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詩芬

謝詩芬

謝詩芬,女,1963年生於湖南長沙。湖南大學會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詩芬
  • 職業:教師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會計學
  • 任職院校:湖南大學
研究領域,講授課程,科研成果,學術成果,獨立專著,譯著出版,主編教材,主要論文,課題項目,榮譽獎勵,

研究領域

從事研究的學科專業領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工商管理學科之會計學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會計前沿、高級財務會計、會計理論與方法、審計理論與方法,兼及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成本管理會計、理財學、會計史、會計信息化和會計雙語教學等。
在高級財務會計教學和研究方面在國內有重要影響。1993年,獨立主編出版了迄今在我國有較大影響的《高級財務會計學》教材,該教材填補了國內空白並為許多高校所採用;2000年,獨立出版國內第一本專著《高級財務會計問題研究》。
在現值和公允價值會計審計方面的研究水平被公認為國內領先,在現值和公允價值會計理論研究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計量是會計的核心。1999年以來,謝詩芬教授致力於國際會計前沿問題研究,尤其在長期不利環境下,在國內開創並堅持了“現值與公允價值會計審計”研究領域,該領域被譽為“真正頂天立地的、可持續研究的世紀課題”(“頂天”指學術上為國際前沿、“立地”指套用上切合實際),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7年多來,系統地提出了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的理論框架、方法體系和政策建議。其獨創的“基於價值和現值的公允價值會計觀”和“現值會計發展觀” 等富於前瞻性和創新性的許多學術觀點現已成為與國際會計趨同的我國會計界的主流學說,影響巨大,從而為消除我國改革開放的重大障礙、促進國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加速我國會計國際化進程、提高我國會計在國際上的地位等都做出了特有的重要貢獻。
34萬字的獨立專著《公允價值:國際會計前沿問題研究》(2004)被譽為“作者繼其博士學位論文《會計計量中的現值研究》(2001)之後的又一本我國會計計量理論與方法領域中獨樹一幟的優秀學術專著,是當今在這個領域中一本最具有開拓性、創造性的著作,也是代表財務會計未來發展方向的會計模式‘公允價值會計’的‘百科全書’”(摘自廈門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出站報告鑑定書)和“以‘公允價值為最大亮點’的2006年我國新會計審計準則體系的重要依據和經典指南”。該書2005年榮獲財政部、教育部頒發的中國會計界首屆惟一最高獎“2005年楊紀琬獎學金‘優秀會計學術專著獎’”和“中南五省優秀圖書獎”,2006年榮獲四年一度的教育部“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經濟學二等獎。該書作者也是我國現值和公允價值審計理論方法研究和傳播的先行者,是國家相關審計準則規範的起草者。謝詩芬教授也因此被中國會計審計界尊稱為“謝公允”、“謝現值”、“公允價值會計審計和會計計量領域的權威大家”。
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項目和關注的研究領域:
1.基於價值計量的現值技術和公允價值會計:國際前沿和中國套用
2.現值和公允價值:國際會計前沿問題創新研究
3.高級財務會計學理論與實務問題研究
4.估值(資產評估、資信評估、價值評估等)理論與方法
5.公允價值和現值的審計研究
6.政府和非營利組織會計與審計研究
7.現值和公允價值:21世紀財務學變革的決定因素
8.構建體現公允價值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與會計準則體系
9.會計準則國際比較和國際會計趨同研究
10.會計理論發展史·會計研究方法·會計創新研究
11.公允價值會計審計時代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12.財政信息化軟體研究

講授課程

本科課程:會計學原理、國際會計、會計理論、企業會計準則專題、會計史專題、會計英語
碩士課程:會計理論研究、高級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研究、國際會計研究
博士課程:會計理論研究、國際會計研究、高級財務會計、審計理論研究

科研成果

已完成的主要科研成果目錄(含論文、著作、課題、專利及科研獲獎):
1984年來,公開出版和發表的會計科研成果累計350餘萬字,包括專(譯)著9本,教材5本,論文100餘篇,其中被人大報刊資料《財務與會計(導刊)》及《審計文摘》等全文複印和轉載約30篇,被中國會計學會主編的《中國會計研究文獻摘編(1979-1999)》各卷、中國會計學會各有關分會歷年的學術論文集、葛家澍主編的《會計基礎理論問題探索》、《會計信息叢書:會計熱點問題》、湖南省社科規劃辦主編的《湖南省社科基金課題成果》、《湖南青年社會科學研究人才“百人工程”專家文集》、《湖南省新時期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薈萃》及《會計名人名著全書》等文獻全文轉載或摘錄40餘篇次,論文入選國際(家)級學術會議論文集並大會交流40餘篇次。
主持和參與完成由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科基金、教育部高校博士點基金、人事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財政部、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湖南省社科基金、湖南省自科基金、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評審委員會、湖南省社科聯、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財政廳等立項資助的省部級及以上課題20餘項。

學術成果

獨立專著

1.《公允價值:國際會計前沿問題研究》(34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會計計量中的現值研究》(31萬字),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3.《高級財務會計問題研究》(16萬字),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4.《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22號——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的審計》指南(3萬字),載《中國註冊會計師執業準則指南2006》(上),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5. “會計計量的現值研究”(10萬字),載葛家澍、裘宗舜主編,《會計信息叢書:會計熱點問題》(第五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6.“社會保險會計研究”(7萬字),載《走向21世紀的現代會計》(下),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6
7.《成本預測理論與實務研究》(15萬字),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3

譯著出版

《統計抽樣在審計中的運用》(48萬字),中國商業出版社1992

主編教材

《高級財務會計學》(55萬字),湖南出版社1993
《會計理論》(全國重點大學會計學碩士生系列教材,50萬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主要論文

1.胡庭清,謝詩芬.建立健全金融創新內部控制機制[N].光明日報,2011-10-30007.
2.胡庭清,謝詩芬.非活躍市場環境下公允價值計量相關問題研究[J].當代財經,2011,07:110-121;人大複印資料F101《財務與會計導刊》2011年第10期全文複印;中國科技論文線上(論文編號201002-275).
3.謝詩芬.價值計量的現值和公允價值.《21世紀100個會計學難題》,611-620.立信會計出版社, 2010年3月第一版.
4.國際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會計準則研究的最新動態述評及對我國的啟示.《中國會計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5.謝詩芬,戴子禮,廖雅琴. FASB和IASB有關《公允價值計量》會計準則研究的最新動態述評[J].當代財經,2010,05:107-116.
6.謝詩芬,吳可夫. FASB編纂專題820《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0,03:64-69.
7.謝詩芬,吳可夫. FAS157《公允價值計量》的完善及對我國的啟示.中國科技論文線上(論文編號201002-263),2010.
8.謝詩芬.價值計量的現值和公允價值[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8,02:7-12+97.
9.謝詩芬.《會計計量中的現值研究》概覽[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7,02:90-96.
10.論公允價值會計審計理論與實務中的若干重大問題,財經理論與實踐,2006(6)
11.中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公允價值理論觀——新言·舊文 寄語2006“現值和公允價值的春天”,《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12.會計計量中的現值研究,載《湖南省社科基金課題成果》,湖南省社科規劃辦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13.EVA·剩餘收益估價·會計目標的均衡,《企業內部控制與預算管理專題》,中國會計學會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14.公允價值會計審計研究動態:國際視野與無形資產視角,會計之友,2005(6)
15.現值和公允價值:21世紀財務變革的重要前提,財經理論與實踐,2005(5)
16.會計準則制定——一種機制設計觀,《會計論壇》,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17.公允價值審計的國際研究與發展,中國註冊會計師,2005(5)
18.公允價值定義的歷史演變及其辨析,《中國會計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19.會計理論研究回顧與展望:方法論視角,中國註冊會計師,2004(10)
20.公允價值計量:中國引入綠色GDP與環境會計審計的重要前提,財經理論與實踐,2004(1);《湖南財政問題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21. 淨權益性質探討,財會月刊,2004(11)
22.中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公允價值理論觀:前進或後退?《中國會計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會計研究》2004年第8期摘錄
23.EVA與剩餘收益估價:聯繫與思考,財經論叢,2004(4);人大《財務與會計導刊》2004(10)全文複印
24.傳統權益理論的特點、缺陷和發展方向,財會月刊,2003(10)
25. 會計理論研究的百年回顧:會計計量視角,財會通訊,2003(9)
26.論無形資產研究的會計計量理論發展背景,中國經濟評論(美國),2003(8)
27.會計信息的外部性、產權與會計誠信,財會月刊,2003(5)
28.權益估價、會計信息、公允價值:模型與啟示,財經理論與實踐,2003(4)
29.負債的公允價值應否反映償債個體的資信狀況,審計與經濟研究,2003(3)
30.公允價值會計問題縱橫談,時代財會,2003(2)
31.現值會計計量屬性的理論基礎及其啟示,財經研究,2002(4)
32.入世後中國特色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構建,財經理論與實踐,2002(5);人大《財務與會計導刊》2003(2)全文複印
33.會計計量中的現值:國際動態和我們的思考,會計之友,2001(7)
34.公允價值、現值和現行價值關係辨析,財務與會計,2001(7)
35.綜合收益會計理論概述,中國註冊會計師,2001(5)
36.美國FASB第7輯財務會計概念公告觀點評介,中國註冊會計師,2001(4)
37.公允價值套用的市場環境辨析,財經論叢,2001(1);人大《財務與會計導刊》2001(3)全文複印
38.關於現值概念的研究內容與觀點,中國資產評估,2001(2)
39.高級財務會計學若干理論問題觀點述評,首都經貿大學學報,2001(2)
40.現值研究的國際動態概述,當代財經,2001(1)
41.會計的中國特色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斷想,財務與會計,2001(1)
42.會計計量中的現值:國際會計的一個前沿課題,時代財會,2001(1)
43.電子企業報告亟需完善,中國財經報,2001/1/4
44. 網際網路上的企業報告:國際動態與對策,財會通訊,2000(12)
45.現值在我國會計中運用的現狀與可能性辨析,會計研究,2000(11)
46.21世紀中國管理會計發展中應注意的八大問題,湖南財政與會計,2000(7);人大《財務與會計導刊》2001(2)全文複印
47.關聯方關係及其交易的披露:幾個新視點,上海會計,2000(4)
48.會計信息化審計研究,財會月刊,2000(2);人大《審計文摘》2000(4)
49. 會計信息化:21世紀會計革命的催化劑,中國財經報,2000/2/3
50.論審計環境與審計理論結構,審計研究,2000(1)
51.新中國成本管理會計的發展:回顧與展望,湘潭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0(1)
52.德國管理會計評介,外國經濟與管理,2000(1)
53.科學技術:21世紀會計革命的決定因素,財經研究,1999(12);人大《財務與會計》2000(3)全文複印;《湖南青年社會科學研究人才“百人工程”專家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54.關於租賃業務會計準則問題的探討,財經理論與實踐,1995(3);人大《財務與會計》1995(7)全文複印
55.《高級財務會計學》教材體系及教學法研究,財經理論與實踐,1996(6);《會計名人名著全書》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56.新中國會計史研究,會計研究,1988(3)
57. 會計分化:深化會計改革的新思路,財經理論與實踐,1988(2);人大《財務與會計》1988(5)全文複印
58.成本預測中定量分析法與定性分析法的結合運用,會計之友,1985(6);人大《財務與會計》1986(3)全文複印

課題項目

曾主持和參與完成下列省部級及以上立項資助項目(按立項時間順序):
1.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公允價值會計估計和相關披露的審計研究(08JA790040),2009-2013
2.省社科基金項目:基於風險管理的公允價值審計研究,2009-2011
3.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現值和公允價值:國際會計前沿問題創新研究(20060532028),2006-2009
4.常德市審計局:政府會計與政府審計,2006-2008
5.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基於價值計量的現值技術和公允價值會計(05JJ3013),2005-2008
6.湖南省社科基金:高級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問題研究,2004-2006
7.橫向課題:財政信息化軟體研究,2004-2006
8.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定價研究(2015ZK3007),2015-2017(排名第2)
9.財政部、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22號——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的審計》指南”(2006)
10.湖南省哲學社科評審委員、省財政廳、省社科聯《公允價值計量:中國引入綠色GDP與環境會計審計的重要前提》(2005)
11.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允價值和現值會計在保險監管中的運用”(2005)
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上市公司會計行為的異化及其監管創新研究”(2003)
13.湖南省社科基金“百人工程”項目《公允價值:國際會計前沿問題研究》(2003)
14.湖南省社科基金成果立項項目《會計計量中的現值研究》(2003)
15.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一等資助金項目“公允價值會計研究”(2002)
16.人事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項目“基於價值和現值的會計計量研究”(2001)
17.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方企業併購的動機及其會計規範研究”(2000)
18.湖南省總會計師協會《現金流量信息和現值技術規範與創新研究》(2000)
19.湖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高級財務會計學》(1997)
20.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項目《高級財務會計教材體系及教學法研究》(1995)
21. 湖南省財政廳重點項目《租賃業務會計準則問題研究》(1994)

榮譽獎勵

另曾獲湖南省優秀社科成果一、三等獎、上海市優秀管理類學術論文獎、校歷年優秀科研和教研成果一、二等獎、上海財經大學一等獎學金、中國會計學會、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中國財經報》等優秀論文獎總計30餘次,多次獲校青年教職工十傑、科研標兵、科研積極分子、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