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為幫助廣大幹部民眾學習胡錦濤同志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論述,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胡錦濤同志《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書,2013年4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
這部專題文集以2003年7月28日胡錦濤同志在全國防治非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為開卷篇,以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關於加強社會建設的論述為收卷篇,精選胡錦濤同志論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文稿40篇,約13萬字,其中有些文稿是第一次公開發表。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黨的十六大以來,胡錦濤同志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全面分析我國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深刻闡述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原則和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理論。胡錦濤同志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
篇目介紹
胡錦濤《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主要篇目介紹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胡錦濤同志《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書,收入胡錦濤同志自2003年7月至2012年11月這段時間內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文稿40篇。現將這部專題文集的主要篇目介紹如下:
《把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2003年7月28日胡錦濤同志在全國防治非典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我們講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裡的發展絕不只是指經濟成長,而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社會全面發展。我們要更好地堅持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更加自覺地堅持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堅持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在促進發展的進程中,不僅要關注經濟指標,而且要關注人文指標、資源指標和環境指標;不僅要增加促進經濟成長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進社會發展的投入,增加保護資源和環境的投入。要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體制的建設和創新,建立健全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管理體制。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是2003年11月22日胡錦濤同志在第二十次全國公安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由人民內部矛盾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已經成為當前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個突出問題。在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過程中,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群體性事件,對於保持社會穩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深入研究群體性事件發生的特點和規律,不斷完善處置機制和方法,努力減少矛盾、緩解矛盾、解決矛盾,並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最大限度地減少其對社會穩定的衝擊。
《深入做好民眾工作》是2004年9月19日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要通過發展來不斷增強社會和諧的物質基礎,通過法制建設來不斷提供社會和諧的法制保障,通過文化建設來不斷構築社會和諧的精神支撐,也要通過民眾工作來不斷協調關係、凝聚人心。下大氣力做好新形勢下的民眾工作,要注重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做好關心民眾生產生活的工作,加強對民眾的教育引導。
《切實維護社會穩定》是2004年9月19日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維護社會穩定,保持社會安定團結,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能否確保社會長期穩定,對黨的執政能力來說,既是一個重要標誌,也是一個重要考驗。要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關係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關係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重大工作緊緊抓好,始終堅持和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是2005年2月19日胡錦濤同志的講話。講話闡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基本特徵、重要原則和主要任務,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理論。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任務,這表明,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更加明確地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對黨執政經驗的總結,也是對國外一些執政黨執政經驗教訓的借鑑;既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也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既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也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加強調查研究和理論研究,著力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領》是2005年2月21日胡錦濤同志在十六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指出:要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加強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際問題和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加強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研究,著力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領。針對當前我國社會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尤其要注重提高管理社會事務、協調利益關係、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本領。
《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幾點意見》是2005年3月6日胡錦濤同志在參加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浙江代表團審議時講話的一部分。強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把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和實現各方面利益有機結合起來,既要充分發揮人民民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全社會始終充滿創造活力和蓬勃生機,又要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保持社會利益均衡和社會穩定。要把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結合起來,既要發揮民主法制保障人民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又要發揮思想道德凝聚人心、引導行為的作用。要把加強政府管理和推動社會自治結合起來,既要強化政府對社會管理的責任,發揮政府在社會管理中的主導作用,又要改變政府大包大攬的做法,完善社會管理體系,整合社會管理資源,加強社會的自治能力。
《和諧社會建設要從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是2005年12月15日胡錦濤同志在青海考察工作結束時講話的一部分。指出:民眾利益無小事。和諧社會建設,要從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為民眾多辦好事、實事。這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
《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安全發展》是2006年3月27日胡錦濤同志在十六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指出:把安全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理念納入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戰略,這是我們對科學發展觀認識的深化。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精神文明為代價,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更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關注安全,關愛生命,堅持不懈地把安全生產工作抓細抓實抓好。
《正確認識和處理五個方面的重大關係,促進社會和諧》是2006年7月10日胡錦濤同志在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關係,最根本的是要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係。要正確認識和處理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關係,鞏固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正確認識和處理各民族特別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正確認識和處理信教民眾和不信教民眾、信仰不同宗教民眾之間的關係,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各階層的關係,推動和實現全社會和諧相處、共同發展;正確認識和處理大陸同胞和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的關係,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五個方面的重大關係,保持和促進這五個方面的重大關係和諧,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事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事關黨和國家的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
《辦好讓人民民眾滿意的教育》是2006年8月29日胡錦濤同志在十六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指出:教育涉及千家萬戶,惠及子孫後代,是體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保證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要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統籌城鄉、區域教育,統籌各級各類教育,統籌教育發展的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努力辦好讓人民民眾滿意的教育。
《切實做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各項工作,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是2006年10月11日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這個重大判斷深化了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是總結國內外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得出的重要結論,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的社會,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整體和諧的社會,要貫穿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整個歷史過程。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既要從“大社會”著眼,把和諧社會建設落實到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在內的黨和國家全部工作之中;又要從“小社會”著手,以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協調發展。
《走中國特色醫療衛生改革發展道路》是2006年10月23日胡錦濤同志在十六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指出: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人民民眾健康素質不斷提高,是人民生活質量改善的重要標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要著眼於實現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的目標,著力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努力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不同收入民眾之間醫療衛生服務差距,加快完善有利於人民民眾及時就醫、安全用藥、合理負擔的醫療衛生制度體系,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大力建設和諧文化》是2006年11月10日胡錦濤同志在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和諧文化既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也是實現社會和諧的精神動力。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貢獻,是現階段我國文化工作的主題。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2007年10月15日胡錦濤同志在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報告的一部分。指出: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是在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果。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是2007年10月15日胡錦濤同志在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報告的一部分。指出: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保障勞動者權益,發展和諧勞動關係》是胡錦濤同志2008年10月21日在同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和中國工會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談時講話、2010年4月27日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講話的節錄。指出:我們一定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從政治、經濟、社會、法律、行政等各方面採取有力措施,保障廣大勞動民眾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提高就業質量,不斷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切實發展和諧勞動關係,建立健全勞動關係協調機制,完善勞動保護機制,讓廣大勞動民眾實現體面勞動。
《必須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是2008年12月18日胡錦濤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周年大會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必須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實現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由廣大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課題。講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進和諧,堅持效率和公平有機結合才能更好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
《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是2009年5月22日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指出: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要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為優先目標,堅持效率與公平、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積極而為、量力而行,逐步將各類人員納入社會保障覆蓋範圍,實現城鄉統籌和應保盡保。要著眼於我國人口眾多、城鄉二元結構、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國情,加強統籌協調和政策銜接,推進各類社會保障制度整合,充分發揮社會保障通過大範圍互濟分散風險功能,推動社會保障體系良性發展。
《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是2010年2月3日胡錦濤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研討班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社會發展特別是民生領域工作密切相關。發展社會事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既是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也是擴大國內需求、拉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沒有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相協調,沒有相應的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等制度相配套,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也難以實現。
《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是2010年5月28日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指出: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民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任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從我國國情出發,借鑑國際有益經驗,著眼於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不斷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加快醫藥衛生體制重點改革步伐,有效解決當前醫藥衛生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明顯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使民眾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切實做到病有所醫,有效保障人民健康。
《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是2010年7月13日胡錦濤同志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以人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體現就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要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關鍵是更新教育觀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養體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水平。要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關鍵是機會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重點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民眾,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核心任務,堅持規模和質量的統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
《正確處理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是2010年9月29日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指出: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人民內部矛盾將長期存在。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性課題,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基礎性工作。科學發展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治本之策。正確處理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要認真解決影響社會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依法保障人民權益,不斷提高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能力和水平,紮實做好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各項工作。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眾工作》是2010年10月18日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民眾觀點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也是我們做好民眾工作的思想基礎。與過去相比,現在,我們擁有的經濟實力和財力大大提高了,我們掌握的各方面資源大大增加了,我們可以運用的科技手段大大豐富了,但我們必須牢記,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民眾觀點都不能丟、不能忘。民眾立場是決定我們黨的性質的根本政治問題,站穩民眾立場必須體現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上來。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民眾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在總結運用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民眾工作方式方法。必須建立健全制度、認真執行制度,提高民眾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水平。
《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是2010年12月10日胡錦濤同志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經濟發展的內涵應該既包括較快增長,也包括合理分配。要堅持統籌兼顧,在繼續堅持發展並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解決好收入分配問題,重視通過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促進收入分配公平,逐步實現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是2011年2月19日胡錦濤同志的講話。講話闡述了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出了新形勢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做好民眾工作的總體思路和重點任務。指出:當前我國既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不少。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的必然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的總要求,以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突出問題為突破口,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加強社會管理法律、體制、能力建設,維護人民民眾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持社會良好秩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穩定。
《全面做好新形勢下人口工作》是2011年4月26日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指出:人口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關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關係中華民族的未來。要深入總結和準確把握人口發展規律,堅持計畫生育基本國策,以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好人口問題,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最佳化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
《深刻認識做好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的重大意義》是2011年11月29日胡錦濤同志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當前,我國扶貧開發已經從以解決溫飽為主要任務的階段轉入鞏固溫飽成果、加快脫貧致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能力、縮小發展差距的新階段。深入推進扶貧開發,紮實做好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對維護人民根本利益、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確保國家長治久安、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目標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是2012年2月20日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指出:促進就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努力實現社會就業更加充分,關係億萬人民民眾切身利益,關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對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切實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切實支持勞動者多渠道就業,切實做好重點人群就業工作,切實加強就業服務和管理。
《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是2012年11月8日胡錦濤同志在黨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報告的一部分。指出:加強社會建設,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必須從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加強社會建設,必須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要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