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言談

論言談

本文是培根《論說文集》中的一篇。此書初版於1597年,卷首題辭中說明該書獻給作者的哥哥安東尼·培根。書中共收有《論學問》、《論言談》、《論禮儀》等10篇文章,以精悍的文筆、豐富的內涵、深刻的哲理、機敏的警句,受到讀者的喜愛和推崇。此後,該書多次再版,培根也經常將文集帶在身邊,不斷地加以增刪修改,使文集越加完善。1962年,《論說文集》的最後修正本出版,篇幅增加到58篇,原來的10篇均已經過較大程度的修改,有幾篇甚至是重新寫過的。該書為培根在世界文壇贏得很高的讚譽,成為他在文學領域最主要的代表作。

基本介紹

  • 書名:論言談
  • 作者:培根
  • 出版時間:1597年
  • 開本:16
  • 獻給:哥哥安東尼·培根
原文,層次結構分析,思想內容概括,藝術特色舉要,

原文

培根
有些人的講話,只圖博得機敏的虛名,卻並不關心對真理的討論。仿佛語言形式比思想實質還有價值。有些人津津樂道於某種陳詞濫調,而其意態卻盛氣凌人。這種人一經識破,就難免成為笑柄。真正精於談話藝術者,是善於引導話題的人。同時又是那種善於使無意義的談話轉變方向者。這種人可算作社交談話中的指揮師。單調無聊的談話會令人生厭,因此,善於言談者心善幽默。但這種幽默,並不意味著對一切事物都可以拿來打趣。例如關於宗教、政治、偉人以及別人的令人同情的苦惱,等等,決不套用作話題加以取笑。在有的人看來,如果說話不夠刻薄,便不足以顯示自己聰明,其實這種習性應該加以根絕。正如古人關於騎術所說的:
“要緊掣韁繩,但少打鞭子。”
那些喜歡出口傷人者,恐怕常常過過低估計了被傷害者的記憶力和報復心。談話中善於提問,必能多有受益。而所提問題,如果又恰是被問者的特長,那就比直接恭維他還有利。這不僅能使聽者獲得教益,也能使被請教者感到愉快。但提問應當掌握好分寸,以免使詢問變成盤問,使被問者難堪。作為客廳中的主人,應當使在座的每個人都分享發表意見的機會,以免有人產生被冷落之感。遇到有人獨占談局,主人就應當設法將話題轉移。還要記住,善於保持沉默也是談話的一種藝術。因為如果你對於你有所了解的話題不動聲色,那么下次遇到你所不懂得的話題,你保持沉默,人們也不會以為你無知。關於自己個人的話題應儘量少講,至少不要講得不得當。我有個朋友,他總用這樣的話諷刺一個自吹自擂的人,說:“此公真聰明,因為他居然對自己無所不知。”人只有在這樣一種形式下宣揚自己,才可以不招致反感。這就是以讚揚他人優點的形式來襯托自己的優點。談話的範圍應當廣泛,好像一片原野,每個人行走其中都能左右逢源。而不要成為一條單行道,只能容納自己一個人。談話時切不可出口傷人。我有兩位貴族朋友,其中一位豪爽好客,就是喜歡罵人。於是另一位便經常這樣許多詢問那些參加過他家宴會的人,“請說實話,這次席上難道沒有人挨罵嗎?”等客人談完,這位貴族就微笑著說:“我早猜到他那嘴,能使一切好菜改變味道。”關於談話的藝術還應當了解:溫和的語言其力量勝過雄辯。不善答問者是笨拙的,但沒有原則的詭辯卻是輕浮的。講話繞彎子太多令人厭煩,但過於直截了當又會顯得唐突。能掌握此分寸的人,才算精通了談話的藝術。

層次結構分析

本文主要是來說明如何掌握談話藝術這一問題的。作者一開始便直截了當涉入論題,逐層闡明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層次之間形成並列式結構,思路清晰而條理。具體可分為六層:
第一層(開頭至“這種人可算作社交談話中的指揮師”):寫精於談話藝術者應善於引導話題,善於使無意義的話題轉變方向;第二層(至“過低估計了被傷害者的記憶力和報復心”):寫談話者應心善幽默;第三層(至“主人就應當設法將話題轉移”):寫談話中要善於提問和轉移話題;第四層(至“以讚揚他人優點的形式來襯托自己的優點”):寫談話者要善於保持沉默;第五層(至“能使一切好菜改變味道”):寫談話的範圍應當廣泛;第五層(“關於談話的藝術還應當了解”至結尾):寫談話時要掌握好分寸。

思想內容概括

本文主要圍繞言談時應如何講究談話藝術這一問題,闡明了作者的見解。作者認為,“真正精於談話藝術者,是善於引導話題的人”;“善於言談者心善幽默”;“談話中善於提問,必能多有受益”;“善於保持沉默也是談話的一種藝術”;“談話的範圍應當廣泛,好像一片原野,每個人行走其中都能左右逢源”;“能掌握······分寸的人,才算精通了談話的藝術”。這些觀點都表現出作者對談話藝術的精闢見解,今天讀來仍給人以思考和啟示。

藝術特色舉要

1.說理周密謹嚴,要言不煩。文章沒有洋洋灑灑的長篇大論,寥寥數語即能將道理闡述得明白透徹,而且往往正反對舉,善於辯證地考慮問題,論事說理極為周密,顯示出作者出色的論說能力。
2.語言洗鍊精當,文筆雋永。文章的語言簡潔凝練,概括力極強,其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警句,如“善於提問,必能多有受益”、“溫和的語言其力量勝過雄辯”、“講話繞彎子太多令人厭煩,但過於直截了當又會顯得唐突”等。
3.多用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比喻如將善於引導話題的人、善於使無意義的談話轉變方向者比作“社交談話中的指揮師”,將談話範圍的廣泛比作“一片原野,每個人行走其中都能左右逢源”;對比如談說話刻薄時將“出口傷人者”與“被傷害者”對比、談善於提問時將“詢問”與“盤問”、談談話的範圍時將“原野”與“單行道”對比等。這些手法的運用,使文章說理更加透徹,而且形象生動,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