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竹山

譚竹山(1902年~1980年2月),廣東早期的中共黨員,是大革命時期廣東婦女運動的領導人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譚竹山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02年
  • 逝世日期:1980年2月
  • 出生地: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新元坊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簡介,生平,

人物簡介

譚竹山,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新元坊人,生於1902年,是著名革命家譚平山的胞妹。因父母早逝,譚竹山於少時便跟隨二哥譚平山生活,耳聞目染,思想追求進步。她除受兄長的革命薰陶外,還得到譚植棠、張善、譚天度等人教導,青少年時期便積極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活動。

生平

1922年,譚竹山考入廣州市立女子職業學校讀書,該校是在婦女解放的呼聲中建立起來的,就讀的都是家境比較清貧的女青年。在學校,譚竹山認識了區夏民等進步女青年,與她們一起學習、生活。不久廣州市電話局招收女司機(接線生),她們都從學校調進了電話局,從此在一起過著半工半讀的生活,成為戴著校章的女工人。1923年譚竹山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並加入中共團廣東區委建立的進步學生組織“新學生社”,1924年譚竹山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4年春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州工運和學運蓬勃發展起來。3月8日,廣州市舉行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這在我國是第一次,也是第一次國共合作之後開展紀念革命的國際節日的首次活動。這次紀念活動是以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名義發起,在共產黨廣東區委領導下,由廣東新學生社進行宣傳和發動的。紀念會在西瓜園(今人民中路廣州日報社及其鄰近曠地)舉行,譚竹山作為廣州市立女子職業學校代表參與其中。同年夏天,由於廣州市電話局工人工資被無故剋扣,引起工人的極大不滿。為爭取女工的合理待遇,譚竹山向組織請示後,發動和組織女司機工會同當局進行鬥爭。她聯同當司機的同學一起籌建廣州電話女司機聯合會。市電話局局長陸某不僅反對,並開除譚竹山、馬少芳兩人。在中共廣東區委會婦委、新學生社、市工代會的領導和支持下,譚竹山堅持鬥爭,終於取得了勝利,迫使電話局取消禁令,接受女司機提出的允許組織工會等五個復工條件,還將譚竹山提為班長。在11月,“廣州市電話女司機聯合會”(簡稱女司聯)在勝利中誕生,譚竹山當選為聯合會主任,區夏民、馬少芳、駱正卿、馮煥歟、黃振華等當選為執委。“女司聯”是廣州工運的一支有生力量,於1925年5月加入廣州工人代表會,成為該會第一個女工會,該會的成立標誌著廣東女工運動的開始。
1925年2月,譚竹山受中共廣東區委委派,與周冠卿、陳慕貞到順德大良以國民黨中央工人部名義辦學,順德縣當時有6萬多繅絲女工,譚竹山她們在當地辦了兩所女工夜校,分設在鳳群國小和胡侯祠上課,她們聯繫女工,號召女工入學,啟發女工的思想覺悟,每校學員60餘人。4月初,四區西滘鄉(今屬北滘鎮)繅絲廠廠主無故打傷2名女工。幾百名女工在西滘農協會負責人區容的支持和參與下實行罷工抗議。中共順德支部即派譚竹山和周冠聊到廠指導。受到當地土豪劣紳和廠主的破壞,先是指使爪牙到女工家進行恐嚇,繼而派人暗殺由黨派到該廠指導罷工的一位男同志(不遂),後又勾結當地軍閥實行武裝鎮壓,區容慘遭殺害;女共產黨員周冠卿及女工區大妹、區桂被捕,押解到廣州囚禁,西滘工會在順德黨支部通過廖仲凱把他們營救出獄後即宣告成立。兩個月後,資方又以女工如果入會,則停業閉廠,拒收當地農民蠶繭來威協民眾,並通過封建宗族“父老”會作出決議,要把區大妹、區桂兩人捉入豬籠拋落河裡浸死,女工入了會的要立即退出。因此,區大妹、區桂被迫離開西滘,譚竹山也被迫返回大良。在封建勢力和資方經濟制裁雙重壓力下,工會未能取得勝利,但也給反動勢力以沉重的打擊。
1925年2月,根據中共“四大”在《對於婦女運動之決議案》的精神,同年3月8日,廣東婦女解放協會籌備委員會成立。成員有夏松雲、馬少芳、馮明光、張婉華、譚竹山、何怡之等黨、團員和新學生社社員。籌備會擬定了具有反帝反封建內容的綱領、章程和宣言,提出了婦協的奮鬥目標和任務。5月10日,廣東婦女解放協會成立。“婦協”成立後僅一個多月,震動全世界的省港大罷工爆發了。譚竹山領導女工積極投向到這場革命風暴中去,並參加省港罷工委員會舉辦的罷工女子學校的教學工作。是年秋,擔任中共廣東區委組織的廣東區委婦女運動委員會委員,接著被選為“婦協”候補委員,任演講委員會委員,組織委員會書記等職。她身體力行,積極發動婦女參加反對“帝國主義五卅大屠殺”、“五一節遊行”、“擁護北伐”等一系列遊行集會活動,並在民眾集會中發表演講,呼籲男女平等、廢除納妾、提出制定婦女、兒童保護法等。婦女們在運動中逐漸覺醒,積極參加各種革命活動。
1925年10月14日,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攻克惠州後,總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的安排,譚竹山與共產黨員朱祺、何友逖、李國英,共青團員肖鵬魂(肖雋英)等留下,在惠州設立東征軍惠州留守處,負責發展黨、團組織,開展工、農運動。國民黨黨部成立惠州八屬特別委員會,譚竹山作為委員之一,負責婦運工作。期間,國民黨廣東省黨部為配合南征,組織了由潘兆鑾任主席的“國民黨南路特別委員會”,受中共廣東區委安排譚竹山同時任該會委員,組織開展婦女運動。1926年1月,譚竹山被派到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工作,擔任宣傳委員,接著國民黨廣東省黨部也成立婦女部,部長何香凝,秘書鄧穎超,譚竹山也是該部的主要幹部。受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委派,譚竹山先後到曲江、惠州、江門、新會、台山等地指導婦女運動,組織組建各地婦協分會。同年6月,譚竹山回廣州組織成立廣州女車衣工會。是年7月,廣州女司機聯合會改組,譚竹山擔任執委會委員。
譚竹山同時在國、共兩黨負責婦運工作,組織多次婦女運動,雖然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但她對當時的階級鬥爭形勢仍保持著清醒的認識。她在1926年7月l日《婦女之聲》第20期刊登的文章《婦女運動的我見》曾針對當前國民政府倡導下的廣東婦女運動中存在的問題指出:“自五四運動以來,婦女運動的呼聲,卻一天高過一天,甚么職業解放呀!教育平等呀!婦女參政呀!都高唱入雲際,瀰漫空間了。”並沒有實質地為婦女爭取權益,只是空喊口號。為此,譚竹山更加積極投身革命的廣東婦女解放運動,向廣大婦女宣傳無產階級婦女解放運動的理論,並根據黨的指示,把革命的婦女運動向各地擴展。
1926年10月,受黨委派譚竹山赴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在莫斯科,譚竹山積極學習革命真理,探尋革命救國的道路。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譚竹山立即要求回國工作。7月,譚竹山獲準回到廣州,由於當時廣州黨組織已轉入地下,黨安排她到香港負責黨委機關的聯絡工作,她以家庭教師身份作掩護,秘密傳送檔案,積極參與廣州起義準備工作。廣州起義失敗後,譚竹山與區夢覺等同志一起在省委交通局工作,並為省委機關刊物《紅旗》撰寫文章。1928年冬,中共廣東省委在香港召開第二次幹部擴大會議,譚竹山奉命與賀昌同志以結婚儀式作掩護,避開英警和特務的耳目,使會議得以順利舉行。
1929年,譚竹山任中共香港地委婦女部負責人。她深入女工當中,以“識字小組”的形式,宣傳革命道理,組織女工進行革命鬥爭。當“自強膠鞋廠”的工人罷工時,譚竹山積極發動女工回響,迫使廠方打接受工人提出的條件。
1930年春,廣東省委機關遭受破壞,譚竹山受命到新加坡機關秘書處工作。後新加坡黨機關亦受破壞,譚竹山奉命返回香港,由於革命形勢惡劣,組織決定讓她自我找職業掩護。因生活困難,譚竹山離港到上海謀生,自此與黨組織失去聯絡。後來,輾轉在青島禮賢中學、重慶南開中學任教。
新中國成立後,譚竹山回廣州在市婦聯工作,1962年任廣東文史館研究員。離休後隨夫去江蘇無錫定居。1979年被選為江蘇省無錫市第六屆政協委員,1980年2月因病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