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獲獎者給青少年的18堂課

諾貝爾獲獎者給青少年的18堂課

《諾貝爾獲獎者給青少年的18堂課》是2010年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麗沙。

基本介紹

  • 書名:諾貝爾獲獎者給青少年的18堂課
  • 作者:馮麗沙
  • ISBN:9787563925025
  • 頁數:262頁
  • 出版社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243000
內容簡介,目錄,書摘章節,

內容簡介

也許,並不是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中都需要得到一次諾貝爾獎,但是若我們遵循這些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忠告,就能吸取他們人生成功經驗之精華,找到從平凡到偉大的最為可行的途徑,從而跨越障礙、躲過陷阱而一步步地前進,最終成就一番事業。下面我們就翻開書頁,開始與這些智者之間的對話吧!

目錄

第一堂課 跨過自己這道坎
除了自己,沒人能宣告你的失敗
沒有什麼是命中注定的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掌握命運的主動權
第二堂課 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好習慣的總和等於好品行
禮貌首先為你贏得人心
正直誠實中蘊涵無窮力量
用品德獲取尊重
第三堂課 敢想敢成功
思路決定出路
升級你的思考
怎樣思考就有怎樣的人生
避免沒有價值的思考
做精神文明的富翁
第四堂課 自信讓一切皆有可能
信心緣於明確的目標
自信能釋放你的力量
自信是成功的先決條件
自信帶來無往不勝的人生
打造剛毅的個性
第五堂課 培養較好的時間管理能力
沒有計畫就是浪費時間
做之前先制訂順序表
如何做到事半功倍
學會張弛有度
第六堂課 擁有發現機會的慧眼
要主動,機會不會來抓你
小事物中蘊藏大機會
永遠不要怕為時已晚
善於搶占機會
做十足的準備,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
第七堂課 跟隨興趣更能發掘潛能
把興趣培養成你的特長
最大限度地開發你的潛能
讓興趣成為你的目標
把工作和興趣結合是智慧的表現
沒有必要和他人相比
第八堂課 立即行動,拒絕拖延
現在就做,不再等待
行動是實現目標的手段
不要分散注意力
鍥而不捨終達目的
第九堂課 要有打破常規的勇氣
不要受環境的轄制
只有有勇氣的人才能打開成功之門
敢於冒險的人才能伸手抓住機會
大膽付,出必會造就成功
冒險也要避免盲目
第十堂課 勤奮是成功的基礎
期待豐收更不要忘記播種
成功需要努力
抬頭做人,低頭做事
不斷的堅持帶來成功
堅實的腳步使你走得更遠
第十一堂課 在失敗和挫折中磨鍊自己
沒有什麼是真正的失敗
勇敢面對失敗
過去不等於未來
再向前邁一步
第十二堂課 學習力是一種核心競爭力
活到老,學到老
天天學習,天天向上
學習不僅僅局限於書本
方法比學習本身更重要
第十三堂課 在變化中求發展
變化帶來機遇
變化的時代不需要一成不變
激發你沉睡的創造力
不要忽略細節在創新中的作用
做有準備的創新
第十四堂課 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
把敬業變成習慣
踏踏實實地工作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朝更高的目標努力
樂於奉獻帶來快樂
第十五堂課 把自己打造成專業人士
至少要精通一樣
做最好的自己
你自己就是一座金礦
第十六堂課 敢於擔責,贏得信賴
責任感是成功者必備的基本素質
責任喚醒你的最大力量
責任感帶來熱情
自發自動就是負責的表現
第十七堂課 用愛和寬容裝點你的生命
擁有豁達人生
微笑是帶來幸福的秘訣
生活中處處充滿了幸福
愛就是包容
第十八堂課 獲得和諧的人際關係
“秀”出你的善良來
愛這世上的一切吧
學會換位思考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書摘章節

1856年7月26日,蕭伯納出生於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一個小公務員家裡。父親是個沒落貴族,且一事無成,既懶惰又嗜酒;母親出生於高貴的鄉紳世家,從小受過嚴格的上等教育。蕭伯納出生時,家庭環境已經很惡劣,他的童年、青年時代充滿了不幸。
但蕭伯納沒有屈服於這種惡劣的環境。他15歲便開始獨自謀生,工作之餘在美術館、博物館如饑似渴地填充自己富有想像力的頭腦,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與很多人聽天由命的宿命論比較起來,是多么的難能可貴。
大象是世界上最強壯的動物之一,當一頭年輕的野生大象被抓住後,獵手們會用金屬圈套住它的腿,把它用鏈子捆到附近的榕樹上。自然,大象會一次又一次地試圖掙脫,但無論它做出多么巨大的努力,它還是無法成功,因為金屬圈實在是太結實了。幾天的苦苦掙扎甚至把自己弄得傷痕累累後,它意識到自己的努力是徒勞的,最後放棄了。從此刻起,大象再也沒有試圖掙脫過,即使是別人只用了一條小繩和木樁。
研究者發現在一種被稱為梭魚的魚類中也存在思維僵化的傾向。通常情況下,梭魚會就近攻擊在它範圍內游泳的鰷魚。在一次實驗中,研究者們把一個裝有幾條鰷魚的無底玻璃鐘罐放入有一條梭魚的水箱中。這條梭魚立刻向罐子裡的鰷魚發動攻擊,結果它敏感的鼻子狠狠地撞到了玻璃壁上。幾次慘痛的嘗試之後,梭魚最終放棄,並完全忽視了鰷魚的存在。鐘罐被拿走後,鰷魚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四處遊蕩,但即便是當它們游過梭魚鼻子底下的時候,梭魚也會繼續忽視它們。就因為這樣一個建立在錯誤信念基礎之上的死結,這條梭魚會無視周圍豐富的食物而把自己餓死。
這兩個實驗是否會給您某些啟示呢?如果人類也像其中的大象和梭魚一樣被安排進命運的困境中,肯定會有一些人在不能夠掙脫的時候,會選擇順頁從和視而不見。一位教授曾說過,所謂的“思維定式”其實就是自己為自己下套,當人們鑽進了禁錮自己的思維定式後,人類的思想就再也無法自由了。
很多人走不出思維定式,所以他們走不出宿命般的可悲結局;而一旦走出了思維定式,也許可以看到許多別樣的人生風景,甚至可以創造新的奇蹟。例如,從舞劍可以悟到書法之道,從飛鳥的飛翔可以造出飛機,從蝙蝠可以聯想到電波,從蘋果落地可以悟出萬有引力……常爬山的應該去涉水,常跳高的應該去打打球,常划船的應該去駕駕車,常當官的應該去為民。換個位置,換個角度,換個思路,也許我們面前將是一番明朗天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