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品悟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勵志書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處世學問

讀品悟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勵志書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處世學問

《讀品悟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勵志書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處世學問》匯聚了中外名人暢談處世的82篇佳作,既有南懷瑾、季羨林、傅佩榮、余秋雨、劉心武、王蒙、畢淑敏、史鐵生、曹文軒等當代名家的處世感悟;又有白岩松、李詠、安妮寶貝等各界名人的處世心得;也有比爾·蓋茨、松下幸之助、李嘉誠、王永慶、李開復等商界奇才的處世經驗;更有莎士比亞、海明威、華盛頓、愛因斯坦、拿破崙·希爾、奧里森·馬登、梁啓超、傅雷等歷代大家的處世哲學。細心體會此書中的妙文智語,將名人們的處世學問融進我們的一言一行,助我們走向成功。

基本介紹

  • 書名:讀品悟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勵志書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處世學問
  • 出版社:九洲出版社
  • 頁數:210頁
  • 開本:16
  • 作者:凌鼎年 湯吉夫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29.8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讀品悟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勵志書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處世學問》指出為人處世是一種學問,擁有這種學問的人,懂得如何待人接物,更容易在社會上立足,不僅能夠贏得人心,收穫友誼,取得成功,還可以獲得內心的安寧與淡定,成為生活的智者和強者。真正的處世,既能順應外界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姿態,以適應社會,更能堅持自己的原則,保持內心的真實與高貴。學會處世,我們能像一條鯨魚,在社會這片海洋里暢遊無阻。

作者簡介

凌鼎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秘書長、太倉市作家協會主席,美國紐約商務出版社特聘副總編、香港《華人》月刊特聘副總編、《澳門文藝》特聘副總編、新加坡《環球華人作家》(數字版)主編、美國“汪曾祺世界華文小小說獎”終評審、香港“世界中學生華文微型小說大賽”總顧問、終審評審、蒲松齡文學獎(微型小說)評審會副主任、全國高校文學作品徵文小說終評審,全國12+3微型小說大獎賽終評審,美國“國際《金瓶梅》研究會”副會長。在《人民文學》《北京文學》《香港文學》《新華文學》等海內外報刊發表過約3000多篇作品,700多萬字。出版過中篇小說集、短篇小說集、微型小說集、散文集、隨筆集、文史集等24本。作品譯成英、法、日、德、韓、泰、荷蘭、土耳其、維吾爾文等9種文字,有500多篇作品發表在世界25個國家與地區的報刊。《茶垢》《讓兒子獨立一回》等16篇收入日、韓、美、加拿大、土耳其、新加坡、香港的大學教材、中學教材和當地國漢語培訓教材,還被國內多家大專院校選為教材與高中語文教材及教輔教材,並收入《全球100位名人與中學生談名利》《全球100位名人與中學生談誠信》《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獲獎作品集》《微型小說鑑賞辭典》《新文學大系·微型小說卷》《中國當代小小說大系》《21世紀微型小說排行榜》等海內外200多種集子。作品曾獲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賽最高獎、冰心兒童圖書獎、金麻獎等大小200多個獎。主編、出版過《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精選》《世界華文微型小說100強》《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奧運全集》等100多本集子。是中國大陸唯一應邀參加過在新、泰、馬、菲、印尼、汶萊、香港召開的1至8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的作家,還應美國伯克萊加州大學邀請赴美國參加過“世界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應邀去維也納參加過歐洲華文作家協會的年會、應大洋洲華文作家協會邀請去紐西蘭奧克蘭參加文學研討會,應邀去澳洲參加“墨爾本華人作家節”,與“中澳作家悉尼文學研討會”,還應邀訪問過台灣,並應邀去香港、澳門、新疆、內蒙古、貴州、四川、湖北、浙江、江蘇等各地講課。

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央電台、上海電視台、上海東方衛視、江蘇電視台、江蘇電台,香港鳳凰衛視、台灣東森電視台,以及美國藍海電視台、澳洲sbs國家電台、澳亞民族電視台等多家海外媒體採訪報導過。

圖書目錄

第1輯君子坦蕩蕩
[英]塞繆爾·斯邁爾斯→真正的優雅
史鐵生→和中學生交心
[美]喬治·沃克·布希→自己的責任
白岩松→人格是最高的學位
李詠→請你堅持自己的個性
(台灣)羅蘭→愛你自己的個性
[日]松下幸之助→盡忠職守便有成就
梁曉聲→談做人
[英]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微塵與棟樑
粱啟超→轉變自己的環境,發掘自己的性靈
[美]福克納→魯莽與恐懼
(台灣)傅佩榮→君子坦蕩蕩
(台灣)余光中→幽默
劉心武→跟陌生人說話
王蒙→通達為人,榮辱不驚
[西班牙]巴爾塔沙·葛拉西安→中庸之道
第2輯寬容是一種愛
[美]喬治·洛里默→學會與人相處
(台灣)李開復→涵養:有容德乃大,無求品自高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龍→寬容
孫犁→談諒
肖復興→寬容是一種愛
[英]詹姆斯·弗雷澤→寬容是人生的美德,處世需要大度
周國平→處世
[英]羅伯特·林德→論招人厭煩的人
第3輯真實的高貴
[英]莎士比亞→論處世
王力→應付環境和改變自己
[美]海明威→真實的高貴
[英]威廉·哈茲里特→應對社會之道
[英]查斯特菲爾德→與何種人交往可幫助自己成長
廬隱→吹牛的妙用
[日]黑澤明→以德立身是走向成功的根本
第4輯人間隨處有乘除
豐子愷→暫時脫離塵世
[英]阿瑟·戈森→做一個正直的人
(台灣)南懷瑾→人間隨處有乘除
[英]羅素→寧靜
[美]約叔亞·羅斯·李普曼→論寧靜的心境
余秋雨→今天的嫉妒
周作人→沉默
[美]亨利·大衛·梭羅→孤獨是一種美
曹文軒→論孤獨
第5輯將禮貌隨身攜帶
季羨林→談禮貌
粱實秋→謙讓
[英]弗蘭西斯·培根→論禮貌
[美]喬治·華盛頓→謙恭處世
賈平凹→說奉承
傅雷→有教養人的禮節
粱漱溟→道德為人生藝術
[美]奧里森·馬登→將禮貌隨身攜帶
[美]愛默生→禮貌
第6輯通向友人之路
[新加坡]尤今→水乳不必交融
[英]大衛·休謨→令人得益的社交
[法]伏爾泰→友誼
[蘇聯]米·普里什文→通向友人之路
畢淑敏→友情
胡適→獨立、合群與用功
[美]赫伯特·H.萊曼→交友的唯一方式
[英]約翰·亨利·紐曼→君子
[美]奧里森·馬登→處世的藝術
第7輯不做違背心靈的事
于丹→老子智慧與交往的心靈淳樸(節選)
[台灣]傅佩榮→處世的原則
朱自清→正義
[香港]梁燕城→堅持不好詐
[美]奧里森·馬登→優質品質的吸引力
[英]弗蘭西斯·培根→論猜疑
[英]柯勒律治→不做違背心靈的事
[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
黃乾→皮棉帽引發的聲譽危機
崔永元→三次撒謊
第8輯生活原來可以這樣過
[香港]李嘉誠→做人3Q
張愛玲→非走不可的彎路
[美]比爾·蓋茨→11條人生忠告
[台灣]王永慶→吃必要的苦
[美]拿破崙·希爾→多付出一點點
[法]讓·雅克·盧梭→如果我是富豪
[美]艾利克·弗洛姆→給予的富有
[法]阿爾貝特·史懷澤→感恩與善待
[古希臘]德謨克里特→怎樣活著
[俄]契訶夫→生活是美好的
安妮寶貝→生活原來可以這樣過
[蘇聯]高爾基→該如何生活
[美]西奧多·羅斯福→勤奮生活論
[古羅馬]西塞羅→論仗義疏財的善行

文摘

著作權頁:



高一(3)班全體同學:
各位好!
謝謝來信。46封一一讀過,無不讓我感動;尤其是封封有感而發,絕少套話。這要歸功於程老師的教學思想,當然也與各位高材生的勤學分不開——北大附中嘛,名不虛傳。
我只上到國中二年級,“文革”一來即告失學,故一直對“高中”二字心存仰慕(更別說大學了)。今得各位誇獎,心中不免沾沾。人都是愛聽好話的,雖非罪過,但的確是人性之一大弊端,所幸私下常存警惕。互相稱讚的話還是少說,雖然都是真心。說點兒別的。
我有個小外甥,也上高一,我送給他4個字:誠實,善思——依我的經驗,無論古今、未來,也無論做什麼工作,這都是最要緊的品質。學歷高低,智商優劣。未必是最重要的。我一向以為對情商的培養才是教育的根本。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彼”多屬智商,比如分析力、想像力、記憶力以及審時度勢的能力:“知己”則指情商,是說要有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情智兼優自然最好,卻偏偏智商一項由不得人,那就在情商上多下工夫吧。
一個人如何才能有所成就呢?依我看,一要知道自己想幹嗎,二要知道自己能幹嗎,三還要知道自己必須得幹嗎。
聽說某些人考大學,一味投奔那些高分錄取的專業,生怕糟蹋了分,結果倒忘了自己喜歡什麼和自己的才能在哪兒。如此盲從,我擔心他一輩子都是人云亦云,即便虛名屢屢,也難真有作為。
什麼是“必須得乾”的事呢?比如說你得吃飯吧?得活命吧?憑什麼你總能幹著自己喜歡的事。卻讓別人管你的飯?換句話說:憑什麼他人俗俗,你獨雅雅?幸好,二十幾歲時我明白了這個理兒,就到街道工廠去幹活了,先謀一碗飯吧,把自己從負數撈回到零,然後再看看能否進步。炸醬麵有了,再幹嗎呢?我想起上學時作文一向還好,兼有坎坎坷坷的二十幾年給我的感受,便走上了寫作這條路。幸好是走下來了,其實走不下來也是很有可能的。不過我想,只要能夠誠實地審視自己(知己),冷靜地分析客觀(知彼),誰都會有一條恰當的路走。
說說文學。誰都會說“文學”,但未必說的是一碼事;“文學”二字,乃天底下含義最為混淆的辭彙之一。
常有人問我:“您寫啥呢?”我說小說。“什麼題材呀?”我卻回答不出。一般這樣提問的人,心中預期的回答大概是“工業題材”、“農業題材”、“軍事題材”等等——真不知這話是誰發明的。根本就不像話!你要說“工人題材”、“農民題材”倒還靠譜兒,“文學即人學”嘛。這類不像話的話,我猜是,由一度被奉為金科玉律的寫作理論——“深入生活”——引出來的。所謂“深入生活”,大概的意思是:你要寫作嗎?那你就得到農村去待一陣子,到工廠去待一陣子,或者到軍營、醫院乃至監獄去待一陣子,體驗體驗那兒的生活。我就想了,以我的身體條件是斷不能實踐這套理論的,那么是不是說,一個大半時間坐著、少半時間躺著的人就不配寫作了?我挺不服氣,心想憑什麼你們的一輩子是“深入”,我的一輩子倒是“淺入”?於是不管那套,既然有想法,我就寫吧。

序言

人活著都是要吃飯的。不吃飯沒法活,這是硬道理,傻子都懂的硬道理。但是,人活著,跟豬狗雞鴨畢竟不同,光有飯吃還不行。這個世界幾十億人,大概沒有多少光餵飯就能滿足的,餓的時候都說,給口吃的就行,一旦吃上了這口,別的需求也就來了。要戀愛、結婚,跟人交往、溝通,要交朋友、掙錢、唱歌,一句話:要學習,得有精神生活。即便理想不高,就當箇舊時代的農夫,也得有人教你怎樣種地,如何餵牛套車,稍微有點精氣神,就會想到出門趕集看戲,有的人還自己學著唱上兩口。
精神生活,離不開書。
我們這個國家多災多難,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老百姓每天除了吃,不想別的,因為多數時候,吃不飽。那年月,孩子進學校讀書,除了課本,家長沒錢,也不認為有需要給孩子買點課外的書,甚至孩子看課外書,還會遭到責罵。在家長看來,那些東西沒用,上個學,識幾個字,會算個賬也就行了。在那個時代,眾多平民百姓養孩子,跟養豬餵雞沒有多少區別。
後來的中國人,開始有點閒錢了,一對夫妻一個孩兒,寶貝多了,除了把孩子餵得營養過剩之外,也操心孩子的教育。即便如此,過去的思想境界依然左右著他們,家長們寧肯花大價錢,逼著孩子滿世界進補習班,學鋼琴,學奧數,學英語,學畫畫,學書法,學圍棋,學一切聽說可以提高素質的玩意兒,但就是沒時間讓孩子老老實實坐下來看本書。跟過去一樣,眾多的家長認為,課外書沒用,耽誤孩子學習。
就這樣,在課本強化和補習班也強化的雙重壓力下長起來的一代又一代獨生子女,有一半還沒進大學,先折了,什麼也考不上,除了打遊戲,什麼興趣都沒有;另一半考上的,進了大學不少人也開始放羊,加上大學這些年質量也在下降,因此,即便太太平平畢了業,進入社會,感覺身無長技、無所適從者至少要占一半以上。
這是一個沒有人看書的時代。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們國家每年的出版物,教材要占到60%以上,剩下不足40%的出版物。還要扣除10%左右的教輔讀物,也就是說,中國的書,絕大多數都是強迫閱讀的,真正屬於讀者出於自己需求而主動閱讀的書,不到整個出版量的20%,跟已開發國家相比,正好倒過來。
現在國人最喜歡說的一個詞,就是“素質”,但恰恰國人的素質,不敢恭維,一代代越來越不喜歡讀書的後輩,素質更是每況愈下。
課本,給不了人素質,課外補習,也給不了人素質,素質的養成,要靠書,課外書。人生在世,不是活在真空里,什麼事兒都可能碰上,要學會跟人打交道,更要學會跟自己打交道。如何待人處事,如何交友待客,如何跟人溝通、開展討論,如何說服別人;進而如何開闊心胸、拓展視野、修煉心性、磨鍊意志、增強自信,尤其是如何面對挫折和困境,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態;再進一步,如何看待友誼,看待背叛,如何面對戀情,如何面對失敗,如何面對財富,以及失去的財富,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學,但是課本教不了你。課本里,有知識,有技能,但唯獨難以陶冶你的性情,鍛造你的心性。素質是一種軟實力,一種可以憑藉知識和技能無限放大的能量;如果一個人只有專業知識和技能,而缺乏相應的軟實力,就像一台電腦,儘管性能良好,但缺乏必要的軟體,也一樣等於廢物。
本人從教30多年,教過的學生不計其數,但從來沒有見過哪怕一個不愛讀書的學生日後有出息的。人的所有,差不多都是學來的,家庭可以教你,社會也可以教你,但一個有出息的人從中獲益最多的,還是書本。從這個意義上說,學會了讀書,就有了一切。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能為了吃飯。一個人想要活得好,活得有滋有味,那么,就得把書當糧食來看。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說,書就是韶樂,只有肉,沒有書,肉也不香。不能說這樣的人都有出息,但至少,這樣的人才可能有點出息。 現在,許多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貴族。當然,我想這些家長們,不是想讓自己的孩子住進歐洲的城堡,天天穿著燕尾服,只是希望孩子能有貴族的氣質和教養。歐洲太遠了,中國自宋代以後就沒了貴族,但自古就有書香門第。一個家族,只要幾代都有讀書人,家藏有幾柜子的書,就是讀書人家,縉紳人家,這樣的人家,教養、品位、知書達禮,所有的一切,不是血統的遺傳,而是從世代的書香里來的。
讀書要讀好書,讀能跟那些絕代的成功者、大師們對話的書。世界上存在過那么多傑出人士,他們的成功為世人仰慕,各有各的理由,箇中道理,在他們的文章中有,但要靠仔細讀了之後自己悟。沒有機會追隨大師的左右,經大師親授,但只要讀他們的文字,也可以升堂入室。眾多的成功者、大師匯聚起來,變成一本不厚的書,擺在我們的眼前,(“讀·品·悟”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勵志書系)就是這樣的一套好書。古人云:開卷有益。
張鳴
2008年6月6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