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取相,是佛教術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識取相
- 屬性:佛教術語
- 出處:集異門論十一卷十三頁
-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識取相,是佛教術語。
識取相,是佛教術語。云:云何識取蘊?答:若識、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嗔,或痴,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識取蘊。...
意謂唯有識而無外在之對象,系唯識學派之根本學說。Vijn~apti 為由vi-jn~a^(知)之‘催起相’語基 vijn~apaya 衍生之語,系唯識學派之術語,指識之顯現。唯識二十論記以‘唯’即是否定外境,故‘唯識’一語意謂無境。蓋識之顯現乃阿賴耶識由無始以來分別薰習所致,由此顯現所取之外境與能取之我,故...
識境四相意思是謂眾生於此四法。出自《金剛經論》。【識境四相】 [出金剛經論] 謂眾生於此四法。不了虛假。而於心識之境。妄生邪見。執著取相。故名識境四相。一我相為眾生於五陰法中。若即若離。計我我所之實。是名我相。(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若即若離者。謂計即陰是我。...
二、所緣緣 心對於境界時(如眼之於色),心謂之能緣,境界謂之所緣。心、心所法緣其境界而生起,名為所緣緣。如五識身等,以五別境為所緣,第六識身等,以一切法為所緣。三、等無間緣 心所相續上而立的緣,滅於前念之心法,己逃避而開導彼,以引起後念心法之作用。猶如渡野中獨木橋,前...
於此假名起執取相。故名假名相。二法相謂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以肉眼觀故。則見是有。以慧眼觀故。則見是無。眾生迷故。於此等法起執取相。故名法相。(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也。十八界...
”所謂“現識”,“譬如明鏡持諸色相,現識處現,亦復如是”。其成因為“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故大體相當第八藏識之有生滅雜染的一面。所謂“分別事識”,謂此識之因,在“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故相當八識中的前七識。又此“現識”與“分別事識”,二者“壞不壞,相展轉因”,故是互為因果...
取此相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識相。以先思惟無邊識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第二無色定。故說此名識無邊處。複次依等流故,說此定名識無邊處。謂瑜伽師,從此定出,必起相似識相現前。謂於識相,歡悅而住。具足住者:謂得獲成就識無邊處善四蘊。於得獲成就,說具足住聲。是故名為識無邊處。...
又論中多處引用夢喻,破現量證中的憶持識境不離識,及否定外色成立唯識,都是受到《攝大乘論·所知相分》的影響。繼承本論思想最明顯的,乃《成唯識論》,在釋九難以成立唯識的部分中,第二世事乖宗難、第三聖教相違難、第六現量為宗難、第七夢覺相違難和第八外取他心難,與本論內容幾乎一樣。另外,第...
謂四識住。如經言:有四依取、以為所緣,令識安住。謂識隨色住,緣色為境。廣說如經。乃至我終不說此識,往於東方,乃至四維。然我唯說於現法中,必離欲、影、寂滅、寂靜、清涼、清淨。如是已顯經中如來所說諸識住相。又云:又復諸識、自性非染。由世尊說一切心性、本清淨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
佛教《大乘起信論》用語。三細與六粗之合稱。為根本不覺所生之三種微細相,以及更以境界為緣而生起之六種粗顯相。 三細者,即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因其相微細難知,故名三細。六粗者,即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系苦相,較三細相更為可知,較粗顯,故稱六粗。基本信息 《...
現量可說是純粹感覺,主要是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的活動,也包括與這些識同時而起的意識的活動。這個意識不是全部第六意識,而是與前五識同時而起的“俱意”的活動。前五識與外界發生接觸,留影像在第六識上,它可以繼續開展下去。前五識緣境的自相,但不做任何分別,即所謂“正智於色等義離名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