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增

謝永增

謝永增,1961年生,河北深縣人。北京畫院專業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美術展覽,曾獲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展銀獎、第九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第二屆全國畫院雙年展學術大獎、第二屆、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銅獎、優秀作品獎等獎項,作品被多個國家政府機構、美術館、博物館等處收藏,出版《沃曠集萃——謝永增作品集》等多部畫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永增
  • 外文名:Xie Yongzeng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北深州
  • 出生日期:1961
  • 職業:畫家
創作簡歷,藝術之路,夢想成真,玉米地情懷,痛苦的蛻變,躋身大匠之門,沉澱下來的是金,作品風格,謝永增作品賞析,

創作簡歷

1989
連環畫《麥秸垛》參加第七屆全國美展。(瀋陽)
1990
中國畫《山曲》參加當代中國畫珠海邀請展獲優秀獎。
1993
  中國畫《大秋天》參加文化部主辦的首屆全國群星美術作品展獲優秀獎。(北京)
中國畫《綠源》參加全國首屆山水畫展獲銀獎。
1994
  中國畫《沃野》參加第八屆全國美展。(石家莊)
1995
中國畫《夏日》參加中國畫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當代山水畫家邀請展。(北京)
1996
參加北京中國藝術博覽會。
1997
  中國畫《黑土地》參加全國首屆中國畫邀請展。(深圳、北京)
1999
在山東省美術館舉辦首次個人山水畫展。
連環畫《老房子》參加第九屆全國美展,獲優秀作品獎。(廣州、北京)
2000
中國畫《秋坡聚寒圖》參加全國中國畫展獲優秀獎。
2001
在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舉辦山水七人展。
2002
  中國畫《秋夜》等參加“大匠之門——北京畫院建院45周年作品展”。
中國畫《秋林溪水》參加北京市迎十六大作品展獲優秀獎。
中國畫《秋暝》《北方》參加北京畫院赴伊朗美術作品展。(德黑蘭)
2003
  中國畫《秋染濠濮間》等參加“北京風韻——園林勝境作品展”。
中國畫《秋夜》參加第二屆全國中國畫展獲銅獎。(大連)
中國畫《蘊土》參加第二屆全國畫院雙年展獲學術大獎。(廣州)
中國畫《北方》《秋暝》參加北京畫院赴朝鮮、馬來西亞作品展。(平壤、吉隆坡)
中國畫《秋韻》參加中國美協赴法國作品展。
2004
中國畫《長城》參加“北京風韻——故城尋夢作品展”。
中國畫《秋夜溪水》參加北京時代風采作品展。
中國畫《秋韻圖》《山外居》參加全國中國畫百家作品邀請展。(北京)
中國畫《秋高圖》被中國美協選送到拉脫維亞、烏茲別克斯坦、摩納哥展出。
2005
中國畫《秋夜溪水》《呂梁秋深》參加“人與自然——第二屆當代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展”。(北京)
中國畫《賞秋圖》參加第五屆秦皇島之夏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中國畫《山窩窩》參加第六回中日美術交流聯合展。(北京、東京)
中國畫數幅參加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的“美術市場——中國畫名家提名展”。(北京)
參加德國法蘭克福99畫廊舉辦的“北京畫院六人水墨展”。(法蘭克福)
中國畫《呂梁秋雨》等參加中國畫研究院舉辦的“2005中國畫年度提名展”。(北京)
2006
  中國畫《香港印象》等參加“中國畫、畫中國”走進香港作品展。(北京、香港)
中國畫《居高迎紫氣》等參加河北畫院主辦的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石家莊)
中國畫《鐘樓周邊的胡同》參加“北京風韻——城池漫步作品展”。(北京)
在河北衡水市舉辦“謝永增山水畫邀請展”。
北京畫院主辦“繼承與開拓——謝永增、南海岩、郭寶君作品展”。(北京)
2007
中國畫《細雨如煙》參加中國青年美術家新農村採風畫展。(北京)
中國畫《春到靈水村》等參加“北京風韻——山水情韻作品展”。(北京)
中國畫《溪水出蒼山》參加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獲特別優秀獎。(廈門、北京)
中國畫《秋夜溪水》《居老得淳風》參加“時代華章——北京畫院、上海中國畫院建院50周年作品展”。(北京、上海)
2008
中國畫《秋染濠濮間》參加第七回中日美術交流聯合展。(北京、東京)
中國畫《午夜》參加北京文史館主辦的“北京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2009
中國畫《大平遙》等參加“中國畫、畫中國”走進山西作品展。(北京、太原)
中國畫《恭王府邀月台》《居老得淳風》參加北京畫院主辦的“多彩的北京作品展”。
中國畫《春到靈水村》參加北京市慶祝建國60周年——如詩如畫門頭溝作品展。
中國畫《午夜》《西峽積雪圖》參加“江山無盡美術作品展”。(蘭州)
中國畫《徽州古韻》參加新中國成立60周年首都文藝家創作精品展。(北京)
中國畫《故鄉》參加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上海)
中國畫《高居圖》參加北京市政協成立60周年書畫展。
中國畫《高居圖》參加第七屆東方美術家交流展。(鄭州、安陽)
2010
中國畫《秋雨》等參加“疊山、理水、畫境——2010恭王府中國山水畫名家名作邀請展”。(北京)
中國畫十二幅參加北京畫院主辦的“北京畫院五人山水畫展”。
中國畫《佳音再傳舉人村》《夢回靈水村》參加“北京意象——如詩如畫門頭溝繪畫作品展”。
中國畫《夢回李家山》參加慶祝北京文聯成立60周年美術作品綜合展。
中國畫《細雨惠英談》等應邀參加河北省委宣傳部舉辦的“走進太行——2010河北省美術家優秀作品展”。(石家莊)
2011
中國畫《一家一世界》等參加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安徽省美術家協會等主辦的“傳承經典——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合肥)
中國畫《行道守真者善》等參加河北省慶祝建黨九十周年“走進太行——河北美術家優秀作品展”。(石家莊)
中國畫《一家一世界》參加由淄博市人民政府、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中國風骨——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展”。(淄博)
中國畫《雨過神堂峪》等參加“北京意象·山水懷柔繪畫作品展”。(北京)
2012
中國畫《忠厚傳家久》參加“人文·北京”中國山水畫邀請展。(北京)
中國畫《故鄉的秋天》參加“文脈心象——當代中國畫百家藝術展”。(北京)
中國畫《老白乾的故鄉》參加第二屆中國(貴州)酒類博覽會國際詩書畫名家作品展。(貴州)
中國畫《家居老雄山》等參加“中國畫、畫中國、走基層、畫基層”走進長治縣作品展。(北京、長治)
中國畫《綠源之二》參加河北畫院精品收藏展。(石家莊)
中國畫《柿鄉》參加“北京意象·大美房山”作品展。(北京)

藝術之路

“只以詩酒娛心,或以山水縱目,不羈!”這是人們對有個性的藝術家的概括,謝永增卻不然,他的身上散發著平和寧靜的恬淡氣息,但他的畫在當代山水畫壇卻彰顯出獨具匠心的氣質和個性。

夢想成真

謝永增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個當老師的父親。在那個大多數人把畫畫看成是不務正業的年代,懂得因材施教的父親,沒有扼殺小小的謝永增喜歡到處塗鴉的愛好,而是把他送進了深縣文化館拜師學習。第一次進縣城、第一次接觸到素描、速寫,謝永增一下子被繪畫的魅力迷住了,看著畫得好的學長們的作品,謝永增的內心充滿了激動與渴望,能像學長們畫得一樣好成為了他的夢想,而自己的內在動力,讓第一次參加學習就脫穎而出,這也讓他增強了自信心。文化館的培訓班儘管非常短暫,還是為謝永增打下了最初的繪畫基礎。
1977年恢復高考後,謝永增順利地考上了河北輕工業學校美術專業,在這裡他完成了美術基礎訓練。畢業後他回到故鄉衡水,被分配到遠郊的一個小工廠工作。一心只想畫畫的謝永增覺得與自己的夢想漸行漸遠,正當他徘徊茫然的時候,衡水撤縣建市,時任衡水市文化局長的孫木艮慧眼識英才,把謝永增調到了文化館工作。
市文化館的工作需要不斷地下鄉,輔導各鄉鎮文化站開展工作。下鄉這個苦差事對謝永增來說卻成了莫大的幸福。燕趙大地的自然風光與淳樸民風深深地打動了他,一草一木、老樹舊屋在他眼中都是難以割捨的美景。這個期間,他畫了大量的速寫,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為日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玉米地情懷

1993年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了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展,這是建國以來第一次山水畫大檢閱。謝永增的重彩山水畫《綠源》獲得了銀獎。謝永增不是墨守成規的人,從他的畫中可見一斑。博採眾長、融會貫通是他的拿手好戲。他經常去看油畫、版畫以及民間甚至是攝影作品,吸收各種藝術之長,逐漸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創作手法。他的重彩畫擺脫了傳統工筆畫先勾後染的創作方法,以丘陵、莊稼、小徑、人物為元素,將北方鄉村那種渾厚淳樸的感覺表現得淋漓盡致。明朗的色彩,誇張的造型,既有傳統工筆畫的細膩,又有西方繪畫構成及透視的表現,極富節奏感和裝飾美感德畫面,以及濃郁的生活氣息,讓謝永增的畫一開始就表現得與眾不同,令人耳目一新。而畫面傳遞出的勃勃生機和、健康向上的追求理念讓他迅速從同時代的畫家中脫穎而出。
《綠源》是謝永增藝術創作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也讓大家認識了謝永增。此後,他創作了大量的藝術作品,他稱之為玉米地系列。《北方》、《天邊的雲》、《秋暝》等等優秀作品頻頻在各大展覽中亮相,衝擊著人們對工筆畫的認識以及傳統山水畫的觀念。作為一顆冉冉升起的藝術新星,謝永增備受美術界的矚目。1999年,謝永增在山東省美術館舉辦了他的第一次個人畫展,此時,他的畫風已然成熟,也奠定了他傑出青年畫家的地位。
然而隨著表現手法的日臻成熟,一舉一動開始被業內關注的謝永增內心卻開始躁動不安起來,他覺得他前進的動力和方向被削弱了。工筆畫是比較好掌握和控制的繪畫形式,畫家內心的構想,可以完整無誤地被表現出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再無懸念。用他的話說,因為太熟悉了,他閉著眼睛都能把畫畫出來,這種表現形式已經無法再承載他內心涌動的感受和博大的情懷,喜歡求變求新的謝永增開始開拓新的創作道路,儘管如此,他創造的重彩山水畫風至今也無人能替代。

痛苦的蛻變

1999年,謝永增開始向水墨山水轉型。中國畫的靈魂是寫意,它的精髓是通過筆與墨“寫”出來的,講究筆墨情趣與意境。轉型的過程是痛苦的,爛熟於胸的重彩技法會自然不自然地將他引向老路上去。用筆的習慣、用色的習慣以及構圖習慣甚至是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水墨落到生宣紙上產生的一些不可預知的效果,也經常讓他無法把握最終結果。
儘管過程煎熬,但性格堅忍的謝永增卻沒有放棄,他始終堅信自己的能力,再堅持一下,一切都在變化之中。謝永增的堅持讓他看到了希望,當他熟悉了水墨的變化,並追隨著這種變化暢快淋漓地抒發內心的情感的時候,他終於進入了他藝術創作的新天地,又創作出了大批獨具特色的水墨山水作品。這些作品既有寫意的灑脫奔放,也有局部的細膩與精巧。與其早期的工筆作品放在一處,竟沒有人相信這是出自一人之手。
在回憶這段經歷的時候,謝永增頗為感觸,他說:在放棄與成功之間,其實只有一步之遙。畫畫是如此,做任何事也是如此。只要你堅定自己的信念,堅持一下就不一樣了。很多人對他放棄成熟的畫風而改畫水墨的勇氣很欽佩,但不理解的聲音也不少,對此,謝永增淡淡地說:“不管是重彩還是水墨,僅僅是形式上有所變化而已,背後是靠多年的積累,其本質都是一脈相承的。”
謝永增一直認為自己是個笨人,但從重彩到大寫意的轉變,他只用了3年的時間。

躋身大匠之門

謝永增似乎就是為了繪畫而生的,在他完成了一系列的蛻變之後,幸運女神再次眷顧了他,2002年,他被選調到了北京畫院。被稱為大匠之門的北京畫院是國內成立最早、規模最大也是實力最強的國家畫院,匯集了大批頂尖高手。能在北京畫院立足,是每一個畫畫的人的終極夢想。謝永增憑藉著自己的才華和實力,成為大匠之門中的一員。
“山水畫本身氣度不容易做到,筆墨功夫一般有幾年就能比較完善,然而氣度才能表現出人的性格,有氣度的山水畫才能給人一種節奏上的交響。謝永增具有這樣的條件。他在當今中青年山水畫家中是比較突出的一個。”著名山水畫家楊延文這樣評價。著名畫家石齊也說:“在當今山水畫界,永增的畫是獨樹一幟的。”
前輩的讚許給了謝永增莫大的鼓勵,與前輩聊天也讓謝永增受益匪淺。他們經驗豐富,觀點獨到,往往一句話就能點醒夢中人。就像那一層窗戶紙,點破了就提升了一個層次,在與前輩們的交流中謝永增不斷地提高著自己的境界與修養。如今謝永增也開始培養學生,他經常跟學生們說,畫畫需要用心去領悟,只有不斷的思考,才能在藝術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沉澱下來的是金

如今的謝永增已然是當代山水畫壇上的佼佼者,但他依然在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修養和境界。在他看來,如果作品過多地關注於形式就會削弱畫面本身帶給人的情感的力量,因此在他的畫面追求中,不但把握形式,更注重內涵。他不是照搬傳統技法,而是根據自身的涵養、氣質,演變出只屬於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很多山水畫家並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所以我們看的許多畫展中的作品並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隨意加個什麼人的名字都可以。個性,才是作品真正的生命力。
如今他的作品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嘉德、中貿聖佳、瀚海、保利等國內著名的拍賣公司大拍中,他的作品都受到了收藏家們的青睞和追捧,其價值潛質可窺一斑。收藏界的朋友劉新崗曾對他說:“你們畫家成名以前是創作,成名以後叫創收。”這句話讓他思考良多。無論市場如何變化,他心中始終堅守著這樣一個信念:財富的多少並不能讓畫家在歷史上留名,唯有好的作品方能流芳百世,這是作為一名畫家的安身立命之本。

作品風格

在中國當代山水畫壇上,謝永增的山水畫別具一格,頗具創造性和探索精神,一直受到畫界和社會的關注。進入北京畫院後,謝永增的山水畫創作進入了更廣更深的探索境地,無論在精神訴求的層面還是語言表達的路向上,都顯示出新的創造性、畫家內在精神的提升和更深沉的人文關懷,透露出謝永增在山水畫創作方面不斷迸發和聚集的藝術創作力。
混茫虛遠的意境
流連謝永增的山水畫近作,通篇墨色,撲面而來,令人精神震顫。畫面墨色迷濛,渾然沉著,自然物象或隱或現,呈現茫茫渺渺之狀,頗具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初始混沌之態。仔細其中意象,頓使人凝神屏氣,隨著畫面的延展,精神隨之瀰漫,令人慾啟探尋幽茫的精神希求。應當說,謝永增創造的山水意境是獨特的,這是在一開始還沒有仔細分辨畫中物象之時,就以整體的效果讓人產生了需要凝神靜悟的印象,以及所帶來的一種不能隨意而觀的心情。所謂意境,就是情與景結合產生的獨特意象。中國自古以來的文藝評論對此已有諸多詮釋和論析。情與景如何結合,無非是觸景生情,因景起興,或是移情於景,狀物抒情。所以某種意境的產生,一定是由作者在獨特的情感的關照下所呈現的獨特的景象,也就是作者心中的景象,是由自然而來,又經過感情的轉化與陶煉。創作山水畫的獨特意境者,自古不乏其人。有畫大江東去,萬里江山的宏大氣魄;也有以小觀大,畫寥寥幾筆山水,而顯現氣象萬千的意象;或描寫高山大川以表達對天地自然的敬畏尊崇之情;或畫杖黎徐行,尋幽覽勝的閒適漫遊之意;或畫荒寒蕭瑟的殘山剩水,以露孤憤避世、消極自賞之心;或畫簡率隨意的山水,以求逸筆草草、不求形似的筆墨之趣。然而,謝永增的山水意境都不與此相近。在他的山水畫中,因自然物象虛虛實實,欲露又欲隱。常見畫眼顯實之處,旋又變化、轉換歸於虛然,真是虛實相生。而這虛處,並不是傳統的空白處理,歸於白紙空無,而是使物象隱沒於茫茫墨色之中。在布滿全局的沉重墨色之中,亦變化多端,欲辨不明,使自然現於混沌,大千世界,仿佛盡在其中。由於這樣獨特的藝術處理方法,謝永增就使自己的山水畫呈現出一種蒼茫虛遠的宏大境界,具古人“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心意,使人沉思冥想,復歸於自然的寧靜;在靜默中,感受自然的恢弘與深沉,由此滌盪心胸,思緒飄散,超越本我與喧囂,眼界致遠,關照萬物,重思自然、人生之真意。然而,謝永增所要表達的既不是悲憤,也不是孤獨自憐,更不是避世的無奈感嘆。作為一個現代人,謝永增始終關注和思考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在對自然宇宙的巨觀靜默中,他表達的是對自然對人世的一份終極人文關懷之情,是在山水自然中,反觀人生世事,追索心靈家園何以慰藉的方向。他的這種精神訴求,同現代人一個世紀來不斷對自然、對環境、對人與人的關係的追問和人文的關懷密切相關,是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新的思考。謝永增以自己筆下的意象對此做出了獨特的詮釋和表達。這既是他作為一個現代畫家自覺接受現代社會意識影響的反映,也是他作為一個山水畫家浸潤中國山水畫“澄懷觀道” 的傳統,飽受優秀藝術思想孕育的結果。
謝永增對自然山水的關照並不是建立在抽象觀念的空中樓閣之中,而是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和生活感受。謝永增多畫呂梁山及北方山水,如《呂梁厚土》、《呂梁深秋》、《呂梁積雪圖》等,這都反映他對北方山水的迷戀。謝永增生長於燕趙大地,其地蒼廣無垠,自古多出義壯士,民風淳樸,地域特色和鄉土氣息濃厚。成長於這片厚土,謝永增自然從小深受濡染,對家鄉山水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也養成了他寬厚深綿的性格。他愛家鄉山水,更由此行至太行、呂梁,乃至遍及北方的山山水水。他愛畫呂梁山水,更愛畫呂梁的深秋與冬雪。因為只有在這樣的季節里,北方山水才真正展現出它的深厚、蒼涼與無垠,展現它高亢、坦蕩和無畏的真精神。謝永增常常被這樣的風貌和精神深深地感染著,由此產生的感情鬱結而濃烈,他要在自己的山水中釋放出對它深沉而炙熱的愛。然而,謝永增沒有讓自己的感情停留在個體的宣洩之中,也沒有津津留戀於具體山水的細節描摹之中,而是在這山山水水之中,觀看和體悟到了整個自然的原貌及其背後蘊涵著的大境界,由此他把自己的感情提升到了對自然與人的整體關懷之中。所以這種關懷既有真實感情的體驗又有人文情懷的升華,悲憫而充實,宏闊而不空洞,這正是謝永增的執著探索的可貴之處,為現代塵世喧囂中的人們返璞歸真,重溫自然,找尋精神家園指示了路標和去向。
凝氣飄忽的用光
謝永增虛茫意境的創造同他畫面中的獨特的用光是分不開的。在通篇墨色中,忽然在或遠或近、或高或低處出現一道或幾道既現且隱的白光,如同暗夜中忽現的燈光,給人光明與希望。謝永增筆下的光聚散有序,強烈之處,仿佛白光照耀,自然物象顯露輪廓與形體,屋角或樹木呈現其中,被其環繞。白光柔弱之處,飄忽不定,漸次歸隱於無形,與墨色融為一體。然而這白光又像是自然山水之中升騰著的一股股瀰漫之氣,是山川的靈動氣息,如同休止的音符,使人得到視覺和心靈上的聯想與休憩。事實上,謝永增對於畫面白光的處理真是匠心獨運。古人所謂計白當黑,畫面中的空白在中國畫傳統中一直受到特別的重視。空白並不是簡單的留白,而是體現“無”的觀念,與“有”相對。無即是虛,有就是實,有無相向,虛實相生,正體現自然無盡變化的規律。中國畫中的空白是有或實的延續,體現的是無限的有的思想,境界由此得以延展。謝永增正是在繼承這一傳統辯證的藝術觀念的基礎上,發揮了自己的理解和體悟,從中又可看出他從西畫中吸收的營養。傳統中國畫的空白常常是大面積的,也不具有明顯的聚光的效果。謝永增對畫面的留白卻是很控制的,往往只是一帶。因為滿紙墨色的映襯,或者如在茫茫暗夜之中,使得這一帶空白的出現就有如突然顯現的光亮,在畫面中形成明顯甚至強烈的聚光和聚焦,成為畫中最活躍的亮點。這個亮點立刻統攝畫面,成為中心,滿篇墨色隨之生色。大面積鬱結的墨色似乎找到了衝決的突口,如同黑暗追隨光亮的涌動,隨即活躍、動盪了起來。如此,通篇墨色變得靈動而不鬱塞和遲滯。墨色的涌動之中,更顯謝永增的布白光亮所體現出山水雲霧之氣的飄忽不定,有形又無形。隨著山川的延展而自然生髮、遊動。氣息流動之處,物象歸於無形,是無。然而聯想其中,又分明是有,只不過被掩蓋,被遮擋了。這正是虛實相生,自然宏闊的境界在其觀覽與冥想之中得以伸展。在謝永增的畫面意匠處理中,空白的氣息還起著劃分物象結構線的作用。畫面墨色物象的布局需要結構線的分割與引導,謝永增恰到好處地利用了空白的氣息對物象和畫面關係的分割和位置的經營。氣息流露之處,不露痕跡地完成了對物象的布局、過度和轉換。然而,無論是光、是氣還是結構線,在謝永增的巧妙安排中,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諧,相融一體,完成著他對自然的深切關照。
華滋潤澤的筆墨
謝永增的筆墨是有特點的。他的筆墨意氣淋漓,注重墨色的渲染、烘托,大膽用水,層層積墨,造成華滋潤澤、厚重虛靈的藝術效果。用筆如同物象的顯隱一樣,欲露又藏,似實非實,似到非到,有意無意之間,與墨色隱沒相溶,盡顯物象含蓄、朦朧、蔥鬱的神態。古人講筆立墨隨,謝永增卻反其道而行之,以墨為主,筆隱於墨,可謂別開生面。也足見一切筆墨的創作和運用都要隨著物象和意境的創造需要而自然生髮,才顯出個人筆墨的獨特價值和魅力。當然,筆墨精神,也同樣是一個畫家的精神世界在筆墨中的外射,謝永增正是在自己對北方山水的獨特關照中,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筆墨表現方式,使其服務於自己的畫面和精神表達的需要,因而他的筆墨具有了自己獨特的精神內涵。
謝永增在山水自然的表達中盡顯深沉的人文關懷,也現出了精神上的負重。他有意減輕自己的心裡重荷,朝向鬆快一點的方向嘗試。因而,畫面的墨色不再過於鬱結沉厚,而變得輕緩透明,流露出抒情溫馨的情愫。然而,這種情緒並不是完全的轉向,相反,仍是他的精神關照的延深和豐富,畢竟,人文的精神關懷並不只有沉厚,同樣也有輕鬆與歡樂,這本來就是自然與人世的豐富性的體現。

謝永增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