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閻錫山投降反共

警惕閻錫山投降反共,1939年5月11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會議,聽取和討論八路軍駐山西辦事處處長王世英關於閻錫山部情況的報告。王世英說閻錫山最近召開的晉綏軍政民高級幹部會議(即秋林會議)基本上是右傾的。毛澤東在發言中指出:閻錫山態度的變化,除整個磨擦趨勢增大外,還有日本的挑撥離間,山西舊派的不滿,國民黨中央的壓力等。我們對閻錫山仍應有條件地擁護,可以對他進行必要的批評。


秋林會議是閻錫山布置投降反共的重要會議,3月25日在陝西宜川秋林鎮召開,4月22日結束。閻錫山在會上分析抗戰的前途是“中日不議而和,國共不宣而戰”。他說:“蔣先生(指蔣介石)腦筋中決無抗戰之意,今天是如何妥協的問題了。”又說:“一切關鍵只在日本條件能否接受。這種情勢,我們要看得清楚,天快下大雨了,要趕快準備雨傘。”閻錫山在秋林會議上的一系列反動言論,自然引起與會的新軍幹部和進步組織領導人如薄一波、續範亭等的強烈反對和抵制。當時作為國民黨第二戰區保全司令部司令的續範亭,藉口前方吃緊,脫身離開秋林,專程繞道延安,於5月的一天,親向毛澤東報告了這件事。
就在續範亭離開延安後不久,6月10日,毛澤東在延安高級幹部會議上作反投降的報告,他指出:“國民黨投降可能是從抗戰開始就存在的,不是今天突然發生的;但成為時局的最大危險,則是目前政局中的現象。國民黨反共也是從統一戰線建立時就存在的,不是今天突然發生的;但把反共作為直接準備投降的步驟,則是目前的實際。”關於當前的任務,要從壞的可能性做準備,“全黨努力從思想上組織上準備自己,並準備輿論,準備民眾,隨時可以對付事變――各種意料之外的襲擊,多種大小事變”。要吸取1927年大革命失敗的教訓,“那時,精神上沒有準備,是失敗的主要原因”。國民黨五中全會後,在河北、山東,特別是在陝甘寧邊區所進行的磨擦,是必須給以堅決抵抗的,但必須嚴格站在自衛立場上。“統一不忘鬥爭,鬥爭不忘統一,二者不可偏廢,但以統一為主,‘磨而不裂’。”
6月13日,毛澤東在延安黨的高級幹部會議上作結論,指出:“目前要極力爭取的,用黨的全力去爭取的,是克服投降可能,爭取多數抗日,擁護並幫助、監督並批評國民黨與蔣,使之能夠從反汪鬥爭中從今後發展中克服投降傾向。這是目前的中心任務。”“因此應強調團結,強調統一,強調國共長期合作,而不是強調其他東西。也只有強調這些才能克服投降危險,也只有強調這些才能更好地準備自己,應付可能的事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