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尚忠

譚尚忠(1722-1796),字因夏,一字古愚,號薈亭,江西南豐人。清代廉吏,文學家。乾隆十六年(1751)進士,歷任廣東高廉道、河南按察使、廣東按察使、甘肅按察使、山西布政使、山西巡撫、安徽巡撫,後因事忤逆權臣和珅,以“失察”的罪名貶謫為福建按察使,後起用為雲南布政使,雲南巡撫。譚尚忠辦事講究原則,不徇私情,彈劾官員不避嫌怨,不畏權勢,為官四十多年,清正廉明,身無長物。嘉慶二年(1796)卒於吏部左侍郎任,終年75歲。

基本介紹

  • 本名:譚尚忠
  • 字號:字因夏,一字古愚,號薈亭
  • 所處時代:清代
  • 出生地:江西南豐
  • 出生時間:1722
  • 去世時間:1796
  • 主要作品:《紉芳齋雜著》,《紉芳齋詩文集》
生平經歷,主要著作,其子介紹,

生平經歷

乾隆十六年(1751)進士,分發戶部任職。十九年期滿留補戶部主事。二十三年升員外郎,二十五年記名御史,旋升郎中,再授御史,仍兼戶部行走。二十七年授福建興泉永道,兩年後因涉案而應革職,得旨送部引見,以員外郎用。三十年補刑部員外郎。三十四年以後先後任廣東高廉道、河南按察使、廣東按察使、甘肅按察使、山西布政使、山西巡撫、安徽巡撫等。因得罪和珅,四十七年降補福建按察使,後署福建布政使,升雲南布政使。五十一年任雲南巡撫,署雲貴總督。其間,對滇銀開採、滇銅與粵鹽之互易、嚴禁各銅鉛廠偷漏銅鉛以杜絕私鑄小錢、主張不禁商民部分售賣銅斤等事項多有奏報,深得乾隆信任。對屬下官員辦事不力、貪贓枉法者多有舉報彈劾。五十八年三月授刑部右侍郎,六十年充湖北鄉試正考官。嘉慶元年(1796),參加乾隆主辦的“千叟宴”。嘉慶二年卒於吏部左侍郎任。嘉慶六年入祀鄉賢祠。
為人剛毅精幹,敏於任事,且清廉自守,所至為民興利除弊,廉名卓著。受知於乾嘉兩朝。嘉慶二年,與千叟宴,御賜如意、手仗,不久卒。詩文俱善。其詩載道陳事,直抒隱臆,趨於自然。寫景詠物詩清新華秀。其書法別具一格,頗享盛名。著有《紉芳齋雜著》、《紉芳齋詩文集》。

主要著作

著有《紉芳齋雜著》、《紉芳齋詩文集》。

其子介紹

子:譚光祜(1772-1831),字子受,一字鐵簫,號櫟山,亦號午橋。清代書法家。有才,能詩能文,精書法,善騎射,還作過紅樓夢曲,並且上演過(見吳雲《紅樓夢傳奇序》)。
孫:譚祖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