有貴族的氣質和教養。歐洲太遠了,中國自宋代以後就沒了貴族,但自古就有書香門第。一個家族,只要幾代都有讀書人,家藏有幾柜子的書,就是讀書人家,縉紳人家,這樣的人家,教養、品位、知書達禮,所有的一切,不是血統的遺傳,而是從世代的書香里來的。
讀書要讀好書,讀能跟那些絕代的成功者、大師們對話的書。世界上存在過那么多傑出人士,他們的成功為世人仰慕,各有各的理由,箇中道理,在他們的文章中有,但要靠仔細讀了之後自己悟。沒有機會追隨大師的左右,經大師親授,但只要讀他們的文字,也可以升堂入室。眾多的成功者、大師匯聚起來,變成一本不厚的書,擺在我們的眼前,《“讀·品·悟”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勵志書系》就是這樣的一套好書。古人云:開卷有益。
張 鳴
2008年6月6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