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家性質

《論國家性質》是宋育仁所著作品,出自於《宋育仁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國家性質
  • 作者宋育仁
  • 作品出處:宋育仁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國家為有機體,故名為國體。國體各有性質。中國國體,由家庭進為宗族,由家庭、宗族演為鄉黨、國家,故其國體,即是家庭性質。其所涵之分體,若君,若大臣、封疆大吏,即是家長、族長、房長性質;小臣、百司、執事、士民,即是弟、男、子侄性質。外國之國體,由契約結合而成。西人所恆言,常識所公知,由么匿即個人。進於圖騰即部落社會,由圖騰演為國家,本無家庭。故其國家所涵之分體,只有主僕性質,並無家庭、宗族之高、曾、長老、弟、男、子侄性質。因此見中國之臣民服從君上,不能了解,莫名其故,誤以彼之圖騰部落為比,遂詆排為奴隸性質。而中國上失其道,大義不明,學界於學理日就晦盲,眾人之心理日趨迷謬,竟自承為奴隸性質,以致新舊界無理之爭,如水火之不相入。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今病入膏肓,而證現霍亂,瀕於危死。深言之文言之,恐不能破,則請以淺俗譬曉之。
家庭之性質者何?長老有扶養子侄之義務,即應享管束子侄之權利;子侄有受扶養之權利,即有受管束之義務。惟其原理如此,故自上下下,以尊臨卑。人君撫有億兆,設官以管萬民,久久養成人民服從之性質,即養成依賴之性質,而其實乃天然之模型。家庭即一小國家,國家即一大家庭也。何以征之?又以淺譬曉之。自漢有部民之稱,六朝土斷之法,本州不得相臨。積漸相沿,以防弊之消極主義,為政治之主體,至明朝鄉紳對於本境之官,乃稱父台公祖。此雖屬中國之不成文法,習慣相承,而亦有理由,根源於為民父母。民之父母之古義,親民之官。為民父母,則其上有臨之者,尊加一等,故尊稱之如大父行;再有位近於君而臨治其上者,則尊稱之為曾大父行,曰公祖,曰大公祖。此雖似淺俗,而原理頗深。張子西銘曰:乾稱父,坤稱母;大君者,吾父母之宗子也。:父之父為王父,王父之父為曾祖王父,曾祖王父之父為高祖王父。稱祖仍綴父名,稱父又加王號者何?明乎父為宗長之定名,王乃國君之比例,故曰“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子婦之稱舅、姑曰君舅、君姑。子婦自別家來歸,譬於臣出身而事主,於義猶為顯而易見。然則據此理以推例,則西銘所云“乾稱父”者,高祖王父以前大父之大父;“坤稱母”者,高祖王母以前大母之大母。親不相見則名無所別,統以父稱為至尊。據此理推例,則所謂“吾父母之宗子”者,謂最尊行之總族長焉爾。其次之分體,有房長、家長,家長之下有長兄,長子為家督。而其旁支分體,尊行有從高祖祖父、從曾祖祖父、從祖祖父、伯父、叔父,其卑行有弟男子侄、幼子童孫。以此譬曉來大公祖、公祖、父台之稱謂,有如家族於族長家長之尊行,稱之為大祖、二祖、三公、四公、五父、六父云爾。抑猶族眾行多,子侄眾盛者,雖尊行伯叔亦稱子侄曰大爺、二爺,即同班昆弟亦曰大祖、大公云爾。此即鄉宦大紳亦從庶士謙稱,而尊重臨民在位,以表示服從之喻也。歐美之國家,由契約結合而成,則純全為法治國體。其始由強種智種,虜掠弱種愚種,已成其部落。即男女之匹合,亦由擄掠壓制而成聚成部落,惟以權利相制。其中所涵分體,只有主奴性質,至今其所謂小家庭者,並非家庭,乃一夫一婦同居,受制於法治國家,應盡其扶養未成人兒女之義務,在盡扶養義務時期,應享有管束兒女之親權;及子女成人及歲,即親權喪失,是為契約結合之鐵證,不容異言。昔在英使間,洋參贊馬格里為言西俗以同席奉鹽為致敬。古代主僕同食,俗以仆奉鹽於主人為禮也。故無君臣之名,並無其字,譯人以中國君臣之字代其主僕之名詞,故中國學者迷而不悟耳。既為契約結合之國家,則其國家法律,仍從個人起點。其人應享之權利,與應盡之義務,兩比以為平衡,故最重許可權,是其國政得力之處;而一味爭利,即其國俗之敗點所在。無家庭性質故也。惟其無家庭性質,故不解中國之服從性質,是何理由,從何而起,則直詆為奴隸性質而已。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宋育仁,四川富順人,中國近代思想家。光緒二十年任駐英、法、意、比四國二等參贊官,戊戌變法期間主持籌備四川近代第一份報紙《渝報》,又設“蜀學會”,出版《蜀學報》,清末任禮學館總纂。民初曾任國史館纂修,後被袁世凱以“妨害國家”為名,遣送回鄉。之後一直在四川講學、著述,並寫下了大量政論。宋育仁著有《時務論》、《採風記》等,既反對西化,也反對保守。他認為泰西政俗之善者,與中國上古三代的理想如出一轍,從而提出了“復古即維新”這一別具一格的改革主張。編者簡介王東傑,河南濮陽人,歷史學博士,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研治中國思想文化史和中國近代史,著有《國家與學術的地方互動:四川大學國立化運動(1925—1939)》(北京,三聯書店,2005),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文章數十篇。陳陽,四川合江人,2007年考入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先後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學位,2014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攻讀博士學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