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稽

論語稽,清宦懋庸(字伯銘)撰。凡二十卷。此書系其晚年所著,因此書甫脫初稿,嘗擬刪改未就而卒,後其子應清(字誨之)復為校注與增飾,並補撰敘例。

是書以“稽”為名,意怍述舊,悉錄古注,院皇、邢二《疏》及朱《注》外,各依原本載本經章節F,又以各家章節互歧,故仿皇《疏》體例變通之,以著其別,而於占注、朱《{{!》各取所長,遍征清代毛、閻、螢、龔諸家之說.問雜己意。首列《孔子世家稽》,以《史記》為主,參以他朽,以為讀《論語》不知扎子所處時勢,以及扎子衣冠禮節,則不知所論之事。所注往往以宋人及清時風俗好尚懸度,所辨訂多平允。自為說者,如“人公門”二十一句,訓山外朝而治朝而燕朝通記之。“千乘之國”,訓井田百里合山川附庸六七百里。認為“五十學《易》”,乃孔子自齊返魯,退修《詩》《書》、《禮》.《樂》時語。又認為《論語》中的“道”為從“走”從“首”,乃人生當行之路。言“孝”為義在以子後,老非稱美之名,言仁謂仁者人也。人傍著二謂之仁,如果之仁,其萌芽二瓣,乃生生不息之理。頗有價值。是書前有黎庶旨、王莫中二《序》,宣統三年(1911年)排印未竣,越二年補印成書。作者以孔子多尊君之育,與共和國體不適,故別附新說,又著《論語不背共和意旨說》及讀例弁於卷首。有1913年遵義宦氏鉛印本,,又有維新印書館鉛印本。(孔祥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