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丹接受澳大利亞媒體團採訪

23日上午,澳大利亞主流媒體採訪團到廣州訪問,就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採訪了廣州市副市長謝曉丹,並參觀了廣州市第一資源熱力電廠二分廠。謝曉丹在採訪中表示,廣州將按照“減量、分類回收、資源化利用,到無害化焚燒、填埋、生化處理”的技術路線,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曉丹接受澳大利亞媒體團採訪
  • 採訪地點:廣州
  • 採訪事項:垃圾分類處理工作
  • 被採訪人:廣州市副市長謝曉丹
主體,減量,處理技術,經驗,

主體

澳大利亞記者問,她參觀第一資源熱力電廠二分廠時,看到普通市民也在廠內參觀,為什麼會有普通市民去參觀呢?謝曉丹說,目前,廣州常住人口超過1600萬,每天產生的垃圾為1.8萬噸。垃圾分類回收和終端處理,需要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社會參與,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居民,是垃圾分類處理的主體。
謝曉丹介紹,廣州市最近組織了創建全國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宣傳發動“萬人行”活動,組織了小學生、家庭主婦、基層工作人員等參觀火燒崗垃圾填埋場、廣州市第一資源熱力電廠二分廠和復綠後的李坑垃圾填埋場,讓市民親身了解垃圾處理情況。廣州還組織了垃圾分類進家庭等宣傳活動,讓更多市民知道垃圾怎么分類、怎么處理以及最後垃圾變成什麼。

減量

有記者問,廣州如何鼓勵市民在源頭減少產生垃圾?謝曉丹說,為了實現垃圾源頭減量,廣州出台了一些鼓勵措施,如鼓勵淨菜上市、限制一次性用品、鼓勵住酒店自帶洗滌用品、限制過度包裝、限制塑膠袋使用等。同時我們也大力推行無紙化辦公。
謝曉丹表示,廣州提出了垃圾分類處理技術路線,即:“減量、分類回收、資源化利用,到無害化焚燒、填埋、生化處理”,努力實現“資源回收全利用,原生垃圾零填埋”的工作目標。在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等各個環節,將按照既定的技術路線和工作目標穩步推進。

處理技術

來訪的澳大利亞記者對廣州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很感興趣,問這些技術是中國研發還是引進國外?謝曉丹表示,廣州垃圾處理技術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借鑑國外先進經驗,結合廣州實際情況採用的。目前世界上有多種垃圾終端處理技術。受市民飲食習慣影響,廣州垃圾的熱值比較低,水分比較高。廣州市第一資源熱力電廠採用了丹麥的偉倫順推式爐排爐,這是適合廣州實際的,煙氣排放等均達到歐盟標準。
謝曉丹說,出於“鄰避效應”,垃圾焚燒廠“選址難、落地難”的問題客觀存在。政府需要做好規劃,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公開信息,歡迎市民監督垃圾焚燒廠的運作。垃圾焚燒企業,也要肩負起規範運作的責任,保證安全,接受市民監督。

經驗

有記者問,目前國際上有什麼垃圾處理經驗是廣州感興趣的?謝曉丹說,廣州推進垃圾分類處理的經驗還不夠豐富,要讓廣大市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也需要不斷努力。悉尼等城市在垃圾分類處理方面的經驗值得廣州借鑑。
對於廣州市能否與悉尼等城市在垃圾分類處理上開展合作的問題,謝曉丹高興地表示,廣州與悉尼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結為友好城市,希望今後有更多交流和合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