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暴力,發生於議會內的暴力事件。因為議會本是民意代表間進行和平政治角力的場所,故在議會內發生暴力事件可解釋為政治制度不能有效疏導及協調政治力量,又或民意代表對政治行為的不了解或甚至不尊重。議會暴力在中國台灣地區發生的頻率最高,近來議會暴力也發生在韓國、日本、烏克蘭及墨西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議會暴力
- 外文名:Legislative violence
- 發生地:議會過程中
起源,相關事件,韓國,墨西哥,日本,意義,
起源
羅馬帝國的皇帝們有時英明有時瘋狂,一個個權勢滔天,但羅馬並非一直都是由這些獨裁者統治著,曾幾何時它是一個總體民主的社會。他的領導由選舉產生。而且無人能擁有過多的權力,他們稱這一政體為共和國,它持續了500年之久。那么為什麼羅馬放棄了這種明顯合理的制度,轉面依附於皇帝呢?
公元前146年,第三次布匿戰爭結束,迦太基被夷為平地,為持續一個世紀的布匿戰爭畫上了句號,標誌著羅馬建國近600年來的開疆拓土達到了新頂峰,也標誌著羅馬開始成為古代西方世界的霸主。然而大量迦太基奴隸被賣到羅馬後,地主們土地兼併的勞動力問題被解決了,大量平民不得不離開土地,湧入羅馬城。
我們已經知道,平民是羅馬具有選舉權的公民,他們開墾荒地或從羅馬屬國分得一份土地,從事個體農業生產。平民有替羅馬國家服兵役的義務,是羅馬軍隊的主要來源。但是,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在羅馬征服義大利、進而確立其在地中海地區霸權的過程中,農民連年隨軍出征,他們的土地無人耕種,戰勝後大規模使用奴隸勞動的大莊園迅速遍布各地,小農經濟無力與之競爭,紛紛破產、土地也被兼併。因此平民強烈要求重新得到土地。並且,馬略改革前的羅馬的兵役法規定,服兵役的人必須自備服裝和武器,還必須有土地產權。由於平民破產,他們無資格再去當兵,因而羅馬國家面臨兵源枯竭局面。為解決上述問題,在公元前2世紀下半葉,格拉古兄弟毅然發動了一場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的改革運動。
公元前134年12月10日,提比略-格拉古在平民的支持下當選為保民官。一上任,他就制定了一個土改方案,其中規定:每戶公民占有國有土地不能超過1000猶格(約合250公頃),超過部分由國家償付地價後收歸國有,然後分成每份30猶格的小塊土地分給無地平民。然而,這個方案遭到了擁有大量土地的貴族保守派的強烈反對,春去秋來,正當土地改革舉步維艱、緩慢開展之時,提比略保民官的任期快要屆滿了。為防止改革事業中途夭折,提比略決定再次競選下一年的保民官。
時間在拉鋸戰中過得飛快,轉眼任期快要到了,為了確保法案的連續性,提比略·格拉古決定再次競選護民官。羅馬法律沒有排除連選連任護民官的特殊規定,法律只禁止高級行政官連選連任,護民官是平民官吏,不是國家的官吏,因而不是法律意義上的高級官吏。不過,他要連選連任則違背慣例,況且,隨著投票日臨近,他也未必能獲勝,他樹敵太多,既得罪貴族,又因為罷黜了同僚,人民開始懷疑他有專制傾向。
時間在拉鋸戰中過得飛快,轉眼任期快要到了,為了確保法案的連續性,提比略·格拉古決定再次競選護民官。羅馬法律沒有排除連選連任護民官的特殊規定,法律只禁止高級行政官連選連任,護民官是平民官吏,不是國家的官吏,因而不是法律意義上的高級官吏。不過,他要連選連任則違背慣例,況且,隨著投票日臨近,他也未必能獲勝,他樹敵太多,既得罪貴族,又因為罷黜了同僚,人民開始懷疑他有專制傾向。
貴族派決定抓住時機給他最後一擊。當人民在卡皮托山上集會時,各方展開激烈爭議。會場吵鬧聲太大,聽不清演講內容。提比略·格拉古用手指著頭做了個手勢,他是想告訴友人他受到生命威脅。有人立即報告元老院說他要求給自己戴上王冠。祭司長西庇阿·納吉卡率領大批元老和大量門客,拿起武器,跑到人民大會向改革派發起攻擊。那些平時擁護他的民眾,那些促使他背叛自己階級的貧困平民,這時一鬨而散,沒有誰給他提供保護,他被元老們用亂棍打死。這一天,共有300多人死於棍棒和石塊。
格拉古的死,是羅馬共和國建立以來元老院第一次使用公開暴力的方式來處理統治階級之間的分歧,暴力已經不再單純是平民和貴族之間的事情。普魯塔克說:“以前的問題,無論大事還是小事,雙方都通過友善的方式妥協來解決爭端:元老院由於害怕人民而妥協,人民由於對元老院尊敬而妥協。”
元老院暴力解決問題不好說誰對誰錯,然而代表窮人利益的獨裁者死亡,合理的共和制仍然繼續前進。
公元前107年馬略就任執政官之後,他放棄徵召有產公民服役的公民兵制,改行募兵制,凡志願又符合服役條件的公民無論財產等級皆可應募入伍。服役期為16年,國家負擔武器裝備並發薪餉,退伍後分給土地。馬略還把屬於同盟者身份的義大利城市和農村的自由民徵募入伍,加之大量的無產貧民皆可參加軍隊,羅馬兵源問題得到解決。馬略整頓軍紀,嚴格訓練,使士兵戰鬥力大為提高。馬略的軍事改革結束了羅馬公民兵制度,解決了因小農衰微導致的兵源枯竭問題,使大量的無產貧民加人軍隊,既鞏固了羅馬政權,又穩定了羅馬社會。但是馬略的改革使原有的公民兵變成了長期服役的職業軍隊,士兵成了僱傭軍人,必然嚴重依賴將領,軍隊日益成為將領個人實現政治野心、奪權政變、製造內亂的工具,為軍事獨裁政治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雖然很難分清誰對誰錯,元老院暴力仍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應與平民間打架做區別。
相關事件
中國台灣地區“立法委員”集體打架
在中國台灣地區,議會暴力通常是指“立委”鬥毆或“立委”群毆,是中國台灣“立法委員”集體打架意思,被認為是台灣民主政治的一個獨特現象。台灣當局“立法院”發生打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一般以1988年4月7日民主進步黨“立委”朱高正跳上主席台毆打“立法院長”劉闊才為首件議會暴力。在早期,中國國民黨時代,隨“國民政府”來台之原中國各省籍“立委”、“國民代表”在不用經過選舉的情況下,任期可以無限制。議會決議過程,老“立委”的票數全被國民黨掌握,因而與在野黨衝突甚至發展到肢體衝突。而現在,參與鬥毆的”立委“,通常可以獲得媒體的特別關注進而吸引選票,有政治作秀之說。
軍系“立委”對民進黨“立委”
1990年至1993年,郝柏村任“國防部長”和“行政院長”時,軍系“立委”、“秩序組”和駐衛警為“悍衛國防部”而幾乎天天打架,這時民進黨只有12席,有時有人(例如盧修一)被打到住院,甚至有一次“立法院長”動用警察權將所有民進黨“立委”趕出“立法院”。
1990年3月7日上午11時,“立委”陳水扁參加“國防委員會”的會議,質詢“國防部長”郝柏村是否在政爭時有意推翻李登輝,郝答不宜說明;陳又問如果以後再發生政爭時郝要站在那邊,這時主席周書府說這超出質詢範圍,兩方發生口角,因此周宣布休息。下午1時,陳繼續上台質詢其他關於“國防”預算事項,郝繼續避重就輕,說以後再書面回復,這時周就說以後所有東西都書面回復,換下個“委員”,於是陳不滿翻桌,張俊雄、戴振耀也跟著翻桌。這時郁慕明聽到“國防委員會”有事,便趕來拿椅子亂摔,說“他媽的你們敢摔我也敢摔”,盧修一也拿起椅子要打郁,郁則拿攝影機腳架抵擋,大家打成一團。
黑色恐怖
1993年後,民選“立委”大量進入“立法院”,這時許多有黑道背景的人士也進入“立法院”。這時國民黨在“立法院”有個組織稱為秩序組,大多都是“武功高強”的人士加入,如趙振鵬、林明義、施台生等。
1993年5月5日,國民黨“立委”林明義和民進黨吵架;下台後,民進黨“立委”蘇煥智勸他忍耐一點(卡忍耐),但林卻誤聽為“乾你娘”,於是拿黑金鋼大哥大朝蘇頭上猛砸下去。
1996年3月3日,民進黨秘書長邱義仁在回民進黨部途中遭3名不明人士毆打,後來民進黨的證據指向“立委”羅福助。
1996年6月14日,國民黨“立委”沈智慧質疑“國事論壇”的登記有人讓別人頂替,要求重新登記順序,並將登記簿緊抱在懷。這時新黨“立委”傅昆成便說如果沈不放手便要咬她;後來傅真的咬沈,沈則回踢到傅的膝蓋,傅又回踢,沈緊急就醫,後來驗傷證實沈真的右手被咬傷,私處有擦傷。
1999年4月26日,在審查“環保署”預算休息時,民進黨“立委”賴勁麟因不明原因摔下樓梯,頭、頸、腹、手肘多處瘀傷、流血。傳是被國民黨“立委”曾振農毆打並故意推下樓,此後“立法院”樓梯間開始裝監視器。
2001年3月27日,親民黨“立委”李慶安(後為國民黨“立委”)在“教育委員會”質詢“教育部長”曾志朗,懷疑景文工商學校有黑金介入,這時無黨籍“立委”羅福助認為李在影射他,兩人發生口角,李拿茶杯向羅潑水,羅便打李一巴掌。
近期
近期“立法院”已不像以前真槍實彈的打架,逐漸淪為“作秀”、“政治表演”和互丟便當、茶水的「製造垃圾比賽」。
2004年11月6日,親民黨籍“立委”锺紹和與民進黨“立委”郭榮宗等,對召開“全院聯席會或各委員會議”一事意見上不一致,而在“立法院”發生鬥毆。
2004年3月23日,“立法院”朝野“立委”協商行政驗票的辦法未果,在“立法院”中發生嚴重肢體衝突。
2003年,在討論軍購條例的過程中,“立法院”場面失去控制,朝野“立委”互相謾罵並互丟午餐便當。
2007年1月19日,“立法院”正討論事項第一案“中央選舉委員會組織法草案”之時,藍綠陣營的“立委”之間再次爆發嚴重的肢體衝突,“立法院長”王金平遭波及。“立委”強行霸占主席台,並將鞋丟向“院長”,卻打偏擊中王金平“院長”身旁護駕的“立委”。
2007年5月8日,同樣是審議“中選會組織法草案”時,民進黨的“立委”為了阻擋草案二讀,搶占被藍營“立委”包圍的主席台,“院長”王金平無法主持會議。藍綠陣營爆發激烈肢體衝突,更投擲水杯、鞋子、檔案等。事後兩者又互推責任,民進黨方面認為國民黨“立委”霸占主席台,最大責任應由前黨主席馬英九來負;國民黨方面則認為“民進黨不照議事規則,拒絕表決,還誣賴馬英九”。王金平也譴責民進黨“以各種手段阻撓議事運作”。
2007年5月21日,台南市議會民進黨籍市議員劉益昌,因不滿國民黨籍市議員謝龍介印製“民進黨貪腐”撲克牌,劉在議會上向謝潑糞。
台灣“立法院”曾以“證明“立委”鬥毆比戰爭更有政治效果”而獲1995年搞笑諾貝爾獎的和平獎。
韓國
近年,議會暴力的現象似乎擴散至韓國,2004年3月12日,韓國總統盧武鉉遭彈劾前夕,一群親盧武鉉的議員在國會內與反對派展開約20分鐘的肢體衡突。
墨西哥
墨西哥國會亦於2006年發生國會議員衝突的事件。墨西哥總統候選人維森特·福克斯當選總統當日,一群國會議員在國會內爆發了激烈的肢體衡突。
日本
據日媒報導,當地時間2015年9月17日下午,在日本參議院安保法特別委員會上,該國執政聯盟憑藉人數優勢通過了安保相關法案。
會議開始不久,佐藤正久便遭到在野黨議員的圍堵,現場秩序近乎失控。同樣出席會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則坐在不遠處靜觀事態發展,未出面表態。在會場外,當日仍有反對安保法案的民眾從早上9時起在日本國會前集會,在雨中激烈抗議,要求廢除這一法案。
儘管日本政府此次提交的兩個法案名稱中都有“和平”二字,但正如日本民眾在首相官邸前抗議時打出的“這不是和平法案,是殺人的戰爭法案”、“首相,你不要侮辱我們的智慧”等標語口號一樣,無論取了多好聽的名字,新安保法案的本質都與其號稱的“和平”相悖。
此外,該法案還剝奪了日本國會向海外出動自衛隊的立法權力、將其劃歸給行使行政權的內閣來決定,此舉被指明顯違反了和平憲法第九條的相關規定, 即不保有軍隊、放棄以國權為基礎的對外交戰權。
日本輿論也指出,安倍重走軍事大國道路的做法,對內踐踏了憲法體制和議會民主制,對外則是在走“窮兵黷武”的戰前老路。(完)
意義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不在議會裡打就會在戰場上打;議員不在議會裡面爭鬥,民眾就會在街頭爭鬥。相比之下,議員在議會裡面爭鬥,哪怕打得頭破血流,是人們捍衛自身利益代價最小的方式。在國會中最可恥的不是打架的議員,而是那些沉默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