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諸暨紅心李
- 南宋:嘉泰會稽志
- 歷史悠久:有蠟李、麥熟李
- ”清:國朝三修諸暨縣誌
- 引種:10萬株
產量,營養價值,銷售情況,
產量
諸暨市歷史上紅心李鮮果最高產量為1977年,總產越過7500噸,栽種面積為5000餘畝。但是前幾年由於各種原因,紅心李面積減少,產量下降,1985年面積減少到2261畝。1986年開始有所回升,1987年面積擴大到3976畝。目前,全市諸暨紅心李栽培面積有7500餘畝,豐產年總產量可達375噸。
營養價值
紅心李屬薔薇科,果形圓而稍扁,果皮薄而綠色,果肉近核部分為紫紅色,平均單個重60克左右;青果時外有一層白色粉狀物,成熟後消失,果核小,肉多,水足,味甜而略帶酸,清口,營養豐富。鮮果肉含有碳水化合物11.9%,蛋白質0.7%,果酸0.6-2%。李乾含碳水化合物71%,蛋白質2.3%,脂肪0.6%。此外,還含有多量維生素c和維生素B1、B2等。所以,不論是鮮果還是加工產品,營養價值都較高。李果肉味甘酸,具有藥用價值,可治暴食、去痼熱、調中;核仁味苦,性平,能利小腸,下水氣,除浮腫,內治消化不良,牙齦出血,慢性咽喉炎,外用消瘡癤、腫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