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譯註》是200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論語譯註
- 作者: 金良年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年7月
- 頁數:242 頁
- 定價:20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32537594
《論語譯註》是200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論語譯註》是2009年10月1日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伯峻。內容簡介 “半部《論語》治天下”,自古至今,無論在士人當中還是在老百姓中間,《論語》一書都是中國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聖典。 《論語》作為中華文化的源典,其論證的...
《論語譯註評說》一書,把朱熹的集注作為參照,另作篇章歸類,採用逐句逐章的具體討論,並以明顯與之相左的歷代註解對照。在尊重儒家在中國歷史上兩千餘年的歷史功績和對世界的貢獻的基礎上,對其在社會歷史時期對於孔子學說所作的實用之...
《論語譯註》是200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前言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治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
論語譯註本 《論語譯註本》是2018年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
《國民閱讀經典:論語譯註》系名家力作,楊伯峻先生在精研《論語》的基礎上,對《論語》二十篇進行了精確細緻的注釋和翻譯。每章分為原文、注釋、譯文三部分,注釋精準,譯文流暢明白,是當代最好的《論語》讀本之一,在學術界和讀者中享有...
本書包括正文和註解兩大部分。正文選用楊伯內峻《論語譯註》本,並參考其他版本校勘。《論語》一書是集章成篇的體例,各章間的關係性較小,故題解首先介紹分章情況,再逐章解說大義,如該篇內容有較為集中的主旨也給予說明。圖書...
《論語譯註及異文校勘》是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韌版。作者簡介 論語譯註爰異文校勘 王書林撰。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韌版。上卷為《學而》等二十篇經文、語譯及詮釋,為高中及大學之用;下卷為各篇之附加注及異文校勘,為少數學者...
《論語譯註評》是2020年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畢寶魁、尹博。本書是讀者理解《論語》及儒家文化精神的一部有價值的讀本。內容簡介 本書將巨觀把握與微觀研究結合起來,把《論語》看成一個系統,用準確簡明的語言對《論語》...
本書稿是繼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之後的又一部力作。作者運用現代語言學的方法通過語言系統內部的比較解決了《論語》歷代注家斷句及理解上的分歧。與楊伯峻《論語譯註》相比,本書稿基本上解決了“一說”“又說”的問題,因為事實上只...
《論語譯註與解析》是2014年嶽麓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松輝、張景。內容簡介 《論語譯註與解析》指出儒、道、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骨幹,其中儒家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影響最大。《論語》就是儒家的一部最重要的經典。《...
《論語》二十篇,共512章,排列看不出內在邏輯。本書從《論語》各章中歸納出“為人、“君子”“為政”……等24個主題,將原序打亂,依此24主題重新排列,便於讀者全面把握,同時將楊伯峻《論語譯註》之各章序號註明,以便讀者核查其他...
《論語》包括正文和註解兩大部分。正文選用楊伯內峻《論語譯註》本,並參考其他版本校勘。《論語》一書是集章成篇的體例,各章間的關係性較小,故題解首先介紹分章情況,再逐章解說大義,如該篇內容有較為集中的主旨也給予說明。
在這個清貧的出版社,唯一的大福利就是買書可以打些折扣,父親開始興沖沖地用腳踏車往家馱《二十四史》《十三經註疏》,當然,擺在於丹書桌上的還有1980年版楊伯峻的《論語譯註》,1983年版陳鼓應的《莊子今注今譯》。這兩本書成為于丹...
(楊伯峻《論語譯註》商榷)是2012年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針對中華書局2006年版簡體字本的第10次印刷本《論語譯註》進行商榷,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在學術界和讀者中很有影響,凡所發現的楊氏書中的問題,不論巨細,...
本書包括正文和註解兩大部分。正文選用楊伯內峻《論語譯註》本,並參考其他版本校勘。《論語》一書是集章成篇的體例,各章間的關係性較小,故題解首先介紹分章情況,再逐章解說大義,如該篇內容有較為集中的主旨也給予說明。《論語...
。”其*後定稿,可能出自有若與曾參門人之手,故《論語》於孔子之外,稱有若為有子、曾參為曾子。現存《論語》共二十篇。本書所選文本為傳世《論語》,並依據中華書局出版的朱熹《四書集注》和楊伯峻《論語譯註》精心校訂而成。
課本上的十二章論語 [1-2] ,其中多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文集,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選自《論語譯註》(楊伯峻譯註,中華書局1980年版)《論語》儒家經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
《論語》在漢代有《魯論語》、《齊論語》與《古論語》等不同本子流傳,後來統一於鄭玄。現存舊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論語註疏》、宋朱熹《論語集注》及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今注本有楊伯峻《論語譯註》。本部《四部要籍註疏...
疏食飲水,漢語詞語,拼音是shū shí yǐn shuǐ,意思是指粗飯淡湯,飲食簡單,出自《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解釋:吃粗糧,喝冷水。疏食:粗糧,古代以...
《史記》的這一段完全錄自《論語.陽貨》第十七章(該章朱熹註:“佛(Bì)音弼。”)。楊伯峻《論語譯註》說佛(Bì)肸(xī)是范中行(háng)的家臣,范、中行是范氏、中行氏兩個人,且《史記》孔安國集解曰:“(佛(Bì)肸(...
本文是孔子與子貢的一段談話,被後人錄入《論語》中。本文寫孔子和子貢討論顏回、子貢、兩人中誰更好的一段談話。原文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①?”對曰:“賜也何敢望②回?回也聞一以③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
其中提出了“小品詞”的概念。下編是句法的分析研究。是中學語文教學和閱讀古漢語作品的一部很好的參考書。古籍的整理、注釋和譯註 著有《列子集解》(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論語譯註》(中華書局,1958年)、《孟子譯註》(...
▪ 《論語新解》 ▪ 《論語譯註》 ▪ 《論語別裁》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原文 編輯 語音 【出處】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論語》雍也篇)智...
“主張不通了,我想坐個木簰到海外去”(楊伯峻《論語譯註》);或譯為“主張行不通了,坐木排到海上漂流去”(李澤厚《論語今讀》)。內容簡介 名稱:乘桴浮於海 拼音:chéng fú fú yú hǎi 出處:《論語·公冶長》載,...
5、《論語譯註商榷三則》,《孔子研究》2011年第4期。6、《殷商己族及其相關問題考論》,《殷都學刊》2008年第4期。7、《甲骨文金文中所見殷商爻族》,《殷都學刊》2009年第4期。8、《商代國及其相關問題》,《內江師範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