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學問上之外交

《論學問上之外交》是夏曾佑所著作品,出自於《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學問上之外交
  • 作者夏曾佑
  • 作品出處: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中國之與歐洲通,其來甚古,然皆以戎狄猥賤視之,不深考其政法學術也。其傾心折節於歐人者,自明季始。明季時,羅馬之耶穌會人入中國,中國之士大夫歡迎之。其所以歡迎之故,明人達空疏之極點,一代人才,無知算術為何物者,中國算術自上古至唐不絕如線,而代有進步,至宋而絕,元時忽大盛,為自古所未有,至明又絕。其盛衰之故,大約與社會相通。蓋唐以前學不出於一途,故有算學;宋務空言,以藝術為玩物喪志,故無算學;明承宋弊,其果亦同。至元人之有算學,則以通阿剌伯之故;國朝之有算學,則以通歐羅巴之故。又不由於內政而由於外力矣。而忽聞幾何之理,斯如瞽者之得發蒙;明人又好為昌狂之思,游思窮老,無所歸宿,而忽聞篤實之教,斯如流民之獲棲止。其膜拜皈依,不復能顧祖國古時之文化,亦人心之理之當然也。耶穌會之文化,既布於中國,明社雖屋,而其教會之勢力未改。康熙時,聖祖頗信用之,而教會中人,來者益眾,其算術實為本朝諸老師之先聲。李文貞、梅宣城之學,皆從教會發源,其文詩中,尚可考見。至江慎修、戴東原之徒,則非徒其用其算術,並竊其教中之大義,以抵抗宋儒。本朝二百年間,漢學、宋學之爭,亦可成一巨觀,然進案其實,則言漢學者以羅馬為泉源,言宋學者以印度為庫藏,與神州舊學無涉也。惟方(士)〔術〕為中國國學,自古至今,自貴至賤,未嘗或改,當別作專書論之,此篇不詳。宋學家所說固不合於六經,國朝漢學家所說亦與漢儒絕異,知其別有所本矣。嘉道間,稍見衰落,至海寧李氏出而西學又盛,然其象微異。一則諸儒出於主教,而李氏出於耶穌教;一則諸儒在中外未立約之前,而李氏在中外已立約之後也。積此二端,若成一果。昔之皈依西學者,言算學言心性;今之皈依西學者,言工藝言歷史。上海製造局所譯之書,大有功於社會,然其宗旨不外李氏〈之〉所傳。甲午以前所謂西學者,如是焉止矣。方甲午時,我國人士尚不甚知中外之故。洎乎戰敗,而外交之要件,次第而至,乃不能不稍稍討論其立國之根柢。及一問津,而見其根柢之於我絕異也,又闖然大呼曰“必學政法”、“必學政法”,於是乎立憲主義、革命主義、無政府主義諸說紛紛輸入。短書矮紙,滿於市門,雖所譯未必精,所陳未必當,而亦有大功於社會。蓋製造局時代,吾人得稍得聞科學之萬一;此東文時代,吾人又稍得聞政法之萬一矣。凡前所未聞而今得聞者,皆所謂有所賜於社會也。至於今日,則東文譯本稍又不售,而惟侯官嚴氏所譯各種盛行於代,則又可見學風有將轉之機矣。惟其既轉之後入於何途,則尚不可曉耳。然以向來之歷史決之,其於每轉,必有所進,則可無疑。
今姑置將來於不論,試舉向來吾國所歷西學之境而次第之,其淺深長短,各有不同。講算學之期最長,境亦最深;講心性者次之,若以中國人講佛教心性言之,則其時之長、其學之深為今之西學者所無可比。講聲光化電各科學者又次之;講政法者,時既最短,境亦最淺。其所以致此參差者,固由人材風會大有不同,然其所講,亦實有難易之別。算學本為最單簡之學,故業之易成;心性格致,理雖無盡,而其為物天下皆同,故得他人之師說,即可移之以攻固有之物。惟政法不然,政法由於社會而成,社會由於歷史而成,各國有各國之歷史,各國有各國之社會,即各國有各國之政法。其繁賾變幻,不可言喻,人異而家不同,萬不能以前之待算術、心理、科學、物理者待之也。而吾人不察,漫欲以他人所經驗者,施之於吾國,略一嘗試,無不敗績,而成效遂與講他學者異。夫見其為無效,則群思棄之矣,此厭薄之所由來也。本報以為,政法固吾人所不可不亟之事,然講之當有次第,其至要在觀察本國社會之情狀、歷史之事實,而知其所以成此之故與其所以必致之情,而後援他人之已事,以為考證為比例。既得其公例,而後試之,則庶乎無敗績之虞矣,安在不可為二百數十年講西學者之大果也?案:漢唐二代皆與西方往來甚密,其教法如佛如回如耶,中國士夫皆深習之,惟政法則絕無所聞。蓋漢正當羅馬全盛之時,唐適在回耶交鬨之日,其時西方各國並為專制,與中國無異,故遂無人研究之也。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夏曾佑(1863—1924),字穗卿,號碎佛,浙江錢塘(今杭州)人。近代學者、詩人、政論家和思想家。1890年考中進士,旋授禮部主事。1894年前後,結識梁啓超、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人士,積極參與維新變法活動。1897年與嚴復、王修植等在天津創辦《國聞報》。1899年,任安徽祁門知縣。1902年卸任後寓居上海,1903年至1905年,任《中外日報》主筆,並致力於編撰《最新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一書。1906年,隨出洋五大臣赴日本考察憲政,歸國後發表《刊印憲政初綱緣起》,後任學部二等諮議官。中華民國成立後,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和京師圖書館館長等職。編者簡介楊琥,1965年生,甘肅通渭人。歷史學博士,先後就讀於西北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現為北京大學校史館副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選編有《憲政救國之夢:張耀曾先生文存》(2004)、《歷史記憶與歷史解釋:民國名人談五四》(2011)、《夏曾佑集》(2011)等書;參與編注《李大釗全集》(2006、2013)。另在《歷史研究》、《中國學術》、《北京大學學報》、《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