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霜天畢業於淡江大學中文系,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暑修班結業。曾任教於台北市立啟聰學校,現已退休。民國五十七年正式寫作,作品以散文居多,小說其次,已出版文集計有《綠樹》、《夢回呼蘭河傳》、《渡》等十餘種。民國六十五年以《梅村心曲》榮獲第二屆國家文藝獎;翌年,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七十年,獲頒第二十二屆文藝獎章;七十三年,獲頒第十九屆中國語文獎章 。 2 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台灣文壇上,是以獨特的客家生活經驗和鄉土情懷抒發而自稱格局。特別是她的長篇小說《梅村心曲》,更成為客家女性鄉土生存歷史的真實寫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霜天
- 別名:本名謝文玖
- 出生地:本鄉朝陽村
- 出生日期:民國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 畢業院校:淡江大學中文系
- 性別:男
簡介,概述,大學歷程,寫作風格,解讀《梅村心曲》,評論,
簡介
謝霜天,本名謝文玖,民國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生,本鄉朝陽村人。先後畢業於銅鑼國民國小、省立苗栗中學、私立淡江大學文理學院中文系,民國七十年結業於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暑修班。曾任教於台北市立啟聰學校,現已退休。民國五十七年正式寫作,作品以散文居多,小說其次,已出版文集計有《綠樹》、《夢回呼蘭河傳》、《渡》等十餘種。民國六十五年以《梅村心曲》榮獲第二屆國家文藝獎;翌年,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七十年,獲頒第二十二屆文藝獎章;七十三年,獲頒第十九屆中國語文獎章。
概述
民國五十七年正式寫作,作品以散文為多,小說其次,已出版之文集計有《綠書》、《心畫》、《梅村心曲》、《渡》、《霜天小品》、《夢回呼蘭河》等十餘種。民國六十五年,以長篇創作《梅村心曲》榮獲第二屆國家文藝獎;七十三年,獲頒第十九屆中國語文獎章。其擅長寫清麗的散文,筆觸洗鍊明快,充滿感情,而兼有樸質的美,不喜歡連用堆砌的辭藻,也不無病呻吟,喜歡寫她熟悉的人物事象,也喜歡歌頌春天鼓舞人們樂觀進取的情緒。於作品中儘量宣揚人性高貴的一面,尤其難得的是能把世間一切悲苦、窮困、不幸看做未來希望與快樂的推動力。其夫周錦,對現代文學的研究和推動亦貢獻良多。
大學歷程
浮生若夢,憶起念淡江中文系四年的往事,竟已稱得上《年代演遠》。
民國五十一年秋,我從山城苗栗,來到河海交界,空氣中飄著陣陣魚腥味的淡水鎮。因女生宿舍已額滿,只好與高中同窗雪香在學校附近租住民房。還記得通往校區的英專路兩旁,儘是一、二層樓的矮房子,錯落的開著幾家小商店。將近克難坡前,往下望去,一大片綠野平疇,縱橫阡陌中點綴著一排排的防風林,以及竹樹交映下的樸素農莊,十足的傳統鄉間景色。
登上克難坡,初見校園,就覺那沿著斜坡而上,分列兩邊的黑瓦建築,和中央路上宮燈造型的高高路燈,相當古樸,典雅而別致。走進教室,倚窗而坐,光線明朗,左右顧盼,兩側都有平整的草地與扶疏的花木,山風穿梭,捎來淡淡的花草清香,但覺自己宛若置身古代的書院中。
教我大一課程的老師們,印象最深刻的是:《史記》沉亮老師,《文學概論》葉慶炳老師,《國文》戴璉璋老師。理平頭、個子不高的沉老師,講課帶點鄉音,但表情生動,頗能把握筆法、氣勢的特色,使書中人物活靈活現,呼之欲出。葉老師那時剛新婚,滿面春風,笑口常開,上課旁徵博引,很有學問。他擔任我們大一導師,大二、大三又教我們《中國文學史》,可說緣份不淺。戴老師青年英俊,道地的書生模樣,上課條理清晰,引證豐富,一手板書端正勁秀。
課餘,待在租居,不是看書、閱報,就是寫信、記生活札記,用蠅頭小字在紙上絮刀著,抒發初次離家的悒悶與思念。我和室友在鄰舍搭夥,第一次吃到淡水特產──又香又脆的和清爽可口的,《水蕹菜》,至今仍難忘味蕾初遇的那份欣喜。晚飯罷,我們常到田埂上漫步,有時緣路上山,回首望見又圓又大的紅日正擱在海平面上,便拔步往高處去,目送夕陽冉冉隱沒為止。這時,西天綺霞抖落一匹綿緞在淡水河上,也為觀音山烘襯出臥佛般莊嚴的立體剪影。
假日何處去?那時的窮學生頂多看一場電影,就算是至高享受。要不然,穿一雙布鞋,與室友到街巷間壓馬路,伸展好奇的觸角;或是到山巔水湄,無目的地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撿幾片美麗的落葉回來作紀念。
課業有點繁重,心情有點憂鬱,日子有點單調,幸而置身在壯闊與秀麗兼具的淡水風光里,大一生活咀嚼起來雖猶如青橄欖,澀味難免,倒也不失一股回甘的清新美感。
大二,上課地點改在城區部。位於台北市博愛路的校舍,看起來十分簡樸,規模也小,好處是交通方便,離植物園又近。我那時租住泉州街,每天穿過水木清華的植物園上學,也常徘徊園中散步,或坐在池畔柳蔭下看書,此處依然成了校園的延伸,彌補了校地狹隘的缺憾。
那一年,我最喜歡上的課是《詩選》。相信很少人不為葉嘉瑩老師的丰采傾倒,她上課時的聲調、神情、韻味,事隔三十多年,猶栩栩然在眼前清晰映現。她帶領我們翱翔於詩的國度,一一叩訪唐代重要詩人的門扉,與一顆顆敏銳的詩心晤對,她啟發我們豐茂的想像,激起我們對詩的喜愛。在那段懵懂年歲里,我對念中文系原有茫然不知何去何從之感,也曾在轉系與否的十字路口踟躇四望。自遇到葉師後,迷亂的心才漸漸安穩下來,能夠單純的享受讀者之樂,而不再為將來出路問題憂心。從「詩選」、《詞選》到《曲選》,葉師一直教我們到大四。念大三時,我還多選了一門她的《杜詩》,真是受益良多。
升上大三,《重頭戲》上場,那就是系主任許世瑛先生擔任的《聲韻學》。許先生極度近視,戴著厚得不能再厚的眼鏡,看書時得舉近鏡片才能辨視放大的字型,但他記憶力驚人,一大面板書希哩嘩啦立時寫就,可謂《筆落驚風雨》,而他講課也真稱得上出神入化,把一門鹹認為艱澀枯燥的課程教得人人都明白。我本非做學問的料子,兩學期《聲韻學》卻都拿了九十七的高分,原因是許先生常要我以客家語念出某字的發音,以印證現代方言仍保存中原古音,《入聲字》非杳不可尋。為對應他的《問課》,我只好加把勁在聽課和作筆記上。現在想來,還覺得很好笑!不過,我對許先生始終是欽佩且深深感念的。
黃錦鋐老師那年教我們《歷代文選》,並當我們的導師。記得師生曾一起到內湖郊遊,他樸實、平易近人的風範,令我留下《望之儼然,即之也溫》的親切印象。他上課的態度很誠懇,學問更是深厚紮實,認真聽講者可從中汲取不少滋養的吉光片羽。大四,他教《莊子》,授課非常投入,常臻渾然忘我之境地,讓我幾疑莊周就是他,他即是莊周,可見他在這門學問下了許多鑽研與融匯的工夫!我和黃老師算來也很有緣,在我教書十多年後,到師大修國研所學分,又有幸再度受教於門下。他的體型還是那樣瘦削,模樣沒有多大改變,上課依然踏踏實實,言必由衷。
大學最後一年,金華街的城區部大樓竣工啟用,我們躬逢其盛,算是與有榮焉。然而,教室在樓層間上下變換,校園的氣氛愈加淡薄了。幸好我們還有堅強的教授陣容,許世瑛先生的《中國文法》、黃錦鋐老師的《莊子》、劉太希老師的《韻文習作》、戴璉璋老師的《中國哲學史》以及葉嘉瑩老師的《曲選》,都是益我匪淺的課程。可惜我不夠勤學,表現一直僅止於平平而已。
在台北這三年,過的還是簡樸刻苦的租屋生活,假日和空暇時光,依舊只是偶爾看場電影或到郊外踏青。青春歲月有情有夢,卻沒有多少絢麗的色彩。
畢業後,我從事教職,並摸索著走上業餘寫作之路。三十多年來,不敢說有什麼成就,但這條路讓我走得心安理得,精神有寄託,暇時不荒廢,生活中的風浪亦不能奈我何。凡事非一蹴可幾,飲水思源,我能有今天的光景,最該感謝的就是淡江四年師長們的殷勤教誨與栽培 。
寫作風格
謝霜天的創作文類包括散文和小說。在小說方面,以獨特的客家生活經驗和鄉土情懷抒發而自成格局,特別是她的長篇小說,不僅是客家女性鄉土生存歷史的真實寫照,更在族群經驗發掘的意義上豐富了客家文學創作;《夢回呼蘭河》是她介紹三○年代大陸著名小說家蕭紅一生事跡的紀傳體小說,葛浩文曾稱譽此書是描寫蕭紅最好的一部作品,也是當代極為出色的一部長篇小說。在散文方面,尹雪曼曾稱其《文字靈巧,而且表現真實感情。》謝霜天自述其寫作主題及風格為表現鄉土、關懷社會、尊重生命、崇敬自然。
作為與“五四”新文學同源的台灣鄉土文學源遠流長,與台灣的歷史變遷一樣,歷經滄海桑田,經歷一波三折,從賴和之為之奠定基礎開始,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家,如:吳燭流、鐘理和、鐘肇政、謝霜天等。物轉星移,始終不能改變他們心靈深處對台灣的摯愛、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對精神家園的固守。謝霜天的《梅村心曲》誕生在台灣鄉土文學日臻成熟的時刻,作為鄉土文學的《梅村心曲》有著她特有的文化價值和審美旨趣,使得她在眾多的鄉土文學中嶄露頭角。筆者試圖從《梅村心曲》的歷史文化意蘊、審美價值取向、藝術價值的角度來解讀之。
解讀《梅村心曲》
超越與圓融——解讀謝霜天小說《梅村心曲》
一、深沉的歷史文化意蘊
不斷地對原有狀態的超越,就是一種成長。人的一生,從生理上來看,由嗷嗷待哺的嬰兒到歷經滄桑的老者,期間經歷了一次次的超越,人類文明的歷史也是這樣發展的。小說《梅村心曲》給我們展示了客家先民在海外的奮鬥史,梅村的祖先原是廣東嘉應的客家人,於乾隆末年遷入台灣。小說的主人公林素梅從出嫁後就一直生活在梅村,43個春秋,短暫的人生歷程卻屢屢逢災遇劫、受盡苦難,然而她卻超越一次次的磨難,克服了一次次天災人禍,一次次的展現了人生的價值、生命力的偉大,在超越磨難、超越人生後,達到生命、自然、天地圓融的境界。
像其他待嫁的姑娘一樣,林素梅有過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如夢的年華編織著詩意的家園。“夫家以沖喜和缺少勞動力為由,匆促之間‘出嫁的行列很簡單,僅僅一頂藍色的小轎子,一擔樟木箱,一個隨行的喜娘而已。’”她告別父母、告別如夢的少女時代,嫁入了吳家,沒有任何思想上的準備,林素梅憑著與生俱來的堅韌和寬容擔起了自己角色的轉變。面對這個陌生而複雜的家庭,面對著年少執拗的小叔“胸臆間,忽然起了一陣異樣的複雜的感觸,感觸儘管是複雜的,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設定了眾多的懸念,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前奏,於是讀者就有對主人公的人生追問的興趣,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力量、生命的張力而讀下去。一如《詩經·秦風·黃鳥》中說的:“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作為一個平凡的客家婦女,她所渴望的僅僅是平靜的生活。然而,日據下的台灣卻給了她一次次的非人的折磨,不僅是林素梅的不幸,也是台灣農民的不幸。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黑暗、落後,農村嚴重的缺醫少藥,病魔的無情先後奪走了她的三個親人,剛剛享受婚姻生活不久,丈夫病故,一家的頂樑柱塌了,甚至連生的是什麼病都不知道,更為慘烈是知道了愛子患的是腦膜炎,卻因為醫療條件的惡劣,也無法從死神的手裡把孩子拉回來。對於一個初為人妻、人母的年輕女子來說,這是怎樣的不幸?“象一朵倏爾熄滅的燈焰,年輕的阿楨長逝了。”
一家人悲痛萬分地送丈夫歸土為安的時候,“林素梅的全身的血液都滲透進了土中,陽光瞑滅了,空氣稀薄了,胸前被重重的磨石壓著,呼吸愈來愈困難,終於虛乏的暈厥了過去……”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她茫然了,悲鬱地向上天抗議著,發出了一連串的責問:“難道阿楨是年老力衰了嗎?是顢頇無用了嗎?是做錯了什麼嗎?”都不是,他還正當25歲的英年,體格素來健碩,而且人是那樣地聰明,有才幹,有志氣,待人又是那樣的和善、熱誠、篤實。既然不是,那上天為什麼要如此地苛待他呢……連無知的幼兒,乃至胎兒都有過錯誤嗎?不是,絕不是,那么歸根究底是什麼呢?悲涼、悽苦、無奈、無助,處於人生的迷惘和低谷,生活失去了憑藉,人生還有多少意義,生命如此的無常,生存還有多少的價值?對生命終極價值的追問,悲觀者往往放浪形骸,拋棄一切做人的尊嚴而消沉,樂觀者則從中找出新的“生存、存在的支點”,那怕僅僅是生存下去。正如冰心老人在一次訪談中所說的,“我覺得有了生命就有了一切,沒有生命就沒有了一切。”
遭受晴天霹靂的打擊,林素梅有過迷惘、困惑、自尋短見,甚至夜半獨自找到丈夫的墳頭哭訴,但是從林素梅的身上我們找到了作者的影子,有作者的思想意識的傾向,主人公是作者讚許如歌的堅韌不屈的精神脊柱,優美如畫的田園風光是作者嚮往的精神家園。正是這個生存價值的存在,對人類精神家園的守望和對理想的追求是作者在苦難人生中注入的生命力,是困苦中堅持的心靈的明燈。生老病死,短短的5年的時間裡,她已經一一嘗過了:年輕力壯的丈夫死了,出生不滿兩歲的兒子死了,未盡天壽的婆婆也死了……一場大的地震,家園被毀滅了,林素梅變賣了自己的首飾,重建了家園,如今這個家的生存又被掏空了,巨大的生存壓力重重地壓過來了,焦慮、苦悶只是暫時的,然而為了一家人能夠活下去,為了寄託對逝去親人的哀思,林素梅的腦海中一幅新的家園的理想在荒山野嶺重新誕生了,發展種植,補貼家用。
勤勞、善良的林素梅過些平靜的、食能裹腹的日子的願望都不能實現。1937年,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台灣農村也失去了往日的寧靜,空中有飛機的轟鳴聲,鼻端有爆炸過的火藥味,耳畔還有那些嘰哩呱啦的日語。日據下的台灣農村,農民過著歷史上的最黑暗的日子,如果前幾年的痛苦是天災、貧窮帶給林素梅的,那么現在則是侵略者實施的瘋狂的戰爭帶給林素梅的,而且更加可怕的,不僅僅是物質的匱乏、家園的被毀,更甚至的是對精神支柱的沖毀;小叔子對自己的信念的背叛;軍閥們採取了巧取豪奪的手段,紛紛搶占農民的生產成果和物資,無疑是對本來就一貧如洗的農村雪上加霜。苦難接二連三的到來,深重的歷史災難,林素梅以自己堅強的毅力、不屈的精神,機警地巧妙地在侵略者瘋狂掠奪之下生存下來了。在這裡,無法也不必要再去追尋最後的意義,那電光一閃的瞬間就是終極的意義。人不是為了承受苦難而來到這個世界,苦難沒有絕對的價值,苦難使困難的意義化為烏有。
在時間之流中每一個生命都那么微不足道,卻又是生命者意義的全部。〔1〕苦難使強者更強,生命更加煥發出巨大的光芒,是對苦難的超越,對生命的力量衡量,苦難更能促使力量的爆發,在超越中達到生命的圓融之狀。他們繼承了祖先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對於小叔子的背叛,吳傳仁老人痛心疾首,林素梅更是橫眉冷對,作為客家人,他們的血液里流淌著不屈的生存智慧。正如著名客家研究學者、作家譚元亨所言:“一千多年來的歷史經驗證明,正是那種有可能導致一個民族滅亡的惡劣環境,包括自然災難、戰亂等等,在客家先民來說,卻變成了對他們的嚴峻的考驗——這種視災難、不測、厄運為考驗的獨特的民族心理,使得這支民系具有一種堅韌的生存精神,忍辱負重而不自暴自棄,在逆境中不是分崩離析而是增強了凝聚力,進一步塑造了自身的性格與完成了自身的形象。”〔2〕是的,磨難和遷徙無疑構成了客家人最顯著的生存狀態,正是這種生存方式為客家人塑造了一種開拓的生存心態。而這種生存的超越和圓融,使得遷徙千年的客家人保存至今,形成了中國的“猶太人”。
二、獨特的審美價值取向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言:“胡適先生在‘論短篇小說’一文中,也指出近代世界文學的趨勢,都是由長變短,由繁多趨於簡要。”《梅村心曲》共三大部分:秋暮、冬夜、春晨,敘事上相互獨立性,又彼此的關聯,從對主人公林素梅43年人生的敘事而展示了宏大的歷史場景;以細微處見宏大,這是女性作家獨有的視角,展示了普遍平凡的農村婦女的生命歷程;一個民系的海外開拓、奮鬥、生存的歷史;一個民族成長不屈的抗爭史;宏大的主題,深沉的歷史感,強烈的現實感都是通過作者的女性視角而透視出來的。《梅村心曲》作為鄉土文學,鄉土題材已經是一個符號,堅強、不屈、超越圓融的符號。對鄉土的依戀,則是對文化根性的探尋,對人性的揭示,更是對精神家園的執著。
鄉土作家愛國愛民,立足鄉土,還表現在作品的藝術價值上,作者以女性的視角,把人生、生命的神奇之美通過靈巧之物、清麗樸質的自然、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來表現,通過主人公的體悟物性,從而體悟人生、生命的意義,對田園風光的嚮往是苦難生命的亮色和精神的寄託。其間有著濃郁的、優美的田園風光,滿山的梅樹,鄉野的枯榮,物候的變遷無不入筆、入心、入性。從小說的三大部分的標題則可以看出作者運用過的心思——“秋暮、冬夜、春晨”,節氣的變遷來展示歷史的滄桑,人生的曲折。秋本是個蕭索的季節,再加上暮靄沉沉使人倍增淒涼和冷清;漫漫長夜更是殘酷、黯淡的意象;春晨萬物復甦,生機盎然,人們精神煥發,生活有了新氣象。寥寥幾個字作者把那段波瀾壯闊、風起雲湧的近代人民的抗爭史,客家人的開拓史形象地展現出來了。這是體悟物性的結果,崇尚與順應自然、追求心靈自由的旨趣。“無以為生”,不“以物累形”,“見素抱樸”,“道法自然”,這是道家文化的精髓,也是小說《梅村心曲》中優美田園風光的文化價值所在。
幽靜的田園景物,質樸的風俗風情,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精神家園,也投射在主人公的行為、思想之中。作品中有一個晴耕雨讀的詩人——吳傳仁老人,一生淡泊,寧靜致遠,以梅為友,以梅自勉,詩人超然的心態則是在體悟物性上體現的“梅”。在中國文化中,梅花是以“歲寒三友”、“梅花香自苦寒來”、“暗香浮動月黃昏”等意象出現的,她是堅強、傲骨、執著的象徵。老人一生對梅花的摯愛則是對中華民族博大、堅韌、高潔品格的讚頌,也正是這種“君子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撐著這個民族走出了生命中的淺灘,使生命得以延綿,文化得以傳承。作家對物性的熱情探討,對一切事情的尊重,對文化的思考在這裡有了超越。她是以一種天地自然之心來體悟自然之物的心懷,拋棄了“仁”是“萬物主宰和萬物精華的人本主義思想”。這種文化觀念和思維方式的改變是對人本主義的超越,與生態主義思潮的圓融。
面對地震之後,家園被毀的慘狀,林素梅“忽回憶起,兒子生病前的數日,小叔拿彈弓打破屋角的鳥巢,跌死了一隻小鳥的往事。如今暴曬在驕陽之下的一家人,不就像破了巢的鳥兒”,夜半上墳,如水的月色,萋萋的荒草,低吟的蛙聲,冷清的四周只有那溫厚的狗兒相伴著傷心的主人來哭訴自己的悲苦,那物、那月、那狗都成了林素梅的撫慰和寄託。一如唐敏《心中的大自然》一文中所說:“自己雖不然擺脫‘社會問題’意識,但筆下的鷹、虎,尤其是彩虹都獨具魅力,他們是自然之真善美的象徵。”周曉楓則站在天地宇宙的視角認為一切生命都有生存的理由,於是對動物、植物以及器物都有著極其細緻的體察和感悟,正是作者們這種天地情懷,使得自己筆下的自然事物,沒有思想感情和生命的器物,也與人一樣甚至比許多人還具有真善美的天地之物。〔3〕這種將整個天地自然納入自己的視野,選取大自然中的事物來表現思想感情及其體悟的手法,使得《梅村心曲》的字裡行間洋溢著散文般的朦朧之美,給苦難的歷史投注了一層脈脈的溫情,理想的暖色調,現實的苦難有了升騰的憑藉。小說中融入了詩意、妙悟、物性,使得整部作品在敘事的過程中充滿了靈動之美。藝術技巧的運用是小說創作上的超越,從文化內蘊來看則是一次匯通道家、天地情懷的圓融。
《梅村心曲》,是台灣鄉土文學中一枝帶著晨露的閃光、飄散著醉人清香的素馨花,它用娓娓道來的女性的筆觸,化苦難為欣慰,展示了令人難以忘懷的悽美、動人的歷史畫面,為特定的時代留下了獨有的文學記錄,其清麗、雋永當是台灣客家文學中不可多得的。
評論
謝霜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台灣文壇上,是以獨特的客家生活經驗和鄉土情懷抒發而自稱格局。特別是她的長篇小說,更成為客家女性鄉土生存歷史的真實寫照。其創作,不僅在族群經驗發掘的意義上豐富了客家文學創作,也有助於人們全面認識當代台灣鄉土文學時期的創作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