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法神舞

護法神舞

護法神舞即羌姆,漢語稱跳神。這是一種為某個目的,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才舉行的宗教活動,一般百姓並非輕易可睹。它給雪域帶來的不僅僅是娛樂,更主要的是有益於僧俗大眾朝拜神佛,祈求今生的福樂和來世的轉生。藏文化的神秘積澱可見一斑。“色莫欽姆護法神舞”是西藏日喀則地區扎什倫布寺僧人表演的藏傳佛教格魯派護法神舞,每年的藏曆八月舉行。在藏語中“色莫”是觀賞的意思,“欽姆”是大型的意思,“色莫欽姆護法神舞”即觀賞大型宗教舞蹈之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護法神舞
  • 地理標誌:漢族
起源,發展,表演歷程,本身特色,藝術特點,日喀則扎什倫布寺護法神舞,藏傳佛教“護法神舞”面具,起源,萬物有靈,發展,風格特色,傳承意義,

起源

護法神舞起源於西藏。公元七世紀佛教從印度傳到西藏,與西藏原有的笨教並行傳播,誰勝誰負的鬥爭相當激烈。護法神舞的起源也就眾說紛紜。傳說,佛教傳入西藏,在西藏建造第一座寺廟-"桑耶寺"時,四面八方的鳥畜都來幫忙,其中有一頭大青牛,勤勤懇懇地苦幹,出力甚大。可是,寺廟建成後的慶功大會上惟獨忘記了大青牛。於是,大青牛氣憤至極,對天怒吼之後,用盡畢生的氣力,撞到廟台死去。大青牛死後托生了人,這個人就是吐蕃五朝時三大法王之一赤熱巴中的哥哥-達瑪。他繼弟的王位後,下令殺戮僧侶,拆毀寺院,焚燒經書,佛教面臨崩潰邊緣。一些倖免遇難的僧侶不甘心佛教的毀滅,決心要復興佛教。其中有一位智勇超人的英雄叫巴拉爾道爾吉,想出了跳護法神舞除暴主的辦法。他頭戴面具,身穿黑色的袈裟,袖中藏弓箭,天天來皇宮附近跳舞,他跳啊跳,跳得一天比一天熟練,一天比一天精彩,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多,凡是看到的人都讚不絕口,這個訊息傳到了達瑪那裡,他也想看看這個奇怪的僧人的舞姿。於是,他傳旨巴拉爾道爾吉到皇宮樓台下來跳,巴拉爾道爾吉越跳越美,越跳越接近樓台,達瑪不知不覺被優美的舞姿吸引,身體便探出樓台,巴拉爾道爾吉趁機取出袖中的弓箭射死了達瑪這個暴君,之後,他摘下面具說道:“風可吹動土,土可蓋過水,水可撲滅火,鳳可鎮壓龍王,佛可壓鬼驅邪。同樣我也可以殺死罪惡的皇帝達瑪。”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復興佛教的英雄,每年都在寺廟跳護法神舞,旨在打鬼驅邪,拔除不祥。就這樣,護法神舞便流傳下來了。以上故事雖是傳說,但達瑪確有其人,他是吐蕃王朝的最後一個王。他確死於僧人的箭下。
護法神舞起源於西藏,為藏語,也叫“跳允”,由於教派不同,寺廟的規模不一,護法神舞的形式大同小異。如薩迦派(俗稱花教)、噶舉派(俗稱白教)、寧瑪派(俗稱紅教)、格魯派(俗稱黃教)各自的"護法神舞"內容、形式都有所不同。但無論怎樣變化,總的反映了人們娛神、破災、圖騰崇拜的一種心理。他們都是用舞蹈的形式來宣傳宗教教義,既娛神又娛人。所以在有寺廟的地方,還保留著這個習俗。護法神舞久跳不衰,也是說明了這一點。
日喀則扎什倫布寺護法神舞的起源
公元1617年(藏曆第十繞迥火蛇年),第四世班禪洛桑曲吉堅贊時,扎什倫布寺建立了“阿巴扎倉”(密乘僧院); 公元1647年(藏曆第十一繞迥火狗年),大師78歲時參照桑耶寺歷年“曲足”宗教節舉行的"蓮花生八名號"舞蹈,為扎什倫布寺的護法神"赤巴拉"(六臂明王的隨從、守護世界東方的神將之一)制定驅魔禳災的儀軌,建立了扎什倫布寺每年藏曆十二月二十九日表演的“古多”(驅鬼)護法神舞,這就是色莫欽姆護法神舞的前身。到了公元1862年(藏曆第十四繞迥水狗年),第七世班禪丹白尼瑪多次前往拉薩參加有關儀式活動,對前藏寺院的教規產生了興趣,返回後在扎什倫布寺修建了“德慶格桑頗章”(新宮),並從拉木、蔡公塘、洛扎、丹傑林、木如、次覺林等寺院的護法神舞中吸收和借鑑了不少段落,在原阿巴扎倉表演的"古多"基礎上,正式建立了色莫欽姆護法神舞,由孜貢扎倉的僧人擔任表演,一直延續至今。
護法神舞護法神舞

發展

在中國的56個民族之中,藏族屬於人口眾多,分布地域廣闊的古老民族。藏族歷史悠久,豐富的人文寶藏和歷時兩千年的宗教文化,不但造就了藏族的歷史文化信仰和習俗,同時也造就了整個藏民族。 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內容。藏族的舞蹈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各類舞蹈分別有著不同的形式、跳法和功能。它既能使人們在盡情歌舞的歡樂中抒發情感,又能通過它與神靈溝通而得到佑護。 藏族舞蹈,從總體上可劃分為民族民間自娛性舞蹈和宗教舞蹈兩大類。這兩大類舞蹈都有各自豐富的文化內涵、優美而瀟灑的翩躚舞姿和獨具特色的舞蹈風格及形式。其中的《護法神舞》,則屬於宗教舞蹈類別中最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寺院舞蹈《護法神舞》的產生和流傳,與藏傳佛教的發生、發展密不可分。同時,又由於藏傳佛教中不同派別的存在,使被人們俗稱為“跳神”舞蹈的《護法神舞》,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裝束等許多方面,又都有著不同的特點與差異。
要說起藏傳佛教寺院舞蹈《護法神舞》的來源,就必須追溯到藏傳佛教在西藏得以興起的經過。那是在公元 7世紀時,印度高僧蓮花生來到西藏宣傳當時流行於印度的佛教。然而,西藏當地原始多神崇拜的“笨教”深入人心,對外來宗教採取排斥、拒絕的態度。為了能在西藏推行佛教,聰明的印度高僧蓮花生便採取了將印度佛教與西藏原始苯教相互結合的方法,既保留了佛教教義、對唯一最高主神如來的崇敬,又將笨教中的各種神靈收納為護法神,而符合了藏族對原始多神進行崇拜的心理,至使西藏地區在唐代誕生了藏傳佛教。 隨著藏傳佛教的建立,蓮花生又創建了該教在祭祀禮儀中,採用頭戴各種神祇面具,吸收大量藏族民間舞蹈成份而編排的程式性舞段,成為宗教本身和藏民用來驅鬼求神、造福來世、宣揚佛法天命、解說因果關係和表演佛經故事等祭祀活動中的宗教舞蹈。這種祭祀舞蹈,被後來藏傳佛教的各個教派所採用,稱其為《護法神舞》。隨著歷史的進展,藏傳佛教逐漸在除西藏之外的所有藏區,以及內蒙等地多個民族中逐漸流傳開來。而《護法神舞》,也因地域與民族的不同,產生出多種稱謂。如蒙族稱其為“查瑪”,滿族稱其為“跳布扎”、青海等地又稱作“跳欠”等。
護法神舞護法神舞

表演歷程

每逢釋迦牟尼的誕辰、藏曆新年以及藏傳佛教的重要宗教節日,全國各大藏傳佛教寺院,如西藏的哲蚌寺、札什倫布寺、桑鳶寺、青海的塔爾寺、甘肅的拉普楞寺、內蒙的五當召、北京的雍和宮等,都要舉行盛大的《護法神舞》活動。數以萬計的信徒為了能親臨祭祀活動,有的不遠數百里之遙,提前若干天便攜家帶口啟程奔赴各大寺院,以對神靈進行崇拜和求得自己與家人願望的實現。 《護法神舞》中的舞蹈,包括民間“鳥冠虎帶擊鼓”的大型“巫舞”。舞蹈多由“擬獸舞”和“法器舞”混雜而成。表演時,沒有歌唱,氣氛莊嚴、肅穆,具有很大的威懾力。屆時,在高架於寺院屋頂上的嗩吶、長號、莽筒、鼓鈸洪亮而莊嚴的樂曲之中,專門擔任《護法神舞》表演的老少喇嘛們,頭戴各種神、獸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按照神位的高低順序出場,以示各路神靈已降臨人間。在震撼人心的祭祀樂曲伴奏下,這些“鳥冠虎帶”的諸神一邊接受著信徒們的伏地磕拜,一邊列隊環繞寺院表演場地,揚手、提足地旋轉前進,以此作為整個《護法神舞》活動的序幕。
緊接下來的是,一組組具有專題宗教內容的神祇舞蹈,如突出顯示神靈無上威力的“法神舞”、“凶神舞”、“金剛神舞”,表現地獄中小精靈們相互玩耍、嬉戲的“骷髏舞”,為人間帶來福祿的“鹿神舞”,宣揚樂善好施、長命富貴的“壽星舞”、“仙鶴舞”,以及表演佛經中“捨身飼虎”、“因果報應”等佛經故事的舞段,令人目不暇接。《護法神舞》活動的最後部分為“驅除惡鬼”。在全部驅魔儀式進行完畢之後,各路神靈把大、小鬼怪集中到用酥油和糌粑粉製作的鬼首“朵瑪”身上,鬼首“朵瑪”便在眾神兵天降的押解和眾多藏民的擁簇下,移置到距寺廟外有一定距離的空地上,架起柴火焚燒“朵瑪”為灰燼。至此,完成了使廟宇和民眾驅逐未來一年中所有邪惡,迎來人間祥和與福順的《護法神舞》法事活動。
護法神舞護法神舞

本身特色

在這諸多的神獸舞蹈中,要數“骷髏舞”和“鹿神舞”最為活潑可愛、舞蹈性最強,也最受所有觀看者的喜愛。雖然這兩個舞蹈也是宗教舞蹈,但卻絲毫沒有宗教桎梏下的肅穆、陰森感,而是賦予了人們精神上的歡樂、祥和,對未來充滿著無限希望。這些內容不同、舞姿廻異、面具與服飾製作精細的舞蹈段落,一個個緊密相連。為了活躍氣氛,在連續的節目間隙,時而還插入由僧侶們進行摔跤、角斗等表演兼比賽的活動來娛樂民眾。西藏《護法神舞》中的這些舞蹈,與元代在蒙古族所推行藏傳佛教中的祭祀舞蹈《查瑪》型態基本形式、表演內容和舉行時間都大體相同,只是由於民族的差異而在舞蹈動態、服裝式樣、作舞時所持法器等方面另具特色。有的寺院由僧侶儀仗隊開道,蓮花生八號(釋迦獅子、蓮花生、日光、獅子吼、忿怒金剛、蓮花王和愛慧)和師君三尊(親教師靜命、執范師白瑪桑菩瓦、法王赤松德贊)、大譯師班智達佩若雜納相繼出場;男鬼卒、女鬼卒出場,向師君三尊唱讚歌,跳五部英雄舞;隨後10名戴銅面具者邊跳邊回首,以示結束。
護法神舞大都戴面具表演。其動作表情,大多源於佛教經典中描繪的形象,以穩定控制、雙膝屈伸、彈腿縱跳為特徵。其舞蹈技巧,上身有鹿頭、下轉指、獅子頭、雙飛燕、雙擺手、雙繞推手等手勢變化;動作有彈腿縱身前跳、跳十字、跳喜旋、正反跨腿旋轉、拉弓射箭及高舉腿(勾腳外開)等等。護法神舞的伴奏樂器有小法號、長腰鞀鼓、銅鈴、鑔、鐃鈸、大鼓和“圓凌”(早期用人脛骨做成的號,後改用銅銀材料製作)等。護法神舞的表演場面肅穆威嚴,氣勢恢宏。雖然有時出現一會兒嬉戲場面,但更多的是恐怖氛圍,令人毛骨悚然。如今,護法神舞不僅保留在藏傳佛教各不同教派的寺院中,並遍布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藏族分布區。在與西藏毗鄰的錫金、不丹、尼泊爾和印度北部、孟加拉國、原蘇聯東南部流傳蒙古喇嘛教的廣大地區,都有這種舞蹈。
護法神舞護法神舞

藝術特點

護法神舞作為宗教寺廟的一種祭祀活動,這本身就有獨特的風格特點,而這種祭祀活動又不同於其他的宗教活動,它跳於寺廟的庭院,場地、面具、道具、服裝別具一格,整個活動全部通過舞蹈來體現,是很有舞劇因素的大型舞蹈,具體出場順序、裝飾特點、人員結構及道具是:1、道格希達(猛烈的意思)十三人。面具是大曉布拉(腦顱骨)的樣式,上面有5個小腦顱骨,小顱骨上面三紅色寶石有銅圈,穿沒有領的袈裟,腳蹬長筒布靴子,其中袈裟是黑色帶大錢花的蟒袍兩件,帶各種花的蟒袍兩件,鴨蛋色各種花的兩件,紫色兩件,蟒袍淺綠色、有水紋和各種花的兩件,蟒袍蘭色有花的一件、黑色蟒袍兩件,手持的各個武器是有藏語傳下來的術語。2、達月額赫(女佛的意思)有二十一人參加,及戴面具戴頭匝,有在收上面戴盞,手持掏獨把,身穿黃色有各種花的三件蟒袍,紅色有各種花的蟒袍三件,又有黃色的有花的兩件蟒袍,鴨蛋色有花的蟒袍兩件,蘭色蟒袍一件,這些長袍的花多數是大錢花,水紋花和各種花類的,都沒有領子,另外,還有女一件肩墊,腳蹬長筒布靴子。3、阿蘇日(蒼天的意思)四個人參加,面具、頸部紅色的腦顱骨象人頭那么大,有五綹黑髯,頭上有黑色大盤頭,紅色短衣褲,腰圍短裙,裙外有網狀裙子,腳蹬長筒靴子,看起來特別雄壯。
4、查乾額布根(白男)面具就是土地爺面具,身穿羊皮塔乎(毛向外的白色長袍子)手持龍頭拐杖,腳蹬龍頭長筒靴子,看起來特逗人的樣子。5、阿日哈柱(這個護法神舞中叫伊日根護法神舞就是漢族的護法神舞)兩個人參加,雄壯性的面具,頭上有散發,身穿黑色緞子短衣褲,上面有大錢花,腰圍各種艷麗色彩的長條裙子,裙子外圍著網狀戶腰,腳蹬黑色有團花的長筒靴子。6、圖赫英(好英海,意思主管骷髏)四個人參加,兩大兩小,面具腦顱骨白色,頭上什麼也沒有,身穿白色短衣褲,手持紅色棍棒。各種顏色的瓔珞,腳蹬白色長筒靴子,跳護法神舞時主要就是起丑角的作用,最逗人,場面上非常活躍。7、惡日波海(蝴蝶)八個人參加,面具腦顱骨,上面有五個小顱骨,小顱骨上面紅色寶石(外圍銅圈的)小顱骨和大顱骨之間有箍上還有寶石,身穿條花短衣褲(白色上黑花)戴手套(手套手心是紅色,手背是白色)一手持搖鼓,一手持小敲棒。8、哈興汗(皇帝)面具人腦顱骨,光頭,身穿黃色蟒袍,皇上打扮,腳蹬龍頭靴子。9、六個女兒(哈興汗的女兒,四女、兩男)六個人參加,有面具禿頭,身穿各色艷麗綢緞,有花的長蟒袍,跟哈興汗出場。以上9部分人物都是包含著佛的形象,因此他們的跳法和動作都是離奇古怪的形象。

日喀則扎什倫布寺護法神舞

護法神舞是通過獨舞、雙人舞、群舞的形式來完成的。整個舞蹈,有的見工夫於腿部,有的見工夫於腰部,有的見工夫於肩部,也有的見工夫於臀部。如阿拉哈柱的雙人燕碎抖肩,達日額赫的碎步,阿扎拉的拖轉下腰,查乾額布根的摔克等等。這些舞蹈動作,既優美,難度又很大。由於護法神舞起源於西藏,整個舞蹈中許多順手順腳的動作,明顯帶有藏舞的韻味。自傳入蒙古地區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加之蒙古自身固有的習俗,從而,逐步形成了蒙古本身的風格特點。可以說,護法神舞是西藏故事題材加以蒙古化,又形成了和蒙古生活密切結合併具有蒙古風格和特點的舞蹈,也是藏族寺廟舞蹈在吉林郭爾羅斯草原的演變和發展。
跳護法神舞的場地主要是在寺廟的庭院內,距寺廟半華里處有一個場地主要用於祭祀活動。在庭院內,廟名前畫有直徑分別為15米、11米的大小兩個圓圈,小圈在內,大圈在外邊。跳護法神舞的喇嘛都從寺廟中且所有的動作都是在這兩圓圈線上或圈內完成。就是說,場地的圓圈線對表演者有嚴格的限制,戴面具是護法神舞在裝扮上最突出的特點。除二十一個達日額赫戴頭盔外,其餘各個角色都分別戴著神態各異,形神兼備,生活逼真,栩栩如生的面具。面具分全面具和半面具兩種,全面具有牛頭、鹿頭、獅子頭、鳳頭等。半面具有骷髏、死鬼、白老頭等。使人看了如神鬼境地。護法神舞的服飾豪華,多數服裝都是綢緞蟒袍,款式獨特,袖口呈喇叭狀。據說是當年巴拉道爾吉跳護法神舞,為了藏弓不易被發現而設計,所以,這種袖口一直沿襲下來。道具很別致,刀、斧、劍、戟等兵器都在一尺左右長,似像非像,這些道具的設計,製作都很精巧。
護法神舞的伴奏均是吹打樂。樂件有寺廟大號、羊角號、螺號。打擊樂件有鼓和大鈸。大號長5米,聲音深沉,發出鳴-鳴的聲音。羊角號螺號不經常使用,通常用語每場的開頭和結尾。樂隊的主奏樂件是大鼓和大鈸。其中大鈸是護法神舞的指揮樂件。使用大鈸的喇嘛必須掌握護法神舞的全部過程和動作,因為跳護法神舞的表演者是根據大鈸的節奏變化表演的,所以,表演大鈸的喇嘛一般都是曾經跳過護法神舞主要角色,或是教練者。護法神舞的樂隊位置通常在廟台上,在廟門的左側還有念經的喇嘛。
護法神舞護法神舞

藏傳佛教“護法神舞”面具

起源

面具,藏語音譯為“巴”,是指用、布、木、金屬、泥、石等為原料製作而成的可戴在頭上進行宗教儀式、舞蹈、戲劇、歌舞等表演或供懸掛祭祀供奉、膜拜觀賞用的人物和動物的面部造型藝術形式。藏族面具藝術,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典型面孔,是藏族社會發展的縮影,作為一種形象而凝固的喜怒哀樂的表情藝術品,它從一開始就成為藏族悠久、凝重的歷史文明發展的真實寫照。

萬物有靈

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信仰觀念和生靈崇拜、神靈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是藏族面具形成的基礎。遠古時期,以遊牧部落生活方式生存的藏族先民,在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下與牛、馬、羊、犬、黃鴨、崖雕等飛禽走獸相依生活,“萬物有靈”的原始苯教思想賦予這些千奇百怪的神靈神奇的色彩,並成為崇拜、信仰和祭祀的對象。獼猴崇拜:獼猴是藏民族最早崇拜的動物之一。藏族人宣稱由觀音點化的神猴是自己的祖先。時至今日,在古老的嘉絨藏戲和民間歌舞中表現最多的動物形象仍是猴。在嘉絨藏族人心目中,猴是一種吉祥物,不僅是自己的先祖,而且還象徵著機智、勇敢、靈巧和智慧。氂牛崇拜:氂牛是藏族人生存之本,生命之源。在古老的苯教創世說中,氂牛還被視為創世大神。苯教認為,世界最初形成時,天地混沌相合,一片虛茫,世界最初起源於幾個卵。法師赤傑曲巴使“五種本源物質”(即地、水、火、風、空)產生出一個發亮的呈氂牛狀的卵和一個黑色呈鏈形的卵。然後用一個光輪來敲擊氂牛狀的卵,產生了火光,雨和霧又從“五種本源物質”中產生出來,形成了海,於是天地形成了。現實的世界就是由發亮的氂牛狀的卵演化而來,而魔鬼的世界是黑色的呈鏈形的卵變成的。

發展

公元八世紀末,堪布寂護、蓮花生、法王赤松德贊派使者在薩霍爾迎請達巴拉王時,“同時迎請來綠松石天然長成的釋迦牟尼佛像及犀牛皮神像面具,水晶獅子坐騎等”,並供奉於桑耶寺。據文獻記載,現供奉於薩迦寺的傳說中“會飛的黑色依怙面具”是900年前由一位印度師祖作為吐蕃的加持神贈給大譯師仁欽桑布的,後來又轉傳給“薩迦五祖”中的貢噶寧布,而成為薩迦教派備受尊崇供奉的天神,也是薩迦“護法神舞”面具的主要形象之一。這是有記載的最早引入的外域面具。藏族護法神祇面具藝術集中了文殊菩薩的智慧,觀世音菩薩的禮德,金剛手菩薩摧伏魔怪的威力,以實現扶正壓邪,弘揚佛法大德的教寓。“護法神舞”面具藝術在發展過程中,同時還受到來自印度、尼泊爾和漢地文化的影響。這些外來文化優勢的營養,更促進了“護法神舞”面具藝術發展的多樣化、系統化和程式化。
藏傳佛教後弘期(公元十一世紀),阿里古格王意希沃、降曲沃二人創建托林寺,從印度梵文譯了許多佛教密宗經典,人們稱為新密。大譯師仁欽桑布按照續部精神,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護法神舞”金剛舞種的內容和形式。這一時期,薩迦派、噶舉派、寧瑪派、苯教、包括所有佛教化的苯教寺廟等教派也都按各自的教義創立了不少舞種,並盛行跳“護法神舞”。格魯派跳“護法神舞”則始於1645年,由四世班禪洛桑曲吉堅贊主持,在扎什倫布寺舉行,到了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時,則在布達拉宮德陽廈廣場舉行,後發展到全藏格魯派大小寺院,盛況空前。

風格特色

藏族面具藝術在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其色彩具有藏民族獨特的審美情趣,運用抽象、象徵、比喻等手法給色彩賦予了性格化特徵。每一種面具顏色代表一類較固定的角色。白色象徵純潔、高尚、溫和、長壽,故扎西雪巴面具用白色山羊皮製成,表示長壽無恙、智慧廣博等,白色也表普通男性;黃色象徵廣博、神聖,代表上師、高僧;藍色象徵堅毅、勇敢、沉著,表大鵬、獵人、漁夫;紅色象徵熱烈、權力、正義、奮進或智勇,表國王;淺紅色不如紅色純正、故表國王身邊的大臣;綠色象徵生命活力、勝利、功業、成就、德性、表女性;黑色在藏戲中象徵邪惡、罪孽、黑暗、反面人物,而黑色在宗教“護法神舞”面具中則具有不同的象徵意義。
宗教面具用誇張變形的手段,達到荒誕怪異、浪漫奇幻、猙獰恐怖、嚴肅威懾之效果。而這種誇張源於宗教題材本身的神秘性,傳奇性和包容性,同時也是宗教儀軌、教化傳播內容和形式的需要。藏傳密宗以隱秘、深邃、詭譎的教儀為特點,表現在面具藝術上必然是強化視覺效果,包括造型和色彩的誇張、濃烈,為了傳神,有的護法神面具的頭部比例甚至誇張到占據全身長度的二分之一左右,給人以恐懼和威力無比之感。繁複的裝飾源於藏族人民愛美嚮往美的審美觀念,這和藏傳佛教壁畫、唐卡的精細刻畫,雕塑中細微末節的塑造,建築藝術的金碧輝煌和藏族服飾藝術中飾品的華貴琳琅如出一轍。這是藏族人對艱苦單調的生活在心理上的平衡和精神上的補償,在面具上也得到自然表露,尤其對以聖器形式出現的神、佛、護法的神聖面孔更是精製細作。匠心獨具和變化豐富的紋飾,考究的用料,大膽的色彩,高超的製作工藝,使面具顯得金輝銀燦,神聖典雅。
“護法神舞”面具藝術保持並發揚了原始祭祀面具和民間面具藝術造型簡練的優勢,充分運用了獸皮、牛羊皮、牛羊毛線等材質本身呈現出的原始、粗獷、質樸的自然天趣之美。抽象的造型、洗鍊的色彩,誇張的表情和即興發揮的製作,都給人以浪漫的奇幻之感。“護法神舞”面具藝術是藏族傳統文化的群體藝術的組成部分,在歷史長河中,它用真實的寫照記錄了自己的成長,也記錄了藏民族發展進程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它以特定的藝術表達語言,獨特的民族民間地域風格和鄉土藝術魅力,成為藏族人民乃至世界上其他地區和民族交口稱道的藝術奇葩。

傳承意義

如今,護法神舞不僅保留在藏傳佛教各不同教派的寺院中,並遍布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藏族分布區。在與西藏毗鄰的錫金、不丹、尼泊爾和印度北部、孟加拉國、原蘇聯東南部流傳蒙古喇嘛教的廣大地區,都有這種舞蹈。90年代以來,廣大專業文藝工作者已積極考察挖掘,認真加工整理,將護法神舞中的某些部分搬上舞台,受到國內外觀眾的讚賞。但是,作為罕見的藏傳佛教宗廟祭祀舞蹈,扎什倫布寺護法神舞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