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玲,北京人,自1996年加入記者隊伍,最初在當時如日中天的《精品購物指南報》社做旅遊記者,主持《旅遊快車》版,1999年下半年轉入正在騰飛的《中國經營報》,次年4月擔任房地產版編輯,從此開始房地產記者生涯,任《地產中國網》總編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紅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北京
- 職業:記者
人物經歷,微博訪談,人物愛好,
人物經歷
工作是我生命的亮色
在謝紅玲簡潔素樸的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幅捲軸:寧靜致遠。
她是一個溫和文雅的女性,最初做旅遊記者,文字優美而富有靈性。從一個旅遊記者轉入房地產版塊,謝紅玲說曾經很不適應,不僅是行業的轉變,而且還有關注方式的轉變,以前關注的是那些美景勝地,而現在要關注一個產業以及行業市場。“前邊文章的寫法是抒情散文詩,這邊都是大論文”,差別很大。
“當時什麼叫塔樓、板樓等房地產術語,基本上分不清楚”,基本上是從零開始。她曾經一度要求轉崗,“但領導說,誰也不懂這行業,必須有人去拓荒,那只能你去,然後就去做了”。
她很要強。她回憶說,當時的中國經營報,在媒體界一枝獨秀,對於記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報紙金融版等板塊已經有了資深名記,“我覺得這個房產板塊不能變成短板”。於是她在半年多的時間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惡補行業知識,和行業界的人學習交流,很快適應了行業節奏,並逐漸把握住了行業脈搏。
謝紅玲從1999年開始做房地產報導到現在歷經將近12年的時間。回首這十來年經歷,她說,房地產業是一個江湖氣頗濃的行業,很多事情和工作都是在應酬中解決,並且房地產從業者男性居多,從這個角度來講,男性記者開展工作或許更方便一些。
作為一個女記者,剛介入裡邊也遇見一些類似障礙,“但或許是我師範專業出身,在與人溝通的時候比較注意採訪對象的感受,他們一般比較容易接受我們的問題”。”我會很注意,在和採訪對象的溝通過程當中,給到他們一些有價值的信息,而不是單單的從他那索取我想要的答案。”“儘量平等的交流,儘管是我去採訪他,是有求於他,但我也會儘量給他一些對他有價值的信息。這也是這幾年來我從事房地產行業以來比較容易採訪到開發老總的一個原因,他會願意和你交流。”
在這個充滿剛性氣息的行業,謝紅玲說,“在職場,我基本上是把自己當做一個中性人。在工作中,我就是一個工作者,會忘掉性別的存在。性別其實沒有太大關係,敬業、專業、有公心這樣才能寫出有有影響力的東西”。
一晃12載,當新浪樂居問她為什麼會在這個行業做這么久時,她說,“我喜歡關注事情本身,不太容易被其他東西分散精力”。之間也有朋友介紹或者獵頭公司提供,有很多次媒體創業的機會和去開發企業的機會,“但我總是對我手頭的東西割捨不下,所以就一直過來了”。
轉行也考慮過,她坦承,雖然同在房地產行業,但地產媒體和地產企業的收入有很大的差距,同樣的付出,回報不一樣的,在初期那幾年確實有過轉行的念頭。但現在,她說,“像我們這個年齡不會為經濟利益而做事,更多的考慮的自己的興趣、理想”。
她也遇見過瓶頸,“差不多十年的積累,經驗,包括業界資源逐漸積累,在這個過程中感覺自己所在的空間相對縮小,經常感覺很多想法沒法去實現,束縛感越來越強,曾經有好多機會,但一直未能如願,感覺地產中國這個平台基本上能把自己很多想法實現,就過來了”。
“其實很痛苦,猶豫了一年時間”,她說。
是不是從一個很熟悉的平台離開去面臨一個未知的領域而倍感壓力?謝紅玲說,“這個我不在乎,我是樂於是挑戰。考慮的是感情,說句玩笑話,把青春都獻給了前一份報紙,在奉獻中也逐步成長,這份情感是難以割捨的,”最值得記憶的,自己成長最快的時期也是在那個平台上。“當最後決定要走的時候,領導還沒說話,自己一開口眼淚就嘩嘩下來了”,就感覺這是個在事業的家,想走又割捨不下,“領導說,想回來了就回來,門永遠給你開著”。
工作中甘苦自知。謝紅玲說,曾經有一段時間父母生病,家裡孩子又小,每天忙的焦頭爛額,只有沉浸採訪和寫作中,才能暫時忘掉生活煩惱,感覺那時候是覺得可幸福了。
“我記得那時候我寫過一篇文章,叫生命中的亮色。那一段時間,工作就是我生命的亮色。”
中國房地產歷程見證者
自從從事房地產行業工作以來,已有10多年的時間,她見證了北京和中國房地產市場商業化的全程,謝紅玲說,真的覺得是非常幸運進入這個行業,是見證者也是和它一起成長的。“這個行業從不規範到規範,從粗糙的產品到精細化的產品,從粗放式經營管理到越來越國際化規範化,儘管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它的進步是非常驚人的”。
地產發展跌宕起伏,作為親歷者,她說她印象最深刻的時期是在2007年。
這是樓市房價到達第一個高潮期。“房價漲的特別高,漲到了開發商都害怕,開發商數錢數到手軟,也數到心驚膽戰,也不知道怎么去控制”。開發企業遇見不能承受之重,基本上被妖魔化,對開發商暴利發展給了很多負面的評價。那時候呈現了“一邊倒”的輿論,行業專家不敢說話,為開發商說話肯定會被唾罵。
“雖然有好多開發商追逐暴利,罔顧社會責任,但我接觸的很多都是很優秀的企業,感覺對他們來說很冤枉的。並不是不想賺錢。他們也說:不應該漲這么高,但是現實是,我的產品明明比旁邊項目好,他們都漲3萬了我們只能更高才能證明比他更好”。
1套房500人買,而調控的只有價格門檻。市場急劇膨脹下,政策卻滯後很多,而根源是寬鬆的貨幣政策。現在來看,從中央政府的角度來看,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為了保持巨觀經濟穩定必須採取的一個舉動,但沒有實時的去收這個寬鬆度,同時決策層面對社會購房爆發力缺乏認識。
從07年經過08年的低谷再到09年的高潮,這種勢頭是擋不住的。09年又上去了,房地產綁架中國經濟,被動的變成這角色,他們沒有這個力量如果說綁架,就是從政府、購房人、開發企業的不約而同的合謀。地方政府的賣地熱情,購房者的購房熱情,開發商的開發熱情、金融機構的逐利熱情。
對於未來的房地產格局,謝紅玲表示,她和很多開發公司高層也探討過,他們說長遠發展信心還在,但短期都看不清楚。“政策之手掌控之下的房地產充滿了變數”。
從07年的房價飛漲,從民眾和輿論角度是開發商是不道德,再到2011年最高層說開發商應道德一些 ,這兩種合力會對行業帶來如何的影響呢?
社會不同層面勇敢自己的責任。開發商提供好的產品服務。政府要把規範行業秩序,擔起來,規範土地市場的責任擔起來。 中央政府貨幣金融城鄉改革大的方針制定好。單方面說任何一方都有失公平。
家是婚姻必需品,房子只是一個容器
在傳統觀點裡,女性在家庭里所擔任的責任更多一些。謝紅玲承認,作為一個職業女性,有時候確實感到挺累的,“家裡和外邊的都得做,在報紙工作階段時間比較自由,做網媒後時間和精力感覺完全不能兼顧了。”在要做網路之前,她自己先做了一個預先的估計,然後和家裡進行了充分的溝通,說“可能沒有時間給你們做晚飯了,沒有時間給兒子輔導功課了,這樣的話你們覺得行么?”而他們第一考慮的是我的感受,你不去,在現在的平台上你工作的愉快嗎?如果去,你能不能承受得住壓力嗎?。
新平台有我發揮的空間,如果想去嘗試,那你願意做,就去做吧,兒子還說,下學了自己回家煮麵”,家人理解和支持讓我做起工作來很踏實。
現在流行一種觀念,就是“無房不婚”,沒有房子就不結婚,甚至有的女孩子把有無房子當成找對象的必須條件,無房免談。謝紅玲說, 這其實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傳統弱女子的角度,失去了現代女性的獨立精神,選擇對象,人品放在第一位,其次是他的發展潛力,第三,要相信自己的能力。“風雨幾十年過來會發現,最重要的是人的本質,而不是外在的東西”。
現在的年輕人心態太優越的,太想一步到位。但她同時表示,也理解年輕人需要穩定住所的心情,現在租房不安定,租半年就要搬,或許就是“現實迫使人現實”。
對於“房子是否是婚姻的必需品”的看法,謝紅玲說,家是婚姻的必需品,房子只是一個容器。
在即將到來的三八節,對即將結婚或者購房的女性朋友謝紅玲寫下寄語:“祝願每一個人,都能夠一步步接近幸福的頂點”。
最後,她說有一句話送給從事房地產行業的女性朋友們,她說,看到這個行業拚命工作的女性太多,但過程不要太苦,這句話是:“只有經由喜悅的旅途,才能達到喜悅的終點!”
微博訪談
1提問:為什麼利息一下子提這么高?銀行是不是收到了什麼指示?
搜狐微博@劉杉V財經評論:應該不是什麼新的調控政策,主要原因是銀行資金短缺,特別是上周國務院要求銀行向小企業貸款後,銀行可貸資金減少,其必然把資源向大客戶集中,所以減少個人房貸。
2提問:為什麼銀行連首套房貸款都要漲,房貸不是銀行的優質業務嗎?
搜狐微博@劉杉V財經評論:沒錯,房貸的確是銀行最優良資產,其一般都想在這個領域擴展。此番漲價,一是銀行資金緊張,優先保大客戶貸款,這符合銀行長遠利益;二是銀行不看好房貸發展,目前北京全款買房數量增長較快,所以銀行認為在限購條件下,房貸增長速度下降,所以全力保大企業大客戶。
3提問:房地產商到底有沒有所謂道德的血液?這個政策是銀行和開發商商量好的吧?
搜狐微博@劉杉V財經評論:不能用道德要求商人,房價問題是政府和政策問題,開發商喝湯,政府才是吃肉的。這個政策對開發商不利,銀行為自身利益制定的。
搜狐微博@謝紅玲:房貸收緊,開發商也拿不到錢了,所以他倆在這事上不是統一戰線。
4提問:現在買房划算還是等兩個月買更划算?在北京買划算,還是在二線城市買划算?
搜狐微博@劉杉V財經評論:北京太貴了,也不適合居住,我認為二線城市舒服。兩個月後買房更實惠
搜狐微博@謝紅玲:首先還是考慮清楚你買房的目的吧.如果是自住,還是在工作的地方買;如果是投資,也要看長期投還是短期投.
5提問:還讓人活不活,為什麼要上調首套房貸呢?要調也應該調第二套,三套等這些房呀!政府和銀行就會打劫老百姓,榨取老百姓的血汗!
搜狐微博@劉杉V財經評論:說的沒錯,銀行唯利是圖,他不管老百姓死活。銀行只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銀行也是商人,和開發商一樣。但高房價主要責任在政府。
搜狐微博@謝紅玲:銀行是商業機構,他們是不管大家能不能買房的.他們要看生意的利益價值,當然他們是看好房貸生意的,但是年底囊中酸澀.
人物愛好
瑜伽、羽毛球、唱歌、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