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伐高麗表》是唐代房玄齡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諫伐高麗表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房玄齡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諫伐高麗表
臣聞兵惡不戢,武貴止戈。當今聖化所覃,無遠不屆,咱上古所不臣者,陛下皆能臣之;所不制者,皆能制之。詳觀古今為中國患害,無過突厥,遂能坐運神策,不下殿堂,大小可汗,相次束手,分典禁衛,執戟行閒。其後延陁鴟張,尋就夷滅,鐵勒慕義,請置州縣,沙漠以北,萬里無塵。至如高昌叛渙於流沙,吐渾首鼠於積石,偏師薄伐,俱從平盪。如高麗者,歷代埔誅,莫能討伐,陛下責其逆亂,弒主虐人,親總六軍,問罪遼碣,未經旬日,即拔遼東,前後虜獲,數十萬計,分配諸州,無處不滿。雪往代之宿恥,掩崤陵之枯骨,比功較德,萬倍前王。此聖主之所自知,微臣安敢備說?且陛下仁風被於率土,孝德彰乎配天。睹夷狄之將亡,則指期數歲;授將帥之節度,則決機萬里。屈指而候驛,視景而望書,符應若神,算無遺策。擢將於行伍之中,取士於凡庸之末。遠夷單使,一見不忘;小臣之名,未嚐再問。箭穿七札,弓貫六鈞。加以留情墳典,屬意篇什,筆邁锺張,辭窮班馬。文鋒既振,則宮徵自諧;輕翰暫飛,則花蘤競發。撫萬姓以慈,遇群臣以禮。襃秋毫之善,解吞舟之網。逆耳之諫必聽,膚受之斯絕。好生之德,禁障塞於江湖;惡殺之仁,息鼓刀於屠肆。島鶴荷稻粱之惠,犬馬蒙帷蓋之恩。降乘吮思摩之瘡,登堂臨魏徵之柩。哭戰亡之卒,則哀動六軍;負填道之薪,則精感天地。重黔黎之大命,特盡心於庶獄,臣心識昏憒,豈足論聖功之深遠?談天德之高大哉,陛下兼眾美而有之,靡不備至。微臣深為陛下惜之重之,愛之寶之。《周易》曰:“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又曰:“知進退存亡,不失其正者,惟聖人乎?”由此言之,進有退之義,存有亡之機,得有喪之理。老臣所以為陛下惜之者,蓋此謂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臣謂陛下威名功德,亦可足矣;拓地開疆,亦可止矣。彼高麗者,邊夷賤類,不足待以仁義,不可責以常禮,古來以魚鱉畜之,宜從闊略。若必欲絕其種類,深恐獸窮則搏。且陛下每決一死囚,必令三覆五奏進素食停音樂者,蓋以人命所重,感動聖慈也。況今兵士之徒,無一罪戾,無故驅之於行陣之閒,委之於鋒刃之下,使肝腦塗地,魂魄無歸,令其老父孤兒,寡妻慈母,望彗車而掩泣,抱枯骨以摧心,足以變動陰陽,感傷和氣,實天下之冤痛也。且兵者兇器,戰者危事,不得已而用之。向使高麗違失臣節,而陛下誅之可也;侵擾百姓,而陛下滅之可也;久長能為中國患,而陛下誅之可也。有一於此,雖日殺萬夫,不足為愧。今無此三條,坐煩中國,內為舊主雪恥,外為新羅報讎,豈非所存者小,所損者大?願陛下遵皇祖老子止足之誡,以保萬代巍巍之名,發霈然之恩,降寬大之詔,順陽春以布澤,許高麗以自新。焚凌波之船,罷應募之眾,自然華夷慶賴,遠肅邇安。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無塵露,微增海岳,謹罄殘魂餘息,預代結草之誠,儻蒙錄此哀鳴,即臣死且不朽。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648),唐朝開國元勛,貞觀時期的著名宰相。他是唐初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李淵父子起兵之後,他以其敏銳的政治眼光投身於秦王李世民的門下,並成為他的一名謀士,為李世民一統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李氏王朝內部為爭權奪勢而劍拔弩張的時候,他參與了玄武門事變,並建議秦王剷除太子黨,終於協助李世民取得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