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論

警察論

本書為宋遠升博士所著的“法律職業主體系列之第二部”,與該系列第一部專著《法官論》在寫作風格及方法上具有一定的承繼與延續性,同時也有新的突破。在寫作內容上,本書採取了一種對照式的寫作方法,即中外警察歷史、警察職業主義與倫理主義、警察多元角色、警察權力的分配與制衡、警察的行為與心理。在微觀上,這不僅能夠在多維視角下展示警察這一古老的職業的深刻內涵,雕琢了警察職業的最細微之處。在巨觀上,也勾勒了警察這一法治國中關鍵人物的最基礎、最核心的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警察論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頁數:256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國法律出版社
  • 作者:宋遠升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1855660, 9787511855664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名士書評,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警察論》寫到,歷史的警察與現代警察之間的聯繫從來都未隔絕。歷史是現實的母體,現實是歷史的投影,現實制度或者事物往往是歷史的遺傳或者延續。在現實中如果不能發現歷史的話,那也是超出常規經驗的。歷史通過一條或明或暗的紅線,影響著現代事物的脈絡和發展方向。任務制度都是生長而成的,並不是製造而成的;都是被發現出來的,而非被創造出來的。通過警察歷史來關照現實,從中發現以時間為主軸的變數對警察這種事物的修正及其原因,從而作為現代警察及其目的的借鑑或者警示。
《警察論》內容包括中外警察歷史、警察職業主義與倫理主義、警察多元角色、警察權力的分配與制衡、警察的行為與心理。

作者簡介

宋遠升,山東臨沂人,法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青少年犯罪問題》雜誌副主編、復旦大學司法與訴訟制度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君康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
1999年畢業於西北政法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華東政法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期間留學比利時獲根特大學法學碩士學位(LL.M);2010 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
主要代表著作:《刑事偵查的行為視角》、《刑事強制處分權的分配與制衡》、《法官論》等。出版法學專著11本,在全國各大期刊發表論文90餘篇。
警察論

名士書評

華東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杜志淳
警察是社會正義的保護神。在法治國秩序的建構中,無論多么美好的願望,根基之一無疑是來自警察辛勤的職業行為,正是警察將無數美好的願望或者深奧的理論轉化為現實。宋遠升博士著眼於警察這個大家比較熟悉的職業,深刻剖析了警察的多個方面。不僅有歷史中的警察,也有現實中的警察;不僅涉及警察的職業,也涉及警察的倫理;不僅涉及警察的行為,也涉及警察的心理;不僅涉及警察的權力,也涉及警察權力的制衡。可以說,本書在對警察的研究中,無論是在方法論方面抑或是在思想方面,都具有相當的深度及創新。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皮藝軍
受宋遠升先生之託,為他的新作寫書評。其緣由可能是本人曾經的刑警履歷,對這一領域有著十年的感知。作為一位犯罪學研究者,對警察的認知是至關緊要的。本書主要涵蓋警察的職業主義與倫理主義、警察的多元角色、警察的心理和行為以及警察權力的分配和制衡。作者從這四對範疇展開對警察的全方位觀照,同樣也建構了警察學的核心理論框架。我國高校至今還沒開過“警察學”,準備畢業後當警察的學生居然沒有上過這么專門為警察畫像的課程,不能不說是一大缺憾。本人期待這本《警察論》的出版將成為我國警察學界裡一塊堅實的理論基石。
華東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教授 楊正鳴
警察無疑是現代社會中最容易躍入人們視線的職業。然而,正是由於熟悉,才使人們對此方面的研究熟視無睹。宋遠升博士正是抓住了警察這種大家比較熟悉的職業,比較深入地進行了研究和探索。特別在研究角度上,宋遠升博士具有一定的創新之處。本書採用了綜合法學的研究方法:包括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等,為我們深刻而細緻地刻畫了個體警察及警察制度的全貌。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郭華
《警察論》是集理論研究上的創新性、探索性和前瞻性為一體的一部力作,其多視角的長期實踐觀察與頗具深度的獨立思考與之多維度的重構設計渾然一體,其研究成果不僅有理論厚度,也為實踐中警察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方向,對我國警察體制及其運行機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 陳衛東
為本書作序

圖書目錄

第一章警察的歷史源流001
第一節西方警察的歷史譜系001
一、馬列作家理論中的警察起源001
二、盎格魯——撒克遜型警察的歷史根源007
三、大陸型警察歷史溯源014
第二節中國傳統警察歷史溯源021
一、作為初建時期的中國傳統警察022
二、作為警察職能發展時期的中國傳統警察024
三、中國傳統警察的職能成熟及“警察國”出現029
第二章警察的職業邏輯035
第一節警察職業主義035
一、職業與職業主義036
二、警察職業主義的內容與要件037
三、演變中的警察職業主義043
四、警察職業主義與法治國建構047
第二節警察倫理主義050
一、警察倫理主義的範疇051
二、警察倫理主義動因057
三、警察倫理主義的效益060
第三章警察的角色064
第一節警察的政治角色064
一、警察政治角色的理據064
二、警察政治角色的類型067
三、警察政治角色的衝突與調和070
四、警察專業獨立性與政治性角色的平衡073
第二節警察的法律角色075
一、法律建構警察角色076
二、警察法律角色類型078
三、警察法律角色的衝突和界限081
第三節警察的組織角色084
一、組織中的警察角色構成與形象085
二、科層制、指揮模式與組織中的警察087
三、警察企業文化與組織中的警察091
四、警察組織中警察的權利093
第四節鄉土社會警察的社會性角色095
一、鄉土社會警察的社會性角色的內涵096
二、警察社會角色與社會人際關係100
三、鄉土社會警察的自由裁量權103
四、鄉土社會中警察執法實用主義的風格107
五、鄉土社會中警察的角色轉型110
第四章警察的行為及心理112
第一節結構功能視角下的警察行為112
一、作為分類學意義上的警察行為的界定113
二、警察行為的結構120
三、警察行為的功能125
第二節心理學視角的警察執法與警察非法129
一、作為心理活動現象的刑訊逼供機構129
二、警察刑訊逼供的心理分析132
三、在正向與負向心理價值之間138
第五章警察權力的分配及制衡141
第一節警察權力的演變及特質141
一、權力的基本解析141
二、警察權力的演變及形態149
三、警察權力的特質156
第二節警察權力的分配163
一、權力分配的基本內涵164
二、巨觀意義上的警察權力分配166
三、具化意義上的警察權力分配170
第三節警察權力的制衡183
一、權力制衡的基本內涵183
二、警察刑事強制處分權的事前司法制衡187
三、警察刑事強制處分權的事後司法制衡194
第六章中國警察的理性定位與多維建構206
第一節警察的幻影與實像206
一、理念中警察形象的幻影206
二、現實中警察形象的陰霾209
三、理性地認識警察211
第二節中國警察的多維建構214
一、職業社會學意義上的建構214
二、倫理意義上的建構217
三、心理學意義上的建構221
四、權力分配製衡理論視角下的中國警察權力建構225
參考文獻232
後記24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