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精英人生

講述精英人生

該書由新華社香港分社高級記者李大宏,根據駐港兩年多來對香港高層人士的互動和了解,特別是對新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等的專門採訪,結晶而成。情景交融、評述結合,使本書成為認識香港社會的入門讀物。書中通過對16位政商界精英的成長歷史、家庭背景和政治傾向的敘述,全面揭示了為官、從商、做人的成功之道,對立志成才的有識之士多有啟迪。

基本介紹

  • 書名:講述精英人生
  • 作者:李大宏
  • 類別:圖書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02月01日
圖片信息,圖書目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
書 名:講述精英人生
作 者: 李大宏
出 版:新華出版社
發布時祖格兆間: 2008年02月01日
類 型: 小兵凳端說文藝
不少內地人士將香港形容為一本非常深奧的書,不易讀懂讀通。這話永拳不無道理。不過,如果多了解一些香港成功人士的故事,倒不失為進入香港這本深奧之書的一條可行途徑。回望來港工作十多年的經歷,結交香港各界的朋友,可以說是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許多成功人士的創業歷程,不僅是我腦海中不斷累積的生動難忘的記憶,更是我了解並加深認識香港的一把鑰匙。
第1節:輝映香江的星光
第2節:訪問目錄1
第3節:訪問目錄2
第4節:用心務實為香港
第5節:美麗的香港人
第6節:推動經濟轉型具體措施
第7節:最理想行政長官什麼樣
第8節:高度支持下自動當選
第9節:成功經歷折射香港精神
第10節:恩愛鮑笑薇 2
您關於2005-2006年度的財政預算案,被認為是受歡迎的預算案,但也有人批評忽視了中產人士的稅盛兆愚負。您接受這一批評嗎? 全世界每一個人大概都有這樣一個心理,口袋裡留多一點錢總是開心一愚應鞏棵些。但我覺得,目前經濟剛開始復甦,情況還不太穩定,所以我不打算在這個財政年度減稅,再看一年,如果經濟持續復甦,下個財政年度減稅的空間就比較大了。這個思路也得到了大多數市民的認同。
第11節:一見鐘情
第12節:二人的相處之道
第13節:道是無情卻有情
第14節:理財要以民為本
第15節:理財哲學
第16節:怎樣助內地打入國際市場
第17節:個人習慣
第18節:機遇轉為實際經濟利益
第19節:唐英年
第20節: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3
另一方面,非典的全面侵襲,經濟活動的大幅萎縮,加上病毒的長期威脅,都會加深年輕一代的憂患意識,磨鍊他們對抗逆境的能力。社會上各個階層的抗炎表現,更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專業的精神,什麼是無私的奉獻,什麼是知識的力量,什麼是公民的責任。如果這場疫症有助扭轉某些少年自我中心和缺乏承擔的心態,令他們開始懂得要多為他人構想,凡事從自己做起,那就真的是禍兮福所倚了。
第21節:求學不是求分數
第22節:兩地教育交流與合作
第23節:香港的年輕一代
第24節:禍兮福所倚
第25節:很感動我的一件事
第26節:李國章
第27節:觀察香港文化
第28節:香港與內地文化產業合作
第29節:夫人在文化政策對您影響
第30節:民政事務局的工作 4
我曾經希望做個好醫生,對人民有一定的貢獻,但後來我感到靠自己的一雙手,每天最多也只能治好20個病人,因此我就決定在醫學院教書。我回到香港後就加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成為該院
第一任眼科教授,希望把我的技術和經驗傳給更多的人。如果培養出10個學生,每個人每天能為20個病人解除痛苦,每天就可以為200個病人服務,有更多的人可以受益。但後來我了解到,這乃鑽端芝個過程還是太漫長了,我就思考如何儘快地把我的知識讓最大量的人可以受益,最好的途徑就是參與政策的制訂。這就是我為什麼加入政府的動因。
第31節:曾經希望做個好醫生
第32節:不是一個很成功的父親
第33節:新時代的中國高官
第34節:推動發展債券市場的成效
第35節:利用股票市場融資前景
第36節:仙股事件
第37節:打工皇帝
第38節:馬時亨
第39節:自我評價過去8年表現
第40節:對外國競爭最有效辦法 5
我不能算成功,不過是由於公務的原因,拋頭露臉多了,所以大家說起來都堡章符知道我。其實,我走過的路,跟我許許多多同學或同齡人一樣。香港許多成功人士,有不少是白手起家的。念中學的時候,班上40多個同學,很多人都是走路回家吃中午飯,連腳踏車都沒有,兩毛錢的巴士都坐不起,5分鐘10分鐘把午飯解決了,就趕緊往回走,夏天一個來回都是大汗淋漓的,大家都一樣。 正好我們出來工作時,碰上香港經濟起飛階段,經濟發展比較快,在我們上面有很多空間,就硬著頭皮上去乾。所以,年輕時候就有機會坐在比較高的位置上,一乾就乾到今天。
第41節:水庫落差
第42節:窮人孩子早當家
第43節:梁振英的童年時代
第44節:什麼促成全球化和一體化
第45節:陳智思
第46節:我是保險業的代表
第47節:怎么了解中下層人生活
第48節:怎樣看待香港商界意見
第49節:怎樣支配自己的時間
第50節:二十四孝爸爸

第四部分

我曾經希望做個好醫生,對人民有一定的貢獻,但後來我感到靠自己的一雙手,每天最多也只能治好20個病人,因此我就決定在醫學院教書。我回到香港後就加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成為該院
第一任眼科教授,希望把我的技術和經驗傳給更多的人。如果培養出10個學生,每個人每天能為20個病人解除痛苦,每天就可以為200個病人服務,有更多的人可以受益。但後來我了解到,這個過程還是太漫長了,我就思考如何儘快地把我的知識讓最大量的人可以受益,最好的途徑就是參與政策的制訂。這就是我為什麼加入政府的動因。
第31節:曾經希望做個好醫生
第32節:不是一個很成功的父親
第33節:新時代的中國高官
第34節:推動發展債券市場的成效
第35節:利用股票市場融資前景
第36節:仙股事件
第37節:打工皇帝
第38節:馬時亨
第39節:自我評價過去8年表現
第40節:對外國競爭最有效辦法 5

第五部分

我不能算成功,不過是由於公務的原因,拋頭露臉多了,所以大家說起來都知道我。其實,我走過的路,跟我許許多多同學或同齡人一樣。香港許多成功人士,有不少是白手起家的。念中學的時候,班上40多個同學,很多人都是走路回家吃中午飯,連腳踏車都沒有,兩毛錢的巴士都坐不起,5分鐘10分鐘把午飯解決了,就趕緊往回走,夏天一個來回都是大汗淋漓的,大家都一樣。 正好我們出來工作時,碰上香港經濟起飛階段,經濟發展比較快,在我們上面有很多空間,就硬著頭皮上去乾。所以,年輕時候就有機會坐在比較高的位置上,一乾就乾到今天。
第41節:水庫落差
第42節:窮人孩子早當家
第43節:梁振英的童年時代
第44節:什麼促成全球化和一體化
第45節:陳智思
第46節:我是保險業的代表
第47節:怎么了解中下層人生活
第48節:怎樣看待香港商界意見
第49節:怎樣支配自己的時間
第50節:二十四孝爸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