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館: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下的大裂變

《讀史館: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下的大裂變》是浙江文藝出版社“讀史館”叢書的一種,內容是春秋戰國這一段歷史。《讀史館: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下的大裂變》共選取了十四位人物,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爭霸風雲”,取代表性的列國之君;第二部分“濟濟多士”,則選取諸侯國六位著名的謀士;第三部分“百家爭鳴”,選取老子、孔子、孟子、韓非四人,略述其身世及學說。

基本介紹

  • 書名:讀史館: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下的大裂變
  •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 頁數:235頁
  • 開本:16
  • 定價:32.00
  • 作者:白效詠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3933326
  • 品牌:浙江文藝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讀史館: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下的大裂變》是浙江文藝出版社“讀史館”叢書的一種,內容是春秋戰國這一段歷史。
《讀史館: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下的大裂變》力圖滿足讀者“看熱鬧”和“明智”的兩種需求,同時,筆者還有一點存心,那就是汲取古人思想學說中的人性光輝,涵養我們的心靈。

媒體推薦

春秋戰國的特徵,可以借用狄更斯《雙城記》的開場白來概括:“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王綱陵替,動亂不已,豈非“最壞”!斯時也,“禮樂征伐白天子出”的秩序分崩離析,周室衰微,夷夏衝突,諸侯爭霸,大國兼併,世局之嬗變接踵而至;“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生靈之塗炭觸目驚心。然而,生機盎然,希望孕育,又豈非“最好”!這在經濟上,是農業進步,工商發達,城市繁榮;在政治上,是制度鼎革,人才輩出,管理創新;在文化上,是百家爭鳴,學術下移,思想解放。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春秋戰國的歷史,充滿著矛盾,洋溢著激情,流淌著痛楚,展示著願景。“亂”與“新”,如影隨形;“禍”與“福”,相反相成!
白效詠博士的這本《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下的大裂變》,從剖析人物入手,去解讀這個“變”而寓“序”、“亂”而趨“新”的時代,無疑是一種值得關注的新嘗試。該書分為三章:“爭霸風雲”收列國之君,“濟濟多士”收各國謀士,“百家爭鳴”收“道”“儒”“法”學派之代表者。不妨把這三類人物看作三條線索:從列國之君去窺探風雲激盪的國際關係,從謀士賢臣去感受各國在這大裂變時代的發憤圖強,從學者及其作品解讀這個時代哲人的思考,可收綱舉目張之效。作者亦莊亦諧的筆觸,帶給讀者的不僅是“讀史使人明智”,還有輕鬆和愉悅。
——黃朴民

圖書目錄

第一章:爭霸風雲
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霸主
一、齊桓公何以稱霸
二、尊王攘夷,會盟諸侯
宋襄公:禮樂文明的餘暉
一、宋國與“二代三恪”
二、宋襄公的霸主夢
三、規則與功利:千古憑誰定是非
晉文公: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趙武靈王:倒在溫柔鄉里的英雄
一、趙氏的興起
二、勵精圖治:趙武靈王早期的光輝歲月
三、昏招迭出:英雄難過美人關
第二章:濟濟多士
孫叔敖:千古循吏第一人
一、孫叔敖的身世
二、孫叔敖相楚
三、嚴格執法,不徇私情
四、體察民情,謀國以智
五、改革軍事,北霸中原
六、工於謀國,善於謀家
子產:古之遺愛
一、子產的身世及早期外交活動
二、子產相鄭及其政治經濟改革
三、子產的政治胸懷
晏子:鞠躬盡瘁的“裱糊匠”
一、“裱糊”的最高境界:一心以事三君
二、君臣相得四十年
伍子胥:只會做事、不會做人的悲劇英雄
一、悲劇的開始:覆巢之禍
二、復仇之旅
三、吳越爭霸
四、不識時務的亞父
范睢:恩怨情仇糾纏一生
一、范睢的身世
二、西入強秦,智說昭王
三、隱忍以待,巧除穰侯
四、面辱須賈,報怨魏國
五、妒賢忌能,害死白起
屈原:“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一、屈原的黃金年代:入議國事,出接賓客
二、忠而被謗,發憤作騷
三、遭讒被疏,張儀欺楚
四、懷恨被放,怒投汨羅
第三章:百家爭鳴
老子:寂寞的智者
一、老子其人
二、《老子》其書
孔子:高揚人性光輝的理想主義者
一、孔子的家世
二、野合——孔子誕生的傳說與真相
三、孔子生平
四、《論語》三昧:仁、禮、和
孟子:浩然正氣大丈夫
一、孟子的身世與學說
二、孟子的身後沉浮
韓非:心理陰暗的獨夫幫閒
一、韓非其人
二、以管窺天、以蠡測海:韓非的人性論及人際關係學
三、韓非學說透視:法家非法治,乃極端集權專制

序言

人們之所以看歷史書,我想,除了歷史專業的人之外,大概出於兩個原因:一部分人被歷史的故事情節所吸引,把歷史當小說看,所謂“看熱鬧”,純粹出於消遣。大部分人很可能是受了培根的影響——他在《論讀書》一文中說:“讀史使人明智。”——想從史書中學些奇計陰謀,以便在激烈的人生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誠然,歷史中充滿了波詭雲譎的政治鬥爭,也不乏各種場合的人生角力,勾心鬥角,拈酸吃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二十四史也是二十四部陰謀權詐史。所以要想從歷史中學到些權謀,那是相當容易滿足的。但我以為,讀史的真正收穫。並不在於學一些人生中常用的小聰明,培根先生之所謂“wise”者,在這裡也許當作“博學有見識”解。讀史書,歷觀朝代的興亡、人事的變遷、恩恩怨怨、是非成敗,見得多了,從中體悟出些道理來,提高自己對人生世事的洞察力和預見性,這才是上層境界。古人云,鑒往以知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這本小書,是浙江文藝出版社“讀史館”叢書的一種,內容是春秋戰國這一段歷史。春秋戰國是“禮崩樂壞”的時代,也是一個風雲激盪的時代,聖哲迭現,英雄輩出。那個時代,周王室的權威幾乎掃地以盡,難以維持“禮樂征伐白天子出”的統治秩序,只剩下“天下共主”的政治符號意義。秩序的崩潰,一方面意味著混亂、無序,大家渴望有英雄振臂一呼,來重新收拾局面,維繫安定的生活環境。這是霸主產生的社會政治基礎。一些胸懷遠略的大國之君,開始代天子征討,主持諸侯會盟,成為天下秩序的維護者,這就是所謂的“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在春秋二百四十多年的歷史上,先後出現了五個霸主,這就是所謂的“春秋五霸”。但“春秋五霸”具體指哪些人,歷史上卻有不同的說法。比較流行的兩種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或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兩種說法牽扯進來的共七位國君。其實,五霸的說法遠不止這兩種,牽扯進來的也遠超七人,這其實反映了當時參與爭霸的國君數量之多。我們熟知的齊桓公為五霸之首,但在他之前,其實已有鄭莊公、齊莊僖公等所謂的“小霸”,召開地方性的諸侯會盟,維護王室威信。從總體上講,春秋時期,雖然“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但春秋前期諸侯國之間進行的還是爭霸活動,並不以滅人之國為主要目的。至春秋後期以至戰國時期,形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不僅周天子連政治上“天下共主”的符號意義也所余不多,各諸侯國的公室也面臨著來自卿大夫的挑戰,甚至為卿大夫所取代,由“政在諸侯”演變為“政在家門”,甚至出現了“陪臣執國命”的局面。於是,晉一分為三,姜齊也被田齊所取代,季氏家臣陽虎也掌控了好長時間的魯國政權。諸侯國之間,也由原來的爭霸戰爭轉變為兼併戰爭。戰國中後期,演變成齊、楚、秦、燕、韓、趙、魏七國爭雄的局面。最終的結局,當然是奉行法家政治的虎狼之秦一統天下。這是政治演變的大概。
秩序的崩潰,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思想上、學術上的束縛解除,“學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由官府壟斷的禮樂也好文化典籍也好,開始流布到民間,一部分掌握文化的王官也淪落到民間,士的數量增多。自孔子始,開私家講學之風,更進一步促進了士階層的壯大。禮崩樂環帶來的新的社會問題引發了士的思考,他們從不同的側面為這個無序的社會開出藥方,因而形成不同的學術流派,主要的有儒、道、墨、法等家,還有拿不上檯面的縱橫家和成為絕學的名辯家,後世往往稱之日“百家爭鳴”。這一時期學術自由度和活躍度以及所取得的學術成就,在我國歷史上都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中國學術思想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
為了在爭霸戰爭或兼併戰爭中占有優勢,各國開始了招納賢才、發奮圖強的活動,也積極探索新的制度或施政措施,整個社會孕育著新的變裂。反映在政治上,即是各國的變法運動,變法成功者,往往率先崛起,齊桓公的煌煌霸業就是最好的例子。反映在思想學術上,即是百家爭鳴,湧現了一大批學術精品,如《老子》、《論語》、《孟子》、《莊子》等。
本書力圖滿足讀者“看熱鬧”和“明智”的兩種需求,同時,筆者還有一點存心,那就是汲取古人思想學說中的人性光輝,涵養我們的心靈。在風格上,儘量寫得輕鬆些。當然,限於筆者水平,這只是個美好的願景,到底如何,還需讀者評判。出於以上原因,選取哪個角度寫作,便成了首要問題。從制度入手,或許歷史演變的脈絡更清晰,但也存在著很大的困難:一來,很少有人願意去看枯燥的制度變革’;二來,禮樂文明的崩潰與制度創新是個緩慢的過程,很難有清晰的界限,更重要的’是,各國情況並不同步。思量再三,決定選取代表性的人物,從人物入手,也是出於兩點考慮:一來兼具故事性;二來一切歷史的演進,都由大人物推動,時代越往前,大人物在歷史進程中所占的地位越重,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儘管我們常說“歷史是由人民寫的”。
本書共選取了十四位人物,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爭霸風雲”,取代表性的列國之君。齊桓公是五霸之首,開“禮樂征伐自諸侯出”之局面,他的用人之道和把握戰略機遇的能力及戰略計畫的實施,無不說明他成就“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霸業洵非偶然。在宋襄公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禮樂文明的背影,他固守仁義,堅持按規則出牌,結果一敗塗地,送了老命。他的爭霸悲劇,也是規則敗給功利的悲劇,從深層次講,甚至是我們民族的悲劇!晉文公是晉國百年霸業的奠基者,儘管孔子批評他“譎而不正”,但他從流亡公子在短時期內一躍而成為號令天下的霸主,他的用人之道和治國方略,自有其可觀之處,更不要說他傳奇的經歷了。而從趙武靈王這位半拉子英雄身上,我們則可以看到戰國時期君主的縮影。在那個競爭更為激烈、時局更加激盪的時期,一著不慎,往往滿盤皆輸。在戰國,半拉子英雄絕不止趙武靈王一個,類似的還有齊閔王等。
第二部分“濟濟多士”,則選取諸侯國六位著名的謀士。由於選了齊桓公,所以不再選管仲,因為此二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樣的道理,選了孫叔敖就不再選楚莊王,儘管他的霸業毫不遜色於齊桓、晉文。孫叔敖作為千古循吏第一人,不僅治國有術,謀家有方,更令人欽佩的是他清正廉潔、執法嚴明、不阿權貴、體恤下民的政治品格。同樣的還有子產和晏嬰,子產不僅能把“國小而逼、族大寵多”的鄭國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能在楚、晉兩大國的夾縫中間縱橫捭闔,遊刃有餘,其膽略固足以雄視千古。但真正令人佩服的,還是他那“不毀鄉校”的政治襟懷和“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的政治品格。晏嬰先後輔佐過三位性格不同、愛好各異的君主,不但能全身避禍,還能勉強支撐處於季世的齊國的大國地位和尊嚴,顯示了這位“裱糊匠”的高明之處——儘管他不能,甚至任何人都不能挽救齊國目益沒落的命運。伍子胥一身牽繫楚、吳、越三國興衰,他的傳奇經歷,正足以反映這一段歷史,而他的悲劇性結局,多源於他只會做事不會做人的性格。在利口覆家邦的縱橫家中,范睢顯然是翹楚,比之人品低下不入流的蘇秦、張儀,高了不止一個檔次,這是選取他的原因。當然,從范睢身上,我們也可以體味到人性的複雜。一生糾纏於個人恩怨之中,這不能不說是這位草根出身的英雄的致命之傷。至於屈原,時運不濟的他無緣施展治國平天下的韜略,“忠而被謗,信而見疑”,最終自投清流。他已成為乾百年來無數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文人墨客的精神寄託。
第三部分“百家爭鳴”,選取老子、孔子、孟子、韓非四人,略述其身世及學說。墨家雖號為顯學,實則戰國後期幾近乎絕跡,於中國歷史影響不大,這是不取墨子的原因。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孟子,不少人誤認為這位孔家店的二掌柜一開始即地位尊崇,其實不然,孟子的身後浮沉,幾乎可以說是中國政治學說演變的梗概。
對於選取的人物,可能見仁見智,秦穆公、魏文侯、商鞅、呂不韋、莊子等人物未入選,不能不說是遺憾,但限於篇幅,也為了這本小書儘早問世,只能留待日後彌補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