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堂鄉

講堂鄉

講堂鄉位於榆社縣縣城東南 15公里處,最高海拔1267米,為該鄉最高山峰。全境北高南低,東西隆起,河灣平緩,南屯河發源於石門溝。年均降雨量479.2毫米,年均無霜期146天。全鄉總面積101.16平方公里,下轄16個行政村,8個自然村,常住人口2546人(2017年),現有耕地12073畝,2009年人均純收入1742元。有15個行村村通水泥路,交通十分便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講堂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榆社縣
  • 下轄地區:講堂村、上咱則村、陳家峪村
  • 電話區號:0354
  • 郵政區碼:030600
  • 面積:101.16平方公里
  • 人口:2546人(2017年)
  • 車牌代碼:晉K
  • 耕地面積:12073畝
  • 行政代碼:1407212004
行政區劃,歷史沿革,產業狀況,基層黨組織狀況,新農村建設,基礎建設,全鄉經濟發展情況,建設三大基地,發展畜牧產業,堅持植樹造林,社會事業發展情況,扶貧工作情況,項目構想,

行政區劃

講堂鄉轄:講堂村、上咱則村、陳家峪村、下赤土村、上赤土村、建華村、龍王溝村、韓莊村、寺上村、元莊村、麥沙角村、芝草垴村、柳泉村、毛古沿村、將軍墓村、十字沿村、果樹村、梁家莊村、石牆村、前寺溝村、後寺溝村、蒲池村、楊家莊村、耿家莊村、合家垴村、剪子凹村、芽兒沿村、駝駱村、上村、甲沿溝村等。

歷史沿革

講堂,原名巷塘,謂之谷深似巷,水積如塘。商為箕子采邑,故名箕城、箕國,為榆社最早的城鎮。春秋魯僖公三十三年(前736,晉孝侯四年),狄伐晉,晉敗狄於箕,於廟講和,遂改名為講堂。我鄉是箕子的故里,歷史悠久,文物眾多,現存有箕城遺址(在講堂村中心)及箕子廟。

產業狀況

這些年,歷屆鄉黨委、鄉政府結合當地實際,確定了“建設三個基地,壯大一項產業”的工作思路,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社會穩定三件大事,大力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在組織、引導、服務上下功夫,抓工作,促落實,求實效,推動了全鄉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在核桃產業上,經過幾年堅持不懈的發展,狠抓技術培訓、最佳化品種等工作,形成了以韓莊、講堂為主的核桃經濟林“十里長廊”。全鄉共發展核桃經濟林2800畝,現掛果650畝;在大黑豆種植上,以元莊、韓莊為主發展藥用大黑豆基地500畝;在馬鈴薯種植上,以柳泉、石牆為主發展脫毒馬鈴薯基地1000畝。2010年底,這三個產業已經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同時,積極推廣圈舍養殖和笨雞圍欄養殖技術,全鄉笨雞存欄達到3.5萬隻。

基層黨組織狀況

全鄉共有18個黨支部,其中農村黨支部16個,鄉級黨支部2個,有黨員438名,其中男284名,女154名,黨員平均年齡46歲,高中以上文化84名,國中以上文化208名。

新農村建設

著力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在講堂、元莊、韓莊和下赤土進行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和重點推進村,這四個村分別以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圍繞“四化四改”,著力實施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使得村容村貌和經濟建設有了新的變化。

基礎建設

利用各種機遇和優勢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新建鄉文化站一所,完成了下赤土、陳家峪、講堂、寺上四村黨員活動陣地場所建設,新修梁家莊水泥路2.5公里,拓寬後寺溝鄉村道路3公路,完善村級體育場所9個,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92%,道路建設基本實現村村通目標。

全鄉經濟發展情況

這些年,圍繞“建設核桃之鄉、壯大畜牧養殖基地、打造綠色生態講堂”的工作思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2010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1089萬元 ,其中農業收入450萬元,占到總收入的40%,畜牧收入227萬元,占到總收入的20%;勞務收入占到近35%,在具體工作中:

建設三大基地

以韓莊為中心的核桃產業經近十年的發展初具規模,發展到4000餘畝,截至2010年,已有600畝掛果。以元莊為中心的藥用大黑豆發展初見成效,經過幾年來發展,已發展到500畝,每畝收入達1500元。以柳泉為中心的脫毒馬鈴薯通過石牆富民馬鈴薯專業合作社,1000畝馬鈴薯產量供不應求,全部銷往武鄉、河北僅此一項就可實現農民人均增收200元。我們還大力推進設施蔬菜種植,在講堂、下赤土、韓莊、元莊四村共建拱棚18個計25畝,如今長勢良好。

發展畜牧產業

我鄉採取舍飼圈養的方式,主要在赤土溝進行生態養殖。結合國家退耕還林和林權制度改革,大力實行荒山拍賣和山莊窩鋪移民,先後湧現出多個先賣後開發或先開發再賣的不同項目、不同模式的山莊,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個山莊一道風景”的特色生態養殖溝。如野狼山莊採取“公司+農戶”的形式進行圈舍養羊2000隻;海仙山莊進行林牧開發,飼養笨雞2000隻、牛200頭、羊1000隻,栽植核桃200畝;綠源養殖基地租賃我鄉廢棄的鹿場進行生態養殖;下赤土水庫養魚基地進行網箱養魚並進行休閒垂釣,已成為我縣消夏避暑的好去處;柳泉晉江文鋒養殖專業合作社和將軍墓東旺雲志養豬專業合作社養豬500頭。到目前為止,全鄉的笨雞養殖存欄在3萬餘只,羊存欄1萬隻,豬存欄1000頭,發展養殖大戶11戶。

堅持植樹造林

我鄉以“生態興經濟、綠色促和諧”為宗旨,狠抓綠色生態建設。在講堂、韓莊、寺上、將軍墓、後寺溝等十個村進行大面積荒山綠化,對講堂—上赤土、講堂—韓莊、上咱則—楊家垴三條鄉村公路沿線通道進行綠化。到2010年底,全鄉完成荒山造林1.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5%,完成通道綠化15公里。

社會事業發展情況

我鄉高度重視文教衛生事業發展。在下赤土、講堂、韓莊、元莊、柳泉等6個村進行了農家書屋建設。全鄉有21村、47戶安裝了寬頻網路,24村、954戶,安裝了數位電視,16個村建起了文化室。投資126萬元,完成中心校危房改造工程;投資84萬元對鄉衛生院、柳泉、後寺溝、下赤土等7村衛生所進行改造。到2010年底,全鄉共設有16個村級衛生所和1箇中心院。大力進行環境衛生整治,2010年3月榮獲市級衛生鄉鎮稱號。此外,我們非常重視弱勢群體,共對全鄉383人實行最低生活保障。2010年全鄉人口計畫生育率達97.8%,出生率5.2‰。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實施了韓莊至石牆、講堂至水庫、講堂至韓莊、梁家莊、後寺溝等5條鄉村道路硬化工程,總計28公里;實施了上咱則、麥茬角、將軍墓、講堂、後寺溝等5村的自來水改造工程;完成駝駱、柳泉、上咱則、講堂、上赤土等8個村健身場地建設;投資60萬元完成了講堂、下赤土、陳家峪、寺上、上赤土等6個村級活動場所建設;投資40萬元完成10個村、41戶危房改造;投資25萬元新建一所鄉文化站;投資467萬元,實施了講堂、下赤土、陳家峪、元莊1500畝節水灌溉工程和土地整理項目。

扶貧工作情況

幫助元莊村落實110萬元完成500畝土地整理項目;落實下赤土乾果經濟林建設資金16萬元,種植核桃300畝;落實15萬元完成講堂—韓莊拓寬改造15公里道路;落實上咱則土地整理項目資金20萬元。
我鄉寄宿制中心校缺乏文體活動器材,籌資2萬元委託鄉政府購買了器材,豐富了師生的文化生活。結合校安工程建設,引進改造資金20萬元,對學校進行亮化、美化、硬化,為師生提供了舒適的學習工作環境。

項目構想

1、針對全鄉具有養殖傳統、養殖基礎的優勢,依託野狼山莊農牧有限公司,採取“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輻射帶動赤土溝350戶、元莊、講堂發展養羊項目,力爭3年內實現戶均養羊5隻,促進養殖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
2、針對發展乾果經濟林和設施蔬菜受水源制約的問題,鄉黨委、鄉政府決定實施元莊、韓莊千畝核桃示範園區、赤土溝設施蔬菜與經濟林節水灌溉項目,通過完成打深井、建蓄水池、鋪設管道等工程建設,輻射帶動全鄉核桃產業和設施蔬菜實現高產高效,促進村民增收致富。
3、針對全鄉自然環境差,石厚土薄的現狀,計畫實施赤土溝、柳泉溝、牛家莊小流域治理項目,通過栽培油松、刺槐、修土石壩等,實現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著力加快荒山綠化植樹造林步伐,對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經濟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4、針對全鄉的鄉村道路不足以支撐經濟發展的現狀,希望上級部門幫助解決下赤土—建華4公里道路拓寬工程。
5、針對人畜飲水困難,決定實施上赤土、梁家莊兩個村飲水解困工程。
6、大力推進講堂村小城鎮建設,主要完成1000米護村護路壩建設,完成全村道路硬化、綠化、亮化等設施配套工作,建設文娛休閒廣場,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