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糯村

該行政村隸屬讕滄拉祜族自治縣謙六彝族鄉,地處謙六鄉西邊,進村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縣112公里。東鄰龍潭村,南鄰和平村,西鄰新寨村,北鄰田壩村 。轄謙糯等1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812戶,有鄉村人口3054人,其中農業人口 3054人,勞動力194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478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謙糯村
  • 面積:國土面積44.68 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3054人
  • 戶數:812戶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全村,海拔1317 米,年平均氣溫19℃,年降水量 1168毫米,適合種植茶葉、咖啡、桑葉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6159 畝,人均耕2地畝,林地36856.5 畝,經濟林果2146.5,人均經濟林果0.7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28.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71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159畝(其中:水田2,462 畝,旱地 3697 畝),主要種植 水稻、玉米 等作物;擁有林地56856.5 畝,荒山荒地 19,835.8 畝,其他面積417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 、通電 、通路,有路燈。全村有812戶通自來水。有812戶通電,有20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3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25%、7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7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18戶(分別占總數的83%和51%)。
該村到鄉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 ;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13輛,機車61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462畝,有效灌溉率為4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8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9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7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9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5戶。全村有1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62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9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28.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0萬元,占總收入的44%;畜牧業收入148.4萬元,占總收入的3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571頭,肉牛77頭);林業收入20.1萬元,占總收入的5%;第二、三產業收入62萬元,占總收入的14%;工資性收入23.9萬元,占總收入的6%。農民人均純收入97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3.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73人(占勞動力的18%),在省內務工195人,到省外務工178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12戶,共鄉村人口3054人,其中男性1696人,女性1358人。其中農業人口 3054人,勞動力1948人。該村以彝族、漢族為主(是彝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904人,漢族788人,其他民362人。
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1人,占人口總數的0.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993人,參合率98%;享受低保54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56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4個,人畜混居的農戶52戶,占農戶總數的73%。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4所,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46人,其中小學生330人,中學生116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2個、圖書室2個、業餘文娛宣傳隊2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2人,少數民族黨員62人,其中男黨員47人、女黨員15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謙糯一組等18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1個,共有團員 35 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1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154.9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682.55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基礎設施落後,交通不便,道路建設困難,民眾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學技術知識。。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大力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以桑蠶產業為龍頭帶動全鄉經濟發展。。 該村到2014年底,有33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4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