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純慧,男,1963年生,遼寧省錦州人。全國首例先天性成骨發育不全症患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譚純慧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63年生
人物生平,成就及榮譽,個人作品,個人其它信息,社會評價,
人物生平
在錦州市古塔區,有一位身高不足一米體重三十多公斤患有重度殘疾的人,他叫譚純慧。在沒進過一天校門的情況下發奮圖強,在47年的人生路上一邊與病魔搏鬥一邊刻苦自學,筆耕不輟書寫人生,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近幾年又開始關注我市的城市文明建設,先後發表了很多這方面的稿件。這些成就如果是放在健全人身上可能並沒什麼,但是對於一個無法獨立行走、生活又不能自理的人來說則不知要付出多少艱辛!
譚純慧的童年是十分不幸的,剛出生時身體軟得像麵條一樣,八個月大時開始出現全身性骨折。15歲前他的每一天都是在無盡的痛苦中渡過的,身上的石膏與繃帶總是不斷,有時連咳嗽一聲都有被震斷的危險,醫生們雖然看不出這是什麼病但是卻下了“活不過一歲”的斷言。可是善良的父母卻以堅定的信念全身心地去呵護,身為高級剌繡工的母親還辭去了工作,以便能精心照顧他,教師出身的父親給他取了一個寓意“天資聰慧”的名字,希望譚純慧將來能聰明好學殘而不廢。
由於身體的緣故,譚純慧顯然無法走進校門象其他孩子那樣讀書,於是他就利用自己那過耳不忘的驚人記憶力將廣播中易記的內容印在腦子裡,等拿到報紙後再“對號入座”,同時父親還教會他用漢語拼音查字典的方法。天長日久,到了十歲以後譚純慧竟然能讀懂長篇小說。但是對於一個四肢長期骨折的人來說,要想看一張報紙、讀一本書談何容易呀!為了翻開報紙他得調動全身所有能動的部位甚至還要用嘴去叼,如果趕上胳膊斷了就得由母親舉著書或是用枕頭依著。常常是一篇文章讀下來累得他頭昏眼花。譚純慧就是這樣以獨特的學習方法積累了深厚的文學功底。
在他九歲時經過中外專家長達近二個月的會診,最後確診為當時國內首例的“先天性成骨發育不全症”,在21世紀的今天該病國內外尚無法治療。人往往是置於“絕境”而“後生”的,既然身體不能康復了那么只有通過努力拚搏才能為今後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隨著骨折次數的逐漸減少,譚純慧開始潛心於練習寫作,同時攻讀日文。但這條路對於他來說更難,因為要寫字就得需要坐著,但當時譚純慧的身體還無法長久支撐,只能時坐時躺,很多時候還得要母親扶著,一隻輕輕的筆在他孱弱的手臂里仿佛重若千斤。尤其是當時他的家住的是四世同堂的平房,不僅環境嘈雜而且冬季時屋子裡還非常寒冷,嚴重的氣管喘息憋得他透不過氣來。
不過,主觀上的努力有時候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過量的藥物再加上脊背的彎曲,使他的神經系統受到了損害,越想把字寫好手顫抖得就越厲害,心慌氣促難以自持,好不容易產生的創作靈感卻在艱難的書寫過程中跑得無影無蹤。於是為了練習書法,夏天揮汗如雨冬季冷汗真流,手上的皮不知被筆磨得掉了多少層,可收效始終不大。更讓他苦惱的是:沒一手好字還影響到了稿件的發表。雖然問世的作品並不算少,可那是以十幾乃至幾十倍的投稿量換來的!有位編輯曾直言不諱地告訴他:“你的字如果達到寫作的水平,中稿率肯定能更高。”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他有了一台自己的電腦後。但是有了電腦如何使用又是一大難題,沒有很具體的使用說明更無法進培訓班,連起碼的開關機順序都不懂。他只好讓家裡人買來有關書籍,通宵達旦地自我“操練”。不久,基本操作、五筆字型等等就運用的得心應手了。此後,譚純慧的發稿率果然有了很大的提高。
1984年他從報章上看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函授招生簡章,求知慾極強的譚純慧非常渴望能彌補沒上過學的遺憾,因此也想參加。辦學單位在得知他的情況後破格錄取,並指派三位老師專門負責為其批改作業。經過夜以繼日的苦讀,1986年譚純慧在近三百名學員中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外國文學函授畢業證書。
“梅花香自苦寒來”,十幾年的努力終於贏來了豐收的季節。二十歲時,他就為父親參預的一項科研項目翻譯了幾十萬字的日文資料。此外,譚純慧已在省內外各類報刊、電台發表散文、雜文數百篇,其中受到省市級主辦單位嘉獎的作品就有幾十篇。尤其是他創作的小小說《貓眼兒》在全國精短作品大賽中獲得優秀作品獎、散文《撲向太陽的懷抱》被編入《當代新人優秀作品選》。另外,譚純慧連年被省內外的新聞媒體評為優秀通訊員、聽評員和榮譽聽(觀)眾等稱號。
譚純慧還積極參予社區樓院的文明建設,他充分利用自身經常接觸電台、報刊和網際網路的條件,一方面向同樓的街坊鄰居及時宣傳國內外的時事新聞,另一方面則把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停水停電等通知及時轉告樓內值班員,提醒居民作好準備。在值班人員不在時他則為居民代收書報信件。與此同時他還通過自己手中的筆從理論上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貢獻了一批富有見地的文章,並都被新聞單位所採用。此外他還對社區樓院的精神文明建設寫出大量的新聞報導,極大地推動了社區的各項工作。為了使這些文章言之有物觀點準確,他在無法出屋的情況下通過電話的方式向一切熟悉的人查藉資料,並注意和身邊人多討論多交流,時刻把從言談話語中所得到的信息保存下來,所以說每篇文章都包含著譚純慧的大量心血與辛勞。
他撰寫的《關於如何強化政府管理職能提高市民素質之初探》一文受到了省、市區領導的重視。市區領導多次到家裡看望他,省文明辦的負責同志也專程來到他的床前,對其身患殘疾心繫社會的精神予以了高度的讚揚,在聽了他的事跡匯報後省文明辦的領導感嘆道:“如果全國的殘疾人有一半兒能像你這樣,那么對全社會所產生的巨大的積極影響將是無窮的。”
從幾年前起,譚純慧開始藉助網際網路打開自己的視野。由於他平時就酷愛足球,所以在網上他寫出了大量這方面的文章,很快引起了有關網路新聞單位的注意。1999年7月,被ESPN中文體育網聘為足球直播員,後由於工作突出又轉聘為新聞編輯和直播總監,至今已工作十年多,年年受到公司的嘉獎。
對於譚純慧的事跡,省市報刊電台和電視台多次作過報導,曾走進了《焦點訪談》節目。古塔區委宣傳部連續兩年授予他宣傳工作先進個人的稱號,2002年2月又被中共古塔區委、古塔區人民政府授予“新聞宣傳工作標兵”。
“路漫漫其修遠兮”,譚純慧並沒有停頓奮鬥的腳步,在生活的征途上他還在艱難的跋涉,以不懈的努力去實現新的超越!
成就及榮譽
2002年5月,譚純慧被評為錦州市殘疾人自強標兵,市委領導在頒獎大會上對其所做出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讚揚。
2008年,譚純慧在由人民網、新華網等46家新聞網站和商業網站聯合主辦的中國網路媒體首屆“網路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中,經全國網友的投票光榮當選。
個人作品
1.貓眼兒
2.撲向太陽的懷抱
3.關於如何強化政府管理職能提高市民素質之初探
個人其它信息
2002年5月2日,一場特殊的婚禮舉行了。用世俗眼光看,這是一段並不相配的婚姻,當美麗的川妹子帶著孩子嫁給身有殘疾的譚純慧時,別人對他們的婚姻指指點點。四年後,記者來到譚純慧的家,見到了生活得平淡但卻異常幸福的譚純慧夫婦。18日上午10點鐘,外面下著小雨。當記者一身濕漉漉地敲開譚純慧家的門時,開門迎接記者的是許迎春,在她身後是坐在輪椅上的譚純慧。掛在兩人臉上的笑容都是淡淡的,但卻透著幸福。屋子收拾得乾淨整潔,茶几上放著一大束百合花。採訪就在濃郁的花香和夫妻倆幸福的笑容下愉快地進行著。網路開闊了他的眼界也讓他擁有了愛情用“有緣千里來相會”這句話來形容譚純慧和許迎春的愛情,一點也不為過。譚純慧患有“先天性成骨發育不全症”,有時連咳嗽一聲都有骨折危險。身殘志不殘的他憑著堅強的毅力開始自學,自學了大學課程,日語也達到了專業水準,同時他還搞起了創作。2001年初,他給重慶一家報紙做體育特約撰稿人。這家報社是內部網,他們給譚純慧提供一個四川地區經常使用的聊天工具來傳稿件。在這裡,譚純慧認識了許迎春。兩人聊工作、學習、聊人生,逐漸有了共同語言。那時,許迎春的前夫剛去世,身心疲憊,心情低落,譚純慧給了她很大安慰:“你還年輕,今後的路還很長,我希望看到你能重新振作起來。我一個殘疾人都能樂觀地面對人生,你也一定可以!”隨著交往深入,兩顆心逐漸貼近。身邊人都感覺到迎春變開朗了,笑容多了!2001年秋天,譚純慧給許迎春寄去了自己的照片,讓她能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十多天后,經過反覆考慮的迎春給了他回覆:“我覺得自己還是割捨不下你!”2002年5月,本相隔千里的兩人,終於排除萬難結合在一起。一個好兒媳婦婚後頭半年多時間,迎春一直在四川工作。直到2003年春節,經過多方努力,迎春的工作終於調到錦州,滋潤在甜蜜愛情中的小兩口終於不用兩地相隔了。但不久,譚純慧的父親得肺癌臥病不起,住在醫院。新婚不長時間的小兩口肩上的擔子一下重了很多。母親去醫院照顧父親,迎春更是忙得不可開交,除了工作外,她要照顧譚純慧、孩子的日常生活,還得幫婆婆照顧公公。儘管很勞累,但她從未有過任何怨言。老人臨過世前,緊緊拉著迎春的手,用微弱的聲音欣慰地說:“我很高興!”簡單的話語表達了老人對許迎春的感激。父親去世後的那年冬天,婆婆的膝關節出了問題,不能下地。“當時醫生都說,我母親年歲太大了,這腿治好也不太容易!”迎春不信這套,仍堅持每天給婆婆敷藥、按摩。她一個人騎腳踏車滿市地跑藥店,給婆婆買中藥、向大夫諮詢應該如何治療婆婆的腿,還上網查閱相關資料。不管多累,迎春每天都堅持熬一大鍋中藥,蹲在地上捧著婆婆的腿用熱氣熏。迎春的心血沒白費,轉年春天,婆婆的腿好了,能下地了!老人高興地逢人就說:“沒有我兒媳婦,我這條腿肯定好不了了!”妻子對父母做的一切,譚純慧看在眼裡,感激在心。採訪中,譚純慧自豪地說:“在我家,根本不存在什麼婆媳不和的問題!現在我幾個外甥女來之前,都會先打聽她在不在家,要是不在家,她們都不來了!”面對別人的指點小兩口泰然自若婚後的生活平靜而瑣碎,照顧譚純慧的工作被迎春一手“承包”下來。用他們的話說:“婚後的生活,每天都是溫馨、和諧的!”每天早上6點半,譚純慧起床後,迎春就會抱著他去洗手間,然後給他打水讓他洗漱。常年坐輪椅,譚純慧得吃易於消化的飯菜,迎春就會給他做。譚純慧在網站做管理工作,趕上休息,迎春就會幫丈夫找他工作需要的資料。晚上,迎春又得照顧孩子的起居、學習。看著迎春每天忙碌的身影,譚純慧心疼地說:“她休息比上班還累!”天氣好的時候,迎春會帶丈夫出去曬曬太陽。她一個人就能帶丈夫出門,不用其他鄰居幫忙了!前些日子,小兩口去古塔公園散步。附近的人看到後,都對他們指指點點,說什麼的都有,其中不乏很難聽的話語。但兩人誰都不在意,泰然自若,根本不理會那些人的閒言碎語。兒子6歲了,他和譚純慧關係特別好,趕上迎春上班,孩子的學習就靠譚純慧監督。譚純慧說:“我要是打點滴,只要一聽到我這頭有動靜,孩子就會馬上跑過來看我這頭有什麼事!”兩人深情的對望令人感動採訪時,許迎春坐在丈夫旁,靜靜地聽,很少插嘴。譚純慧說話時,兩人經常對望,眼神中充滿著柔情。許迎春始終把“愉快”兩字掛在嘴邊:當初和他上網聊天時,心情是愉快的;感情慢慢發展,她說,如果不和譚純慧在一起,生活又得回到以前的軌道,她捨不得放棄和他在一起的愉快、默契的生活;婚後四年,迎春對自己婚姻評價依舊是“愉快的”!許迎春說自己很幸福,有深愛自己的丈夫、聽話的孩子,她說:“對於那些閒言碎語,根本沒必要理會!”譚純慧說:“在外人眼裡,他們是很難理解我們的愛情的!”離開譚家,外面的雨依舊在下。記者的心情卻是晴朗的,內心充滿了感動!“我願意和他過一輩子,永遠永遠的!”這是採訪結束時,迎春說的話。
社會評價
1.超越自我書寫人生的強者
2.堅強的鬥士
3.奇蹟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