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喻怨刺詩

"雅詩"中的諷喻怨刺詩產生在"王道衰","周室大壞"的西周中葉以後,特別是西周末年到平王東遷的時期。諷喻怨刺詩也像政治頌美詩一樣,其作者屬於貴族階層中的"公卿烈士".作為本階級意識形態的"思想家"和"代言人",他們很不幸地生活於末世與亂世之時,這使他們不但難以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和理想,還不得不同社會上一切腐朽現象做鬥爭,同時不得不面對自己的各種挫折和不幸,於是,他們作詩的目的也不得不因時代條件的變化由頌美而轉向諷喻和怨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諷喻怨刺詩
  • 起源:《詩經》雅詩
  • 起始時期:西周中葉
  • 作者:貴族“公卿烈士”
內容,特點,舉例,

內容

這些詩從內容上看又可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對統治者進行諷喻和規諫,其二是對社會的黑暗現實進行怨刺和批判.這些詩主要見於二雅,《大雅》中的《民勞》,《板》;《小雅》中的《節南山》,《正月》等都屬於這一類作品,這兩類詩在內容上又有其共同性.即表現了那一時期的卿士大夫們的憂患意識和憂患之情.

特點

小雅中怨刺詩的作者,沒有大雅作者身份地位高,他們雖然也是統治階級中的一員,在等級社會中卻處於較低的甚或受壓抑的地位。因此,小雅中的怨刺詩,不僅指斥政治的黑暗,悲悼周王朝國運已盡,憂國哀民,而且感嘆自身遭遇。

舉例

如《節南山》是家父所作,諷刺周王用太師尹氏,以致天下大亂,太師尹執掌國柄,卻為政不善,做事不公,不親臨國事,而委之於姻亞,欺君罔民,無所忌憚,以致天怒人怨,禍亂迭起,民怨沸騰,而他卻仍不鑑察和警戒。
詩歌的內容是專咎尹氏,但末章說“家父作誦,以究王訩。式訛爾心,以畜萬邦。”其規諷所向,又在幽王。詩人是把太師尹之亂政與幽王之昏憒聯繫起來了。《正月》是失意官吏所作,揭露當時政治的腐朽,統治者的殘暴,怨恨上天昏憤,對小人充斥朝廷、人民處於危難絕境熟視無睹,悲悼周王朝的淪亡。《十月之交》是日蝕和大地震後,王朝官吏敘事抒情之作,諷刺貴族統治階級擾亂朝政,以致災異迭起,民不聊生,國運將盡,並慨嘆自己無辜遭受迫害、讒毀,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雨無正》是侍御官所作,諷刺幽王昏憒,倒行逆施,群臣皆不盡職,但求保身。如第二、第四章寫正值天災人禍之際,三司、諸侯並不盡力王事,群臣百官亦皆畏罪不肯進諫,而自己辛勤王事,卻受到讒毀。因此,詩人十分憤慨,深切悲嘆。小雅中還有一些詩,直接傾泄對讒佞小人的怨恨詛咒,如《巷伯》就是寺人孟子遭人讒毀後抒發憤懣之作。詩人憤怒地寫道:“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由於遭受迫害,生活處境艱難,因此,在詩中感懷身世,訴說人間的不平,如《北山》是一位士子所作,抒發其被繁重差役壓迫的不平和憤慨。第四、五、六章連用十二個“或”字起頭的對比句,揭露大夫分配差役不均,以及士在當時的處境和地位。小雅中的這些詩,針砭時政與大雅有些詩相同,但更多的是將筆鋒集中在奸臣佞幸者身上,言辭更為激烈,情緒也更為怨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