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與人類文化》是2016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立新、張田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與人類文化
- 作者:宋立新、張田勘
- 類別:醫學類圖書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4670281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與人類文化》是2016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立新、張田勘。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與人類文化》是2016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立新、張田勘。內容簡介 在本書的評論部分會涉及各項諾貝爾獎的內容和某些事件。由於20世紀的諾貝爾獎已多有描述和研究。本書所介紹的是新世...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英語: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瑞典語: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是根據諾貝爾(1833-1896年)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1]。 190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首次頒發。1935年,中國現代醫學先驅伍連...
《改變人類的諾貝爾科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1967-1992)》是2017年2月1日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豆麥麥。內容簡介 《改變人類的諾貝爾科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1967-1992)》選取了1967-1992年來歷屆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科學家故事作為主線,闡釋了這些獲獎科學家及其科研成果對人類社會的重大貢獻和...
《諾獎往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史話》是2018年10月0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銘。內容簡介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中,總有一些人用努力與智慧照亮了蒙昧中的黑暗,他們像群星一樣閃耀在歷史長河,諾貝爾獎獲得者歷來是人們最關注的那些最閃亮的星。諾獎百年,往事知多少? 本書通過專題史話的形式,以...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史話是華中師範大學於2017年6月19日首次在中國大學MOOC開設的慕課課程、國家精品課程。該課程授課教師為張銘。截至2020年9月,據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8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史話共十二講,包括諾貝爾與諾貝爾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百年史、哈維與血液循環、維生素的故事、胰島素...
諾貝爾獎講演全集:生理學或醫學卷3 《諾貝爾獎講演全集:生理學或醫學卷3》收錄了1901年至2000年諾貝爾獎的頒獎詞和講演詞,幾乎概括了100年來諾貝爾獎獲獎者的講演全貌。這是一部世界性的重要文獻,譯文涉及了許多不同學科的知識。《諾貝爾獎講演全集:生理學或醫學卷3》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諾貝爾獎(瑞典語:Nobel priset,英語:Nobel Prize)是指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銀行1968年設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做出傑出...
1895年,諾貝爾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諾貝爾獎,分為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及和平獎5種獎金(1969年瑞典銀行增設經濟學獎),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為了紀念諾貝爾做出的貢獻,人造元素鍩(Nobelium)以諾貝爾命名。
台北時間2014年10月6日17點30分:約翰·歐基夫(John O‘Keefe) 和邁-布里特·莫澤(May-Britt Moser)以及愛德華·莫澤(Edvard I. Moser)獲得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諾名單 John O'Keefe was born in 1939 in New York City, USA, and holds both American and British citizenships. He ...
諾貝爾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學獎項之一,每一項獲獎成果在促進人類科學進步、社會發展中都發揮了巨大作用。 諾貝爾獎得主是世界上最聰明絕頂、與眾不同的一群人。他們憑藉怎樣的科學發現拿了諾貝爾獎? 他們是如何一步步把奇思妙想變成偉大發現的?還有,他們從小就這么聰明嗎? 本書從歷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中,...
200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講述科學研究幕後的故事,是由約翰·蘇爾斯頓 編著的、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描述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生平事跡的書。本書講述了約翰·蘇爾斯頓與悉尼·布雷內、羅伯特·霍維茨因發現器官發育和程式性細胞死亡的基因規律的歷程,在研究中他們共同分享了200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此項發現為人類戰勝癌症...
《生理學或醫學諾貝爾獎講演集》是2003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內容介紹 《生理學或醫學諾貝爾獎講演集(1963-1970)(英文版)》內容簡介:The Nobel Prizes in Physics, Chemistry, Physiology or Medicine, and Literature are awarded by the King of Sweden during a ceremony...
隨著人類對人體自身的認識不斷加深,特別是19世紀來至今,生理學和醫學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階段,巴甫洛夫提出了著名的條件反射和信號學說;艾因托芬發現了心電圖的機理;弗萊明發現了青黴素及其在治療各種傳染病中的效果。《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明星故事》著重記述了眾多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科學家的生平,...
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8年10月7日,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發現了亞原子物理學中自發對稱性破缺機制的美國籍科學家南部陽一郎,以及發現有關對稱性破缺起源的日本科學家小林誠和益川敏英。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08年10月6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來自法國和德國的3名科學家因發現導致愛滋病與宮頸癌的病毒分享該獎。
《諾貝爾獎講演全集(生理學或醫學卷III)》是2003年福建人民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諾貝爾獎講演全集編譯委員會。《諾貝爾獎講演全集:生理學或醫學卷3》收錄了1901年至2000年諾貝爾獎的頒獎詞和講演詞,幾乎概括了100年來諾貝爾獎獲獎者的講演全貌。這是一部世界性的重要文獻,譯文涉及了許多不同學科的知識。
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為人類抗瘧藥物開拓了新方向,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ACTs)在全球得到廣泛使用,挽救了數百萬人生命 [52]。2011年,獲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 [47]。2015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併入選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 [47]。2017年,獲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4] [46]。2018年,獲改革先鋒稱號...
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所有獲獎人(或獲獎組織、團體)的獲獎年代、獲獎原因、獲獎者傳略(或簡介)、頒發諾貝爾獎時的頒獎詞和獲獎者的講演詞,系統、全面地編譯成書。這是一部收集了有關諾貝爾獎的全部原始文獻的巨著,可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閱讀,也可供研究人員參考。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成功之路(第2版)》是202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段志光。內容簡介 本書將1901~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19位獲得者的成功之路作為一個系統,基於553位中外一流科學家的數千萬條數據,從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角度進行了深入系統的探討,提出了諾貝爾獎級生物醫學科學家成長的...
2011年諾貝爾醫學獎 台北時間2011年10月3日,美國人布魯斯·博伊特勒、法國人朱爾斯·霍夫曼和加拿大人拉爾夫·斯坦曼以免疫系統研究贏得2011年度諾貝爾醫學獎。獲獎理由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審委員會10月3日認定,本年度3名獲獎者“發現免疫系統激活的關鍵原理,革命性地改變我們大家對免疫系統的理解”。也為人類哪些...
《百年諾貝爾獎·生理學·醫學卷》是2010年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以歷屆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得主的主要發現和貢獻為主,對他們的學術理論進行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介紹。內容簡介 《百年諾貝爾獎·生理學·醫學卷(彩圖珍藏版)》希望能夠使廣大青少年讀者走近這些大師,感受他們偉大的人格魅力,了解當今...
獎項評析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斯萬特·帕博是行業里的國際領軍人物,他獲得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理由跟以往的獲獎者是不一樣的,以往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獲獎者的研究是很技術性的,能夠解決一個套用問題,比如找到青蒿素,解決了瘧疾流行的問題,治療瘧疾。而他的獲獎理由是“表彰他關於已滅絕古人類基因組...
1954年後任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心理生物學教授。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等組織成員,國際腦研究組織成員。因研究揭開大腦兩半球秘密和功能分工,為人們了解人腦更高級功能提供了新觀念,於1981年與人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人物生平 羅傑·斯佩里(1913年8月20日-1994年4月17日),男,美國心理生物...
蓋杜謝克於上世紀50年代開始研究苦魯病(kuru)。他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和《自然》上的相關論文分別被引用達300次和500次左右。他的開創性研究直接導致了後來朊病毒的確定。1976年,因對苦魯病研究的貢獻,他分享了該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除此之外,他在人類學方面也頗有建樹。蓋杜謝克在學術上的...
2016年10月,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大隅良典闡明了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和生理功能。20世紀90年代,大隅良典利用麵包酵母找到了與自噬作用有關的關鍵基因。隨後,他開始致力於闡明酵母菌體內自噬作用的背後機制,並發現與之相似的複雜過程也同樣存在於我們人類的細胞內。他的研究開啟了理解...
康拉德·勞倫茲(1903年11月07日-1989年02月27日),1903年出生於維也納,奧地利動物學家、動物心理學家、動物行為學家、鳥類學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科普讀物《所羅門王的指環》,曾獲197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現代動物行為學的創立者之一。人物經歷 在他於1973年出版的自傳體雜文中在, 勞倫茲相信父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