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經養血湯

調經養血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臨證醫案醫方》。具有養血調經之功效。主治月經不調,色淡量少,或經期提前錯後,少腹隱痛,得按則減,腰瘦疼痛,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基本介紹

  • 名稱:調經養血湯
  • 出處:《臨證醫案醫方》
  • 組成:大熟地、當歸身、阿膠珠、丹參、炒白芍、柴胡、陳皮、香附、炒杜仲、川續斷、桑寄生、甘草
  • 功用:養血調經
  • 主治:月經不調,色淡量少,或經期提前錯後,少腹隱痛,得按則減,腰瘦疼痛,舌質談,苔薄白,脈沉細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附註,附方,

組成

大熟地12g,當歸身15g,阿膠珠12g,丹參30g,炒白芍18g,柴胡6g,陳皮9g,香附9g,炒杜仲12g,川續斷12g,桑寄生30g,甘草3g。

用法用量

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功用

養血調經。

主治

月經不調,色淡量少,或經期提前錯後,少腹隱痛,得按則減,腰瘦疼痛,舌質談,苔薄白,脈沉細。

方義

方中熟地、當歸身、阿膠、白芍養血;杜仲、川續斷、桑寄生固腰腎;丹參、香附、陳皮活血理氣調經;柴胡舒肝。共達養血調經之目的。

附註

月經不調為婦科常見病。常發生月經周期、經量、經色、經質等方面的改變,多由氣血失調引起。治療應以調經為主,重在調理氣血,氣滯血淤者行氣活血;氣血虛者補氣養血;血熱者涼血;有寒者溫經;脾腎虛者兼扶脾固腎。(《臨證醫案醫方》)

附方

名稱:調經養血湯
組成:香附(炒)二兩,烏藥、砂仁、當歸、川芎、白芍(酒炒)、熟地(薑汁浸、焙)各一錢,炙甘三分
主治:婦室氣血不和,胎產諸病
出處:《中醫古籍珍稀抄本精選(七)薛氏濟陰萬金書、孕育玄機、婦科百辯》
製法:上姜棗水煎
名稱:調經養血湯
組成:歸身一錢半,川芎七分,白芍八分,熟地一錢,生地五分,丹參八分,玄胡六分,丹皮五分,香附一錢,陳皮七分,白朮八分,砂仁二分,紅藍花三分
主治:血枯經閉
出處:《內經拾遺》
功用:養血調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