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面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護面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外科大成》卷四。具有預防楊梅瘡初發時服表藥而上攻頭臉之功效。主治楊梅瘡。

基本介紹

  • 名稱:護面散
  • 出處:《外科大成》卷四
  • 組成:自己頂心發或女人發、明雄黃
  • 主治:楊梅瘡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文獻摘要,

組成

自己頂心發或女人發(煅存性)、明雄黃各九分(2.7g)。

用法用量

上為末。分三服,每服用麻油半酒鐘調藥,黃酒沖服,一日服完。服後服表毒藥,則頭面不出梅瘡。

功用

預防楊梅瘡初發時服表藥而上攻頭臉。

主治

楊梅瘡。

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
《外科大成》:“護面散,初發時服表藥而上攻頭臉。服此則頭面不出。用自頂心發或女人發煅存性,明雄黃各九分和勻分三服。一日服完。每服用麻油半酒鐘調藥,黃酒沖服。服後服表毒藥。”
方論選錄
1、《婦科炎症臨床檢查與最佳治療方案》:“二期梅毒疹亦有外用治療藥物如翠雲散(《外科心法》)、護面散(《外科心法》)、鵝黃散(《醫宗寶鑑》)、五寶霜(《懷德堂方》)等等。”
2、《醫宗金鑒精選》:“如梅毒初發,服表藥時,恐上攻頭面,宜預服護面散;或瘡勢已發於面,愈後斑痕不退,宜翠雲散點之,以滅痕跡。若梅瘡潰爛時,膿穢浸淫成片而痛者,以鵝黃散撒之。又翻花楊梅,亦以本方加雄黃末,香油調敷之。外有護從丸,於發瘡時,令侍從人服之可免傳染。梅瘡初起,頭不痛、筋骨不疼、小水通利,瘡形碎小色鮮,頭面稀少,口角無瘡,胸背稠密,谷道清楚者為順;若先發下疳;次生便毒、魚口,便覺筋骨疼痛,而梅瘡隨發,色紫堅硬,手足多生,形如湯潑起皰者為險。總之始終調治得法,輕者半年,重者一載,始得全愈。若患者不遵正法醫治;欲求速效,強服輕粉、水銀、白粉霜劫藥等類,妄用熏、擦、哈、吸等法,以致餘毒含藏骨髓,復為倒髮結毒,輕則累及妻子,甚則腐爛損形,不可不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