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友夏小品

譚友夏小品

《譚友夏小品》是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明)譚友夏。

基本介紹

  • 作者:(明)譚友夏
  • ISBN:9787503914485
  • 頁數:242
  • 定價:11.8
  •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6-08
  • 裝幀:平裝
  • 叢書:  明人小品十家
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作者介紹

譚友夏,名元春,字友夏,湖廣竟陵(今湖北省天門市)人。明神宗萬曆十四年(1586年)生。兄弟六人,其父早亡,寡母辛勤操持,將其兄弟撫養長大。因此,早年譚友夏頗多艱難,並與慈母感情很深。
譚友夏幼時即顯出超人的藝術才華,以博學多聞而稱道於鄉里。他不僅自己刻苦學習,而且以兄長身份,嚴格督促五位弟弟功課,以孝悌出名,後五個弟弟皆有功名。
譚友夏二十歲時,即已非常出名,時同鄉鐘惺慕其才華,與之結成好友。鐘也是明代大文學家,他與譚友夏義趣相投,共同對明代空疏的學風、文風感到厭倦,認為他們不是流於膚淺就是文詞輕佻,因而想別立一種新的藝術風格來改變它,以匡正俗弊。於是二人合編了兩部詩選,即《唐詩歸》、《古詩歸》,在當時名噪一時,影響極大,人稱“鐘譚”、又或稱他們所創詩體為“竟陵派”。譚友夏喜歡縱情山水之間,在幾十年間曾游遍湘中、鄂西等地的名山大川。在南嶽衡山遊覽時深為其秀麗景色打動,除了寫了許多詩文來紀念外,鐘惺把住室取名為“岳歸堂”,譚友夏把自己的詩集取名為《岳歸堂集》。可見影響之大。
或許因為譚友夏才情過高,名氣太大,他在科舉道路上反而一直不順。他很早就入學應試,但屢屢不能得中。他的弟弟早已考中進士、舉人,他還是個不第的秀才。這對他打擊很大。後來,在明熹宗天啟十四年時,他終於考中舉人,並且是全省第一名。他非常高興,儘管那時他已四十二歲,他仍覺得大有可為。但是,噩運很快又籠罩了他,先是他會試不中,接著慈母也離他而去,好友鐘惺又不在人世。這一連串的打擊使譚友夏幾乎接近崩潰。他對慈母十分孝順,母子感情很不同一般;鐘惺是他的知己和師友,這二人的去世嚴重地損害了譚友夏的健康。既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
譚友夏自幼喪父,因而其性格中原本就多一些乖戾之氣,年青時義氣風華,名頭又大,卻屢屢不中,長期壓抑使得他心理上頗為扭曲。他自名為“老盪子”,並寫有“空知年貌不知好,燕子樓頭亦草草”句,表現出心灰意冷,憤世疾俗的心情。
以後,譚友夏又參加了幾次會試,都沒有考中。復社興起後,他又加入了復社,被列為“復社四十八友”之一。可惜沒過多長時間,在明思宗崇禎十年(1637年)他入京會試時,不幸病死在旅店中,終年五十二歲。
譚友夏是明末著名的文人,死後留有許多文章詩詞。他生前即已刊刻了一部詩集,名為《岳歸堂集》,以後又陸續集結了一些,如《岳歸堂新詩》,《鵠灣文草》、《岳歸堂已刻詩選》等。後來他的崇拜者張澤將這些內容合刻在一起,命名為《譚友夏合集》。廣行於世。

作品目錄

目 錄
前 言
寄太史羅公萸江啟
奏記蔡清憲公(一)
奏記蔡清憲公(二)
上座主李太虛太史箋
答李長叔表兄
答金正希
寄周伯孔書
寄陳玄晏書
奉郡尊葉公玉壺書
與舍弟五人書
甲子夏答袁述之書
答袁述之書
答鐘伯敬書
答劉同人書
答韓求仲書
與鐘居易
答池直夫
游玄岳記
游南嶽記
初游烏龍潭記
再游烏龍潭記
三游烏龍潭記
陳武昌寒溪寺留壁六詩記
《詩歸》序
《東坡詩選》序
刻《水經注批點》序
《蔡清憲公全集》序
《袁中郎先生續集》序
《選語石居集》序
《黃葉軒詩義》序
長安古意社序
《周元如遺詩》序
《操縵草》序
刻《黃美中文》序
《吊忠錄》序
《汪子戈己詩》序
《潘景升戊己新集》序
《古文瀾編》序
《王先生詩》序
《醉藥軒遺稿》序
《秋閨夢戍詩》序
《自訂製藝》序
《秋尋草》序
《諸宮草》序
《官子時文稿》序
《譚叟詩》引
《周子和存詩》引
《迎浦兒詞》引
《雪蘭詞》引
《高霞樓詩》引
《期山草》小引
《游九峰山詩》引
潛刻《右丞墨跡》引
《喪友詩三十首》引
自題《秋冬之際草》
自題《湖霜草》
題《虎並詩》
題《西陵草》
題《客心草》
題《游首集》
題《拭桐草》
題《簡遠堂詩》
題《退尋詩三十二章》記
題周氏《游宴詩》後
跋樂至知縣蔡先生傳
退谷先生墓志銘
先府君志銘
先母墓志銘
聞母傳
郊寒辯
祭鐘叔靜文
哭徐乾之文
求母氏五十文說
“先隱園”題門說
二杖說
女山人說
五華別號說
近縣五里募修路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