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言

諫言

諫言,一般用來指下級對上級的規勸和建議。古時最常用於君臣之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諫言
  • 外文名:Expostulation
  • 拼音:jiàn yán
  • 釋義:規勸君主或尊長,使改正錯誤
含義,出處,英文,事例,

含義

釋義 諫(諫) jiàn 舊時稱規勸君主或尊長,使改正錯誤:諫勸。進諫。諫阻。兵諫。從諫如流
言 yán 講,說:言說。言喻。言道。言歡。言情。言必有中(zhong)(意思是:一說就說到點子上)。
規勸的話。一般用來指下級對上級的規勸和建議。古時最常用於君臣之間。
示例 周書·馮景傳》:“寶夤敗後,景還洛。朝廷先聞景有諫言,故免之。”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一節:“諫院知院官,對朝政得失、大臣以致百官的過錯,都可提出諫言。”
這也是勇敢忠貞的表現。向上諫言的臣子也稱為諫臣。
現今所指又有含有一定寓意的簡短話語,語言中包含著真實和客觀的評價。多為表達讚美之意,以書面形式表達。

出處

貞觀五年,唐太宗房玄齡等說:“自古以來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高興就胡亂升賞無功的人,不高興就亂殺無罪的人。所以社稷淪喪,天下混亂,沒有不是因此而造成的。我每晚沒有不把他當成心事,一直想讓你們盡力進諫,而你們也要接受別人的諫言,怎么可以因為別人的話與自己的不同,就護短不接納?如果不能接受別人的諫言,又怎么能去勸諫別人呢?”

英文

Expostulation [ik,spɔstju'leiʃən] 諫言,勸告
例句:Liu to compiling shuo yuan, regard it as "expostulation" and have a kind of psychology to die for his dream.
劉向編撰《說苑》,是把其當作“諫書”使用的,始終抱著一種“昧死以進諫”的心態。

事例

1.毛澤東聽了李鼎銘精兵簡政”的意見,並在張思德的追悼會上提出。
2.姜尚其人
姜尚字子牙,是東方夷人。他祖先在舜時當過一方的部落酋長,曾協助夏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以地為姓,故又稱呂尚。夏以後,呂姓子孫繁衍分化,呂尚家窮了。呂尚是一位很有才能、很有抱負的人。但在商紂王的殘暴統治下,他懷才不遇。為生計,他曾經在朝歌城裡宰牛賣肉,在孟津街頭開店賣酒。光陰似箭,一晃呂尚就成了七十多歲的老人,而抱負仍然不能實現。後來他聽說西方周文王思賢若渴,便來到陝西岐山腳下,渭水河邊。
關於呂尚遇文王的經過,《史記》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說,呂尚假裝在磻溪釣魚,期待著文王來臨。這一天,文王出土打獵,路過磻溪,見到正在垂釣的呂尚,兩人搭上話,越談越投機。呂尚滔滔不絕地談論著自己安邦治國的見解。文王無比欽佩,高興地說:“您正是我祖上太公亶父所盼望的聖人呀!”從此呂尚又得了個“太公望”的別號。文王與呂尚同車而歸,封呂尚為太師。另一種說,文王暗中集聚力量,企圖反商,被崇侯虎發覺,報告給商紂王。紂王大怒,把文王抓起來關進夢裡(今河南湯陰縣北)。文王手下的大臣散宜生閎夭知道呂尚很有本事,請他來,三人商議出一條妙計:搜尋美女、駿馬、珍寶獻給紂王,表示周對商的“忠誠”。貪婪的紂王果然中計,釋放了文王。文王回國後拜呂尚為師。
呂尚給文王出主意,首先“修德以傾商政”。商紂王貪酒好獵不得人心;周文王便禁酒止獵,爭取人心。商紂王肆意壓榨百姓,人民困苦不堪;周文王則實行“裕民”政策,即有節制地徵收租稅,使人民有些積蓄,發生努力生產的興趣。商紂王招誘奴隸,引起其它小國的怨恨;周文王就制定一條“有亡(奴隸逃亡)荒(大)閱(搜尋)”的法律,意思是:奴隸逃亡就大搜尋,“誰的奴隸歸誰,不許藏匿逃亡奴隸。這樣,大大提高了周在諸侯國中的地位。甚至虞、芮兩國之君為爭田地打官司,都願跑到周來解決,因為他們都承認周文王是“仁人”。天下諸侯聽說此事,都認為周文王是“受命之君”,有四十多國歸順了周。接著,呂尚替文王籌劃向周圍發展勢力。周依次“伐犬戎”、“伐密須”、“敗耆國”、“伐邗”、“伐崇侯虎”,這些都見於《史記·周本紀》。周原甲骨中還有“伐蜀”、“征巢”的記載,可見周不但向西,而且向南開拓疆土,勢力直達江漢流域。周文王晚年,“天下三分,其二歸周”,造成了包圍商的形勢,呂尚的計謀是成功的。
文王死後,武王繼位,尊呂尚為“師尚父”,即“師之,尚之,父之”的意思。呂尚輔佐武王代紂。出師前,卜龜兆,不吉利,又趕上風雨暴至,諸侯們都很恐懼,只有呂尚認識到機不可失,堅決勸武主起兵。果然弄得商紂王措手不及,周滅掉了商。武王占領殷都後,把紂王儲存在鹿台的錢和儲藏在鉅橋的糧散發給窮苦的百姓,並且為商朝的忠臣比干的墓添加封土,還釋放了被紂王囚禁的箕子,從而深得民心。這些主張也大多出自呂尚。
周取代了商,武王為有效地統治幅員遼闊的疆土,採取“封建親戚,以屏藩周”的政策。呂尚被封為齊侯,都營丘(今山東臨淄縣)。呂尚赴齊國,走得很緩慢。這天,他住在一家客店裡。店裡的人對呂尚說:“我聽說時機是難得而易失的。您睡得這么安穩,大概不是赴國的人吧!呂尚聽罷,連夜起床登程。黎明時分,他來到營丘。正趕上萊國夷人進攻營丘,呂尚及時擊退萊人。這件事說明,呂尚雖然是開國元勛,但他沒有居功自傲,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呂尚治理齊國,能夠根據當地的情況,採取簡單適宜的政策,充分利用傍海的自然條件開發魚鹽資源,發展工商業,使人民安居樂業,使周朝在東方的統治得到了鞏固。
統觀呂尚的一生,他算得上商末周初有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