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元公祠

謁元公祠見於《道州志》,為作者任湖南巡撫時所作。道州,今湖南省永州市道縣。元公即宋朝著名理學家周敦頤,生於1017年,卒於1073年,是宋代新儒學(理學)的開山鼻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他是永州道縣人,曾居住在廬山,建有住室,取名為濂溪書堂。濂溪,在道縣,是周的出生地。周著有《太極圖說》,採用道教學說,以太極為理,陰陽五行為氣,對宋明理學影響甚大。元公祠在道縣。全詩緬懷了周敦頤一生的偉大成就和“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魅力,抒發了詩人對元公的崇敬與仰慕之情,構思精巧,語言樸實,感情真摯。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謁元公祠》
【年代】明代
【作者】顧璘
【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謁元公祠
道表千古後⑵,天南得異人⑶。
元圖開太極⑷,絕學指迷津。
庭草常交翠,池蓮不斷春。
詠歌見月下,瀟灑挹公神⑸。

作品注釋

⑴元公祠: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道縣。元公:指宋代理學家周敦頤
⑵道:指周敦頤採用並弘揚的道教學說,這裡借代周本人。
⑶天南:南天、南方,周敦頤出生於湖南南方道州。
⑷元圖開太極:指周敦頤所著《太極圖說》。
⑸挹(yì):揖。

作者簡介

顧璘
(1476—1545)明代文學家。字華玉,號東橋居士。上元(今南京)人。世為蘇州吳縣人,高祖顧通在洪武(1368—1398)年間以匠作被征,籍貫由蘇州遷至上元。“璘少負才名,與何(景明)、李(夢陽)不相上下。”青年時代科場得意,公元1496年(嘉靖九年)二十一歲時中進士,授廣平知縣,又升南京吏部主事,晉郎中。年輕時大肆力學,與陳沂王韋極為友善,人稱“金陵三俊”,其後朱應登繼起,稱四大家。四人中,無論宦位之隆,聲望之高和詩文的造詣都以顧璘為最。顧璘為人謙虛謹慎,喜好結交朋友,有《浮湘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